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65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武威地区黑比诺葡萄防御高温强光的关键栽培措施 [2023/11/3 20:04:07] 来源: 作者:Admin

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

常强 郝燕 朱燕芳


  自1950年至1999年,全球大部分葡萄种植区,生长季节的平均温度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全球变暖导致酿酒葡萄生长期提前以及物候期缩短,对葡萄和葡萄酒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威胁到葡萄酒典型性、区域性以及葡萄栽培适宜性。


  生产高品质葡萄酒的浆果,在果实成熟期浆果需在适宜的温度下生长。酿造葡萄在其成熟时适宜温度较高(25-30℃),可获得最佳成熟度,但不宜太高(>30℃),这样可以保持葡萄汁中糖酸比的平衡,降低葡萄和葡萄酒的涩味和苦味,并保持葡萄酒的花香和果香。武威产区位于河西走廊属干旱荒漠区,黑比诺是主栽酿酒葡萄品种,在果实成熟期温度高,光照强,导致酿酒葡萄成熟过快,上糖过快过早,酸含量不足、糖酸比不协调、浆果皱缩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葡萄酒品质,如发酵迟滞、酒精度高等现象。因此,亟需采取合理有效的栽培措施,以提高酿酒葡萄浆果抗高温高光强能力,以延缓浆果成熟过快,降低高温高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总结提出了一套酿酒葡萄抗高温高光栽培措施,可有效提高在高温高光环境下树体抗高温高光能力,降低或缓解高温高光对酿酒葡萄浆果发育进程影响。


  1 遮阳防晒


  通过遮阳网遮阴,可以缓解高温强光的影响。如图1所示,于酿酒葡萄转色期开始(8月初)在篱架每档(间隔5m)支撑竖杆上绑缚一个0.5 m横杆,呈交叉十字形,然后在篱架两侧各覆盖一张45%左右的黑色遮阳网(宽1.2 m),且在其顶部低于植株0.3 m左右,底部可完全遮盖。遮阳网可降低整个冠层和接近2-3℃,降低酿酒葡萄叶片光合光子流,从而延迟浆果成熟进程,缓解高温强光胁迫。


  2  叶面喷施高岭土


  高岭土Al2Si2O5(OH)4是一种白色惰性粘土矿物,可反射紫外和红外辐射,通过降低光抑制作用,达到降低叶温效果,同时可提高光合效率。如图2所示,在酿酒葡萄转色中期(8月中下旬)每隔10 d叶面喷施15 %高岭土,最后1次于采收期20 d为宜。



  3  行间生草


  行间生草是指将草本作物种植在果树行间作为一种覆盖物的管理方法。果树间种植草增加地面覆盖率,在高温时节可有效降低体表温度和蒸发, 抑制地面光漫反射现象,达到对高温强光的缓解效果。如图3所示,于7月上旬进行行间生草,草种选择马齿苋为宜(发芽率高易管理),采用人工撒播的方式,分别距酿酒葡萄树行左右两侧0.5 m 内均匀撒播种子(不包括葡萄株间),定期对生草进行刈割,使其高度保持在15 cm以下。该措施可在两年内播种一次,次年因前一年草种落地自行繁殖。


  其它配套措施


  (1)适时施肥:在酿酒葡萄膨大期,葡萄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需要吸收大量营养物质。此时应追加钾、钙、镁等肥料,可有效增强葡萄植株抗逆性,减缓高温强光产生的危害。


  (2)科学修剪:在浆果发育期,必须对整个植株进行科学修剪,培养植株葡萄叶幕,使叶片起到遮挡强烈光照的作用,降低强光对浆果的影响。


  (3)合理用药,防治虫害: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地区虫害主要为叶蝉,已成为当地生产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的主要制约因子。每年发生3~4代,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活动,第23代成虫发生于7月至9月之间,主要集中在果实转色成熟期,后期世代重叠,10月下旬以后成虫陆续开始越冬。其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出现灰白色小斑点,造成叶子早衰,后发展为整个叶面,造成叶片失水枯焦,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树体有机物的积累,造成果穗不能正常发育,果实容易萎蔫,脱落。叶蝉有强烈的趋黄性,可用黄板两面涂抹粘虫油,悬挂于葡萄枝蔓以上,黄板间隔5米,虫满后及时清除更换。其次,葡萄生长期及时清除杂草,创造不利斑叶蝉发生的生态条件,发芽后是越冬代成虫防治关键期,可全园喷施4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葡萄开花前后是叶蝉第1代成虫防治的关键期,可选用1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在6月份至7月份进行幼虫防治,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喷药部位以叶片背面为主,对酿酒葡萄叶蝉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巨峰葡萄延后一年两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