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综合试验站
龚林忠 刘勇 王会良 朱炜 张杨
‘阳光玫瑰’葡萄风味甜,香味浓,是我国近年面积扩展最快的品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多湿,降雨量大,起垄栽培是地势较低葡萄园降低土壤含水量的有效方式,本试验采用起高垄栽培的模式,研究起垄栽培对‘阳光玫瑰’葡萄生物学、果实品质的影响,为‘阳光玫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2020-2022年在武汉市江夏区金水闸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葡萄园进行,供试葡萄为丰产期的‘阳光玫瑰’,避雨栽培,株行距1.67m×3m,土壤为黄粘土,管理水平一致。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2个处理,分别为:起垄栽培(垄高0.5m,宽1.5m)、对照(不起垄),采用多年多点重复。
1.3 方法
生物学性状调查:4月份调查萌芽、新梢成枝情况、果枝比率以及每果枝花穗数。
单粒重、穗重用电子天平测量;果实纵(横)径用游标卡尺测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PAL-1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采用HPLC分析,葡萄果实从7月15日起,每7 d采一次样,取样为同一小区果穗上中下不同部位,果实采集后用自封袋装好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冻,并放入-80℃保存,采样结束后统一测定。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和SAS 8.1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计算、统计、比较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起垄栽培对‘阳光玫瑰’葡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从表1可知,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萌芽率为89.54%,比对照87.01%略高;成枝率为89.35%,比对照93.56%低;果枝比率为87.53%,高于对照的78.92%;每果枝花穗数以及每平方米花穗数也都比对照高,所有处理与对照之间都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起垄栽培的果枝比率、每果枝花穗数及每平方米花穗数比对照高,可能与起垄栽培降低土壤含水量,控制了枝梢的营养生长,促进成花。
2.2 起垄栽培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从表2可知,起垄栽培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影响不大,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单穗重722.2g,略高于对照690.0g;但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的单粒重10.0g小于对照,果实横径2.39cm也小于对照的2.44cm,果实纵2.96cm大于对照的2.94cm。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1%,低于对照的18.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也与后期土壤干旱导致部分叶片高温灼伤、失去光合作用功能有关。
2.3 起垄栽培对‘阳光玫瑰’葡萄含糖量的影响
从分析结果可知,‘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几乎不含蔗糖,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糖、果糖含量一直低于对照,8月中旬前,两种栽培模式的含糖量都在增长,到8月26日后含糖量趋于平稳,其中起垄栽培的‘阳光玫瑰’葡萄糖、果糖含量在9月9日最高,分别为7.34mg/g、6.65mg/g,对照在在9月2日最高,分别为8.47 mg/g、7.93mg/g,两者相差1.13 mg/g、1.28mg/g。
3 结论与讨论
起垄栽培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果枝比率、每果枝花穗数量,有利于‘阳光玫瑰’葡萄的丰产稳产,但起垄栽培减小‘阳光玫瑰’葡萄的单粒重,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糖含量和果糖含量。
起垄栽培降低土壤含水量,且适度的水分胁迫可提高葡萄的含糖量,但本实验‘阳光玫瑰’葡萄含糖量低于对照,可能是因为土壤的含水量过低,形成严重水分胁迫,导致葡萄含糖量降低,因此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葡萄尤其是中晚熟葡萄可不用起垄栽培,但应需深挖排水沟,且果实成熟期适度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