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6707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葡萄种质资源叶片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 [2023/7/15 10:59:31] 来源: 作者:Admin

武汉综合试验站

刘勇 王会良 张扬 甘志猛 龚林忠

 

  灰霉病是全球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葡萄花穗、叶片及果实,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温室葡萄生产中发生尤为严重,每年因灰霉病造成的葡萄产后损失在20%~30%左右,部分感病品种田间病穗率可达70%以上。目前葡萄灰霉病防控仍以化学防治为主,长期使用农药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从长远来看,利用葡萄自身的抗病性,筛选和培育抗性品种不失为减轻灰霉病危害的有效途径。葡萄抗病育种的前提是拥有抗病的种质资源,对现有的葡萄种质资源进行灰霉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对于抗灰霉病育种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132份国内外葡萄种质资源进行了灰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旨在筛选出一批优异的抗病种质资源,为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选育及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来源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葡萄种质资源圃,其中欧美杂种92份、欧亚种31份、美洲种3份、圆叶葡萄5份、地方种质1份,共计132份。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由果树种质创新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提供。

 

  1.2 葡萄叶片离体抗性评价

 

  20224-6月,采用常规离体叶片接种法将活化好的Botrytis cinerea菌丝块接种到葡萄叶片上。根据接种叶片上的病斑面积进行病情分级。病情分级标准:0级,叶片无症状;1级,0< LA50 mm23级,50 mm2< LA150 mm25级,150 mm2< LA350 mm27级,350 mm2< LA600 mm29级,LA600 mm2。根据如下公式计算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DI),病情指数=∑(各级代表值×该级样本数)/(调查总样本数×9)×100

 

  根据DI值对群体灰霉病抗性进行分级:高度抗病类型(highly resistant, HR)0DI5;抗病类型(resistant, R)5DI25;中度抗病类型(middle resistant, MR)25DI50;感病类型(susceptible, S ),50DI75;高度感病类型(highly susceptible, HS),DI7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葡萄种群间的抗病性比较

 

  供试的132份葡萄种质资源对灰霉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见表1。不同的葡萄种群对灰霉病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欧亚种葡萄对灰霉病较敏感,在调查的 31份欧亚种葡萄种质资源中,2份高度感病(HS)8份表现感病(S),感病种质占到调查总数的32.26%,病情指数平均为44.42;欧美种和中间杂交种较为抗病,在调查的 92份葡萄种质资源中,1份高度抗病(HR)7份表现抗病(R)67份中度抗病(MR),病情指数平均为39.593个美洲种葡萄对灰霉病的抗性较强,病情指数平均为31.52;圆叶葡萄最为抗病,在调查的5份圆叶葡萄资源中,1份高度抗病(HR),4份抗病(R),病情指数平均为14.67。此外,地方种质资源郧西葡萄对灰霉病也具有较高抗性。

 

 

  2.2 葡萄种质资源的抗性分布 

 

  不同葡萄种质被灰霉病菌侵染后均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危害,病情指数分布在4.17-82.72之间,没有发现完全免疫的葡萄种质。抗性评价为MR级的葡萄种质有89份,占供试种质资源总数的67.42 %;抗性评价为S级的葡萄种质有22份,占供试种质资源总数的16.67%;抗性评价为R级的葡萄种质有14份,占比10.61%;抗性评价为HRHS级别的葡萄种质分别有2份、5份,分别占供试种质资源总数的1.51%3.79%(表2)。整体来看,不同葡萄种质对灰霉病菌的抗感数量和比例均呈正态分布趋势,其中高抗和高感的葡萄种质较少,表现中抗和感病的种质资源数量较多。

 

 

  2.3 葡萄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

 

  根据病情指数从132份葡萄种质中筛选出16份抗性种质,包括圆叶葡萄NobbleGranny ValCarlosAlachuaFry;欧美杂种威代尔、春光、摩尔多瓦、峰光、辽峰、6-1-4MY09;欧亚种秋红宝、深红无核;地方种质郧西葡萄等。这些抗性种质资源中春光、摩尔多瓦、峰光、辽峰、秋红宝等品种果实品质良好,可以直接在灰霉病危害严重的产区进行推广。圆叶葡萄、郧西葡萄等抗性种质则为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当种间杂交品种的亲本为欧美种时,其后代对灰霉病的抗性相对较强,如“摩尔多瓦×甬优1号”、“申丰×摩尔多瓦”、“申丰×巨玫瑰”杂交组合后代中对灰霉病表现中抗以上水平优系的比率分别为95%80%70%(表1)。由此可见选用欧美种或具有欧美种亲缘的品种做亲本是选育品质抗性兼优葡萄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3.讨论

 

  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控植物病害的有效途径,而抗病种质资源的鉴定和筛选则是抗病品种选育的前提。本研究比较分析了 132 份葡萄种质资源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表现高抗、高感葡萄种质较少,表现中抗和感病的种质资源数量较多;圆叶葡萄、美洲种葡萄对灰霉病具有较高的抗性,而欧亚种葡萄抗性普遍较差。此外,地方资源郧西葡萄对灰霉病表现较高抗性,表明我国地方葡萄资源中含有优良的抗灰霉病种质,后期还需加强对地方葡萄种质的鉴定与筛选,以便获得更多的抗性种质资源。

 

  本研究虽未发现对灰霉病完全免疫的种质,但也鉴定到了一批抗性品种如春光、摩尔多瓦、辽峰、秋红宝等,这些品质抗性兼优的品种除了可以在灰霉病危害严重的产区直接推广应用外,还可以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以培育抗灰霉病葡萄新品种。筛选到的圆叶葡萄、郧西葡萄等抗性种质由于果实品质一般,限制了其在常规杂交育种中的应用,可作为重要的抗性基因资源,借助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其抗性基因转入当前主栽葡萄品种中获得抗病性提高的新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