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综合试验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及试验材料
试验地位于北京市平谷区马昌营镇(北纬40°13′,东经117°12′),属于典型冲积平原葡萄埋土防寒区。供试葡萄品种为欧亚种鲜食品种‘瑞都红玉’。2009年定植,采用顺行平棚架(T型架)和V型架,树形均为顺行水平龙干形。采用简易避雨、地表覆盖园艺地布和滴灌供水管理模式,机械埋土越冬。园区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为主,一般每年3~5次化学农药防治。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随机区组试验,每小区4株,选取长势中庸且一致的3株树,设置3个重复。2015—2017年观察记录各处理的萌芽期、初花期、果实转色期和新梢始熟期,计算出萌芽率、结果枝率和结果系数。使用游标卡尺测定每株葡萄的全部新梢基部粗度;使用卷尺测量叶幕长度、高度和单侧叶幕厚度;2015年秋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Konica Minolta,Tokyo,Japan)测定果穗以上第4片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每株树随机选取4个新梢,用LC2400P叶面积仪(Regent Instruments Canada Inc.,Quebec,Canada)测定全部叶面积,再根据各处理总新梢数计算叶面积指数LAI,LAI=叶片总面积/土地面积。于2015和2016年8月晴天上午09:00—11:00,选择果穗以上第4片功能叶,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Li-Cor Inc.,Lincoln NE,USA),测定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采用内置光源,光强设定为1 600 μmol∙(m-2∙s-1)。
为保证两种架式果实品质的可比性,均控产在1400 kg左右。每个处理于树体各部位随机采取6穗果实带回实验室进行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统计每穗葡萄的病果粒数(酸腐病、灰霉病、白粉病等),除以总果粒数得到病果率;采用手持糖度计(Atago Co., Ltd., Tokyo, Japan)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采用0.1 mol·L-1 NaOH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TA)。2017年将剩余果实样品用液氮速冻后放入超低温冰箱(﹣80 ℃)中保存,随后使用微量分光光度计P330(Implen,Westlake Village,CA,USA)测定花色苷、原花色素和类黄酮。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整理和统计数据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软件;数据统计分析利用分析软件Sigma Plot 12.0,采用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较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最低显著水平P<0.05;使用GraphPad Prism V 8.0进行绘图;主成分分析采用MetaboAnalyst 4.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种架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通过3年连续调查(表1)发现,‘瑞都红玉’在两种架式下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最多相差1~2 d。由表2可知,2015和2016年T型架的萌芽率显著高于V型架;2017年T型架的结果枝率显著高于V型架,均值达90%以上;两种架式在结果系数上无显著差异,为1.2~1.7。
2.2 两种架式对叶幕和叶片特征的影响
两种架式的叶幕和叶片特征比较结果表明(表3),所有新梢的平均粗度在11~12 mm,二者无显著差异,且标准误差为0.3,均表现出了较好的新梢一致性。两种架式在叶幕高度上无显著差异;T型架的叶幕长度较V型架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T型架的叶幕厚度较V型架小,但也未达显著水平。V型架的LAI均值为1.62,显著高于T型架的0.92。二者在叶片叶绿素含量上未表现出差异。
2.3 两种架式对叶片光合参数的影响
如图1所示,‘瑞都红玉’Pn在2015和2016年均表现为T型架显著高于V型架。Gs和Tr也表现为T型架高于V型架,其中在2016年达到显著水平。Ci表现为V型架更高,其中2016年达到显著水平。
2.4 两种架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T型架的果穗质量连续3年高于V型架,但未达显著水平。T型架果穗质量3年均值为474 g,V型架为392g(表中未显示)。2015年V型架单粒质量高于T型架2016年差异不大,2017年T型架高于V型架试验园区管理水平较高,病果率整体不高,T型架不到1%,低于V型架,其中2016和2017年达到显著水平。T型架的TSS连续3年高于V型架,平均值在19°以上,其中2015和2017年达到显著水平。两种架式的TA差异不显著。
由图2可知,‘瑞都红玉’T型架的果实总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V型架;两种架式的果实原花色素含量在3.45mg·g-1左右,差异不显著;类似地,两种架式的果实类黄酮含量在3.89 mg·g-1左右,差异不显著。
2.5 两种架式下‘瑞都红玉’葡萄生长指标和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
由图3可知,16项指标的前2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67.3%(PC1)和20.6%(PC2),总计87.9%,均反映了所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根据两个主成分可以把V行架和T型架进行很好的区分。由表5可知,决定第1主成分PC1的指标是病果率,决定第2主成分PC2的指标有Pn、Gs、Tr和LAI,决定第3 主成分PC3的是果穗质量,决定第4 主成分PC4的是结果习性相关的3个指标。由于前2个主成分反映了绝大部分信息,因此两种架式主要影响了‘瑞都红玉’葡萄的病果率、叶片光合作用和叶面积指数。
3 结论
在北方埋土栽培区,由于顺行平棚架(T型架)本身的架式特性,加上试验地对树势的有效调控,‘瑞都红玉’植株的极性生长得到了有效抑制,顶端优势被削弱,结果带通透性增加,光能截流量和叶片光合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叶幕环境得到了改善,在节省用工的同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果实品质,在生产中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