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42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不同留果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3/1/13 20:02:43] 来源: 作者:Admin

栽培生理岗位

 

  1 引言

 

  葡萄品种阳光玫瑰’( Vitis labruscana Bailey × Vitis vinifera L) 属二倍体欧美杂交新品种,亲本为安芸津 21 白南。因其外形美观、皮薄可食、肉脆多汁、玫瑰香味浓郁、生产上易于栽培等特点,近几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管理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果实产量的下降,特别是葡萄果实的负载量不合理,造成葡萄生长和结果矛盾,不同的留果量对树势及果实的优劣都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过高会导致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酸度偏高,香气及风味物质含量减少; 产量过低会使树体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果实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

 

  疏花疏果处理是葡萄生产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通过改变负载量影响库源关系,进而影响果实品质及产量,促进穗形美观,成熟一致,从而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 。宋润刚等人的研究结果相表明:L40 处理较 L60L80 处理其单果质量 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明显,疏果处理对 果实外观品质影响明显,L80 处理较其余处理果粒偏小、果面色泽不均匀,成熟度不一致。目前,国内外更多的研究是针对葡萄产量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而具体到单穗不同留果量对葡萄品质的影响很少进行研究。

 

  生产中盲目追求产量会 导致负载量过大,使树体营养累积减少,造成来年树势衰弱,结果量减少,产量降低;有的留果量少,树体生长过旺,出现郁闭,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大幅减产,产量过低会使树体营养生长过旺而影响果实生长发育,进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赤霞珠葡萄的果实留量对葡萄果实的质量、产量和树体的叶片、枝芽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合理的疏花疏果处理是提高果实品质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

 

  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的果实品质,生产出优质的阳光玫瑰葡萄,本实验以6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进行不同程度的疏花疏果,从果形、着色、果粒大小、着色等方面探讨不同负载量对阳光玫瑰外观品质的影响。为生产出葡萄高产优质的阳光玫瑰葡萄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研究选取双街葡萄园大棚内30株六年生阳光玫瑰葡萄进行疏花疏果处理,大棚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株行距定植为 1.0 m×4.0 m,单层水平龙干树形,结果新梢间距为 15 cm,每一个新梢上留果 1 穗。自葡萄坐果后,对阳光玫瑰葡萄每隔20天进行1次疏果,疏掉小粒、病粒和较紧密的果粒,直到果实成熟前20天,定果40粒、60粒和80粒,另有不进行疏果粒处理的葡萄植株5株。阳光玫瑰葡萄果实成熟时,随机采集葡萄果实样品进行穗形、果形、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香气组分和葡萄果实适口性等指标的测定。

 

  试验仪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电子精密天平、陆恒生物LH-T55糖度计、碱式滴定管、酚酞、0.1mol·L-1 NaOH溶液、蒸馏水、石英砂、 离心机、计时器、水浴锅、锥形瓶、10mL离心管、橡胶手套、滴管、研钵、药匙。

 

  2.2 试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选取30株阳光玫瑰葡萄进行疏花疏果处理,于果实即将成熟时分别定果40粒、60粒、80粒葡萄果实,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每隔20天去葡萄园进行疏果。待果实成熟时进行分组测定。

 

  2.2.2 样品纵横经测定

 

  使用游标卡尺进行果实纵横井的测定,随机选取每组处理的20个果实进行测定并记录数据。

 

  2.2.3 样品单果重测定

 

  使用电子秤进行果实的单果重测量,将选取出的葡萄果实一次放到电子称称重并记录数据。

 

  2.2.4 样品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使用糖度测量仪进行测量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打开糖量仪的盖子,用纯净水冲洗,冲洗完毕,合上盖子,长按调零按钮进行调零。调零结束后,用软的面巾纸轻轻粘去糖量仪的水分。将要测量的液体滴到糖量仪上,盖上盖子后按动按钮。开始读数,读书完毕后重复调零过程再次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2.2.5 样品可滴定酸测定

 

  采用 NaOH 中和法。将测量好的果实去除果皮、果核称取10 g放入石英砂在研磨器中研磨至奖状,量取30 ml蒸馏水和果浆混合放入锥形瓶中,水浴加热25min待冷却后放入离心机中以转速1200 r/min进行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分装3个试管中进行用用标定好的01molL NaOH 进行滴定至微红色不褪色即达终点。重复3次。

 

  2.2.6 TPA测试

 

  将整个果实置于质构仪平板上,进行质地测试,测定参数为硬度、粘附性、回复性、粘聚性、弹性、胶着度、咀嚼度,这些参数数据由质构仪自带软件自行算出。

 

  2.2.7 穿刺试验

 

