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木评价与改良岗位
韩斌 郭紫娟 李敏敏
摘要:葡萄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在全球广泛栽培。但是在冬季相对寒冷地区,需要埋土覆盖越冬,埋土、出土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如发生冻害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亟待选育适宜寒冷地区的葡萄新品种。该方法以葡萄枝条为试材,通过霜冻气候室模拟低温冻害,温室沙藏恢复生长,调查枝条的萌芽、生根情况等,可以一次性鉴定成千上万株不同葡萄品种,是一种兼备大群体、快速、准确、直观的葡萄抗寒性鉴定技术,对葡萄抗寒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葡萄;抗寒性鉴定;霜冻气候室;沙藏培养
葡萄是一种结果早、产量高、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效益高的果树,在全球广泛栽培。但是在冬季相对寒冷地区,需要埋土覆盖越冬,埋土、出土工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较高,如发生冻害将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亟待选育适宜寒冷地区的葡萄新品种。葡萄的抗寒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不同的葡萄资源其抗寒能力差异显著,建立快速、可靠的葡萄抗寒性鉴定方法,对筛选葡萄抗寒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鉴定葡萄抗寒性最常用的方法是电导法,但该方法受环境温度、样品浸泡时间、加热时间、及空气中CO2的浓度和其在水中的溶解程度不同等因素影响,造成了测定结果重复性差、鉴定结果不准确。而且该方法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对于鉴定成千上万株不同葡萄品种的抗寒性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测试人员劳动量很大,而且直观性也不强。现有的鉴定方法无法兼备大群体、快速、准确的鉴定葡萄抗寒性。
“基于霜冻气候室-温室沙藏培养鉴定葡萄抗寒性的方法”以葡萄枝条为试材,通过霜冻气候室模拟低温冻害,温室沙藏恢复生长,调查枝条的萌芽、生根情况等,可以一次性鉴定成千上万株不同葡萄品种,是一种兼备大群体、快速、准确、直观的葡萄抗寒性鉴定技术,对葡萄抗寒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基于霜冻气候室-温室沙藏培养鉴定葡萄抗寒性的方法的特点
1.1 可以实现大群体、快速、准确鉴定抗寒性
本发明利用霜冻气候室模拟霜冻环境,对葡萄1年生枝条进行逆境胁迫,将胁迫后的枝条转入温室沙藏培养,通过调查枝条萌芽情况可以实现超大群体(万株以上)、快速、准确鉴定葡萄的抗寒性。
1.2 可以实现相同环境、高通量检测
本发明首次创制了霜冻气候室检测技术体系,采用霜冻气候室模拟低温环境,一次最多可以检测2万株的试验材料。将霜冻气候室处理的葡萄枝条,再采用温室沙藏培养,可以克服一般试验受仪器、场地的限制,实现相同环境、高通量的检测。
2.基于霜冻气候室-温室沙藏培养鉴定葡萄抗寒性的方法的具体操作
2.1 测试枝条准备
于每年的1月5日-10日采集生长正常、无病的当年生成熟枝条为测试枝条,每个测试枝条设置至少3个平行;用作测试枝条的枝条取样部位选自基部第3芽以上的枝条。
2.2 霜冻气候室处理
将全部测试枝条放入霜冻气候室内处理10-12h,霜冻气候室内的空气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设置60-65%;所述霜冻气候室为一个封闭且完全黑暗的房间;
2.3 沙藏培养
将经过霜冻气候室处理的测试枝条转移至日光温室中沙藏培养,沙藏培养采用沙池进行,将测试枝条水平埋入沙池表面以下10-12cm,浇水一次至浇透;在沙池表面覆盖透光的塑料地膜;培养期间监测沙池表面以下10-12cm处的相对湿度,使相对湿度不低于60%;在日光温室中,使沙池每天从上午7:30~8:30时至14:30~15:30见光;调控日光温室内的温度,使沙池地面以下10-12cm处平均温度在15~20℃;
2.4 抗寒性鉴定
以枝条萌芽率作为抗寒性的判断标准,在沙藏培养35~40天后,取出测试枝条统计萌芽率;萌发率=萌芽个数/芽眼个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