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综合试验站
瑞都早红葡萄树势中等偏强,芽眼萌发力强,二次结果能力强,二次结果着色快而且均匀,是一年两熟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此,我单位利用设施大棚连续2年进行了一年两收的栽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概述如下。
1 品种特性
瑞都早红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亲本:京秀×香妃,2017年由石河子农科院引入新疆。
植物学特性:新梢半直立,卷须间断,节间中或短,幼叶橙黄色,成龄叶片心脏形,绿色,中等大小,中等厚,5裂,叶柄洼形状为窄拱,叶背毡毛。
果实经济性状:果穗圆锥形,平均单穗重432.79g,果粒着生密度中或紧。果粒椭圆形,平均单粒重6.9g,最大单粒重13g,果皮红或红紫色。果皮薄,果粉中。果肉质地脆,硬度中等,酸甜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7.5%。
农业生物学特征:该品种树势中庸或稍旺,节间中等长度,丰产性强。平均结果枝率可达48.43%,结果系数为1.23,花序结果位置多在新梢的第2-5节间,亩产控制在1500kg较为合理,二次结果能力强。在新疆石河子地区:4月下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8月中下旬果实充分成熟,生长日数120d左右。
2 树体管理技术
2.1 架式与树形
设施大棚跨度为8m,长度为65m,脊高3.5m,为南北向。
葡萄苗定植:南北向开沟,水泥柱间距5m,株行距1.0x3.5m,架式采用单蔓低厂“V”型叶幕。在水泥柱距离地面70cm处拉设第一道钢丝,在距离地面1.4m处安装一根木头横杆(与水泥柱成90度垂直),横杆长80cm左右,在横杆的两端各拉1道细钢丝,共3道钢丝。主蔓长至第一道钢丝时,倾斜45度角横向绑缚在第一道钢丝上,主蔓上发出的新梢根据枝条方向用麻绳牵引绑缚在横杆两端的第2、3道钢丝上,排布要均匀,切勿交叉。
2.2 破眠
冬芽萌发前20-25d,用50%的单氰胺20-25倍液涂抹冬芽,延长枝顶部的2个芽不涂抹,促使冬芽提前萌发,并提高发芽整齐度。
2.3 夏季修剪
瑞都早红是易高产葡萄品种,可以通过定梢、疏花、修穗、疏粒等夏季修剪措施,控制一次果产量在1000-1200kg/667m2,有利于二次果的生产。
定梢:根据瑞都早红的目标产量、果穗大小、株行距等确定新梢数量。第一道钢丝下面(70cm)不留枝条,70cm以上的新梢,每间距15cm左右留一个,新梢保留量在2000-2500根/667m2。
疏花:在开花前2周左右开始;方法:细弱结果枝不留花序,强壮新梢和中庸结果枝只保留1个花序,疏花时选择弱小和畸形的花序。
修穗:在花序分离期结束后,疏除花序上的副穗、歧肩及邻近的几个分枝,剪去1/4到1/5的花序尖。
疏粒:坐果后,疏除因授粉受精不良而形成的小粒以及畸形粒、过密过紧的果粒,按产量要求保留一定量果粒数,瑞都早红每穗保留果粒100粒左右。
2.4 促发二次果
瑞都早红夏芽副稍结实力很强,也可用冬芽副梢进行二次结果。
2.4.1 利用夏芽副稍结二次果
时间:一般在一次果花序开花前10天左右进行,。
具体方法是:首先对主梢进行摘心,摘心必须在夏芽尚未萌发之前及时进行,摘心部位以下必须有1-2个夏芽尚未萌动,以促其形成花芽。在主梢摘心的同时,抹除主梢上已经萌动的全部夏芽副梢,促使顶瑞未萌发的夏芽形成花芽。一般主梢摘心后5天左右,顶端夏芽即可萌发。如果诱发的夏芽副梢没有形成花序,可进行二次摘心,促使二次副梢结果。
2.4.2 利用冬芽副梢结两次结果
时间:一般在一次花序上有5- 6片叶平展时进行,其目的是促进树体养分集中于摘心处下部的冬芽中。
具体方法:通过主梢摘心、激素处理、副稍抹除等措施加速当年生枝条上的冬芽中花芽的分化与形成。主梢摘心:在一次花序上有5- 6片叶平展时对主稍进行摘心;主梢摘心后,叶面喷施1次0.3%的磷酸二氢钾与300- 400倍PBO促控剂的混合液。副梢抹除:一般分2次进行,第1次在主梢摘心时,保留顶部的1-2个副稍,其余副稍全部抹除,对顶端保留的副稍留3-4片叶摘心。第2次,当保留副稍的基部木质化后,在一次果上部留3-5片叶剪除,无一次果的营养枝留7-8片叶剪除,以促进冬芽萌发。控制保留的顶部副梢的抹除时间,可调控冬芽萌发的时间:推迟顶部副稍抹除,可使冬芽二次结实力提高,但会影响二次果的生长与成熟时期。一般抹除顶部副稍的适宜时间为5月底到6月初。
2.5 强化肥水管理
一年两次结果的葡萄树,养分消耗大,需在前一年秋季开沟施肥:施肥量 :农家肥10m3/667 m2+过磷酸钙50kg/667 m2+磷酸二铵50kg/667 m2,配合一定量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硼肥等混合拌匀施入。其他生长期按其物候期采用水肥一体化随水追肥。
2.6 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采用中短梢修剪,结果母枝间隔15cm,成鱼刺状排列在主蔓上。
3 设施大棚温、湿度管理
大棚扣棚后逐步升温,应注意白天中午通风。萌芽期: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0-24 ℃,夜间保持在12-15 ℃,湿度80%以上。开花期: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 - 25℃,最高不超过28 ℃,夜间保持在16- 18℃,湿度60%左右。若白天棚内温度达到27℃时,应通风降温,使温度维持在25℃左右。幼果期: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2-26 ℃,夜间保持在16- 19℃,湿度65%以上。晚霜过后,揭膜转为露地生产。
4 病虫害防治
设施大棚葡萄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和白粉病,虫害为蓟马。防治上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做到“抓早抓少,在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进行统防统治”。
4.1 物理防治措施
物理防控主要包括:加强植物检疫、加强温湿度调控、做好田园清洁、加强树体管理、科学施肥、合理控制产量等。及时合理的进行物理防控,可有效的减少病原、提高树体抵抗力,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4.2 化学防治
针对灰霉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病害防治应抓住防治的关键期,即萌芽期、开花前、坐果后、封穗前、着色期和坐果后。前期以预防为主,主要喷施保护性的杀菌剂,后期若已发病,则根据病害种类选择针对性药剂。
针对蓟马防治的关键期在新梢2 - 4叶期,可以选择的药剂有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这些药剂见效快,持效期长,但是由于蓟马极易产生抗药性,所以在使用时必须遵循农药轮换使用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