  将完整的果实放在质构仪穿刺平板上,然后用直径为2 mm圆柱形探头对葡萄果粒进行穿刺测试,获得的参数为表皮穿刺强度、果皮破裂距离、果皮韧性、脆裂落差比率、果肉平均坚实度、果肉纤维指数,以上参数数据均由质构仪自带软件自行算出。

 

  2.3 数据处理

 

  采用Statistics17Office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 LSD法检验进行显著性方差分析( P005)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穗形和果穗紧实度的影响

 

  如图1所示,不同留果量处理对阳光玫瑰葡萄穗形和果穗紧实度的的影响差异显著。L40的穗形整齐、果粒紧实饱满。L60穗形较整齐,果粒形态大小较相似。比较均匀。L80穗形疏松,呈圆锥形,果粒之间的缝隙较大,果粒不均匀,大小不一。不疏果果粒不均匀,大小各异,穗形畸形,果粒之间比较紧凑。说明留果量太多会影响果实的外在品质,不利于果实的美观。

 

  在果实色泽方面,L40颜色相比与其他三种绿色较深,黄色较浅整体偏绿色。色泽较亮。L60与其他颜色相比绿色很明显,并且较深,黄色不明显。整体偏深绿色,色泽油亮。L80绿色不明显,黄色较明显。色泽偏暗。不疏粒的颜色黄色明显。

 

 

  3.2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粒大小的影响

 

  根据表1可知,不同留果量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经过处理的果实纵径、横经和单果重明显高于未作任何处理的果实,其中不疏粒果实的纵径横经显著低于L60L80的纵径横经,但L60L80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L40果实的纵横经与不疏粒果实的纵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L40果实的纵依然比不疏粒果实的纵横经要高,L40果实的横径显著高于不疏粒果实的横径。L60L80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高于不疏粒果实和L40果实的单果重,并且L60果实的单果重是最高的,L40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高于不疏粒果实的单果重,L40L60L80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的果粒重(9.28 g12.46 g11.97 g)分别是对照(8.44 g)的1.101.481.42倍。综上所述,疏果对果实的大小有显著影响,其中L60L80处理的果实相较于L40处理的果实影响更大。

 

 

  3.3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固酸比的影响

 

  疏果处理后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对照的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L40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低于不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不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低于L60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且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最低。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低于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

 

 

  经过处理果实中的可滴定酸明显低于不疏粒果实中的可滴定酸,且L40果实中的可滴定酸显著低于不疏粒果实中的可滴定酸,且L40的果实中可滴定酸是最低的。

 

  葡萄果实的风味不是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或可滴定酸含量单独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葡萄的固酸比。如表2所示,不同程度疏果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的固酸比差异不显著,但都显著大于对照处理的葡萄果实的固酸比。

 

  3.4 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质地的影响

 

  如表3可所示,不同处理的阳光玫瑰葡萄果实的硬度、粘附性、恢复性、胶着度、咀嚼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硬度是模拟牙齿挤压样品的力[13],处理后的果实硬度与未处理果实的硬度虽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处理后的硬度明显高于未处理的硬度,且L40果实的硬度最高,L40L60L80的果实硬度(710.50611.05664.84)分别是对照(638.90)的1.110.961.04倍。在粘聚性中L40果实与L60果实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且L60果实的粘聚性最高,L40果实的粘聚性最低。L60处理的葡萄果实弹性(84.82)显著高于L4079.38)、L8081.86)和不疏粒处理(81.73)的。不疏粒果实的胶着度较L40L80果实的胶着度较低,不疏粒果实与L60的果实较高。经过疏果处理的果实的咀嚼度全部高于不疏粒果实的咀嚼度,且L40果实的咀嚼度最高,L40L60L80的果实咀嚼度(366.02356.34360.96)分别是对照(346.75)的1.061.031.04倍。

 

 

  果实穿刺是根据模仿人咀嚼果实的过程为原理,通过果实穿刺的研究可以知道果实的口感[14]。根据表4可知,不同留果量对果实穿刺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 不疏粒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高于L40L6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但低于L8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其中L4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最低,L8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最高;经过处理的果实的果皮破裂距离低于不疏粒果实的果皮破裂距离,其中L40的果皮破裂间距是最低的,L60与不疏粒的果皮破裂距离差别并不是很大;不疏粒果实的果皮韧性高于L40L60果实的果皮韧性,低于L80果实的果皮韧性,其中L40果实的果皮韧性明显低于其他的果皮韧性;不疏粒果实的脆裂落差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的脆裂落差比率,其中L80的脆裂落差比率最低;不疏粒果实的果肉平均坚实度低于其他处理果实的果肉平均坚实度,且L80的果肉平均坚实度最高,L40L60L80的果实果肉平均坚实度(52.7049.7559.33)分别是对照(48.66)的1.081.021.22倍。不疏粒果实的果肉纤维指数高于L40果实的果肉纤维指数,低于L60L80果实的果肉纤维指数,其中L80果实的果肉纤