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综合试验站
阳光玫瑰由安芸津21号与白南杂交,欧美杂交种。2003年由日本果树研究所育成,2009年引入我国。阳光玫瑰成熟后具有浓郁玫瑰香味及高糖、低酸的特点,深受市场欢迎。自然条件下,阳光玫瑰果粒较小,果穗稀疏,易生果锈,经GA3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果实品质显著提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设施内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前期植物生长调节生长调节剂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不同浓度CPPU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前一年采用短梢修剪,春季萌芽后,分两次进行抹芽。第一次在萌芽初期,第二次在第一次抹芽7-10天左右进行。去除基部、弱芽,约15cm左右留一个健壮的芽。
1.2 试验方法
花前1周统一进行花穗整形,花后3天进行不同浓度CPPU处理,将前一年筛选出来的最佳浓度设为对照,共4个处理,CK:10 mg·L-1GA+3.0 mg·L-1CPPU+200 mg·L-1SM,;T1:10 mg·L-1GA+3.5mg·L-1CPPU+200 mg·L-1SM;T2:10 mg·L-1GA+3.5mg·L-1CPPU+200 mg·L-1SM;T3:10 mg·L-1GA+4.0mg·L-1CPPU+200 mg·L-1SM。处理10天后用25 mg·L-1GA+2.5 mg·L-1CPPU进行膨大处理,每果穗留果60-70粒。
1.3 测定项目
穗重和粒重用电子天平称量(g),果粒纵横径用游标卡尺测量(mm),可溶性固形物(⁰Brix)用手持测糖仪测定,可滴定酸(%)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固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空心率(%)=空心直径/果粒横径*100。
2 结果分析
2.1 果穗性状
4个处理的果穗紧密度适中,果肉质地较脆,具有浓郁玫瑰香味。对照着色一致,T1、T2和T3果粒大小基本一致,着色基本一致(表1)。
2.2 果实品质
不同浓度CPPU可以不同程度提高果穗质量,但与对照间无差异。经不同浓度CPPU处理后,果粒质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T2处理的果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比对照提高了9.19%,果粒纵径随着CPPU浓度的增加而增加,T1和T2的果粒纵径和对照间无差异,T3显著提高了果粒纵径,T1、T2和T3的果粒横径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T2的果粒横径最大25.93mm,T2的果形指数显著高于对照,T1和T3对果形指数无影响(表2)。
T1、T2和T3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无显著影响,T2虽然提高了果实固酸比但和对照间无显著差异,T1和T3显著降低了果实固酸比。T1、T2和T3果实的空心率较对照有所增加,T2的空心率显著高于对照,T1和T3的空心率虽然有所增加,但和对照间无差异(表2)。
3 结论
该试验地点地处鄯善县,地处库木塔格山北麓,西接火焰山东段,三面环山,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蒸发量极大。阳光玫瑰属欧美种,极端干燥的气候环境条件不利于该品种果实品质的形成。该团队从2020年开始致力于设施内阳光玫瑰果实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研究,经过2020年和2021年的研究发现,花后3天10 mg·L-1 GA+3.0 mg·L-1 CPPU+200 mg·L-1 SM, 10天后用25 mg·L-1 GA+2.5 mg·L-1 CPPU进行膨大处理的果实品质较佳。为了获得更好更大的果粒,继续开展不同浓度CPPU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果实品质的分析发现,不同浓度CPPU虽然可以提高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但可溶性固形物降低,空心率增加。在鄯善县极端干旱气候环境下,对照(花后3天10 mg·L-1 GA+3.0 mg·L-1 CPPU+200 mg·L-1 SM,10天后用25 mg·L-1 GA+2.5 mg·L-1 CPPU)处理较好,在无法改善阳光玫瑰生长环境前提下,不建议增加CPPU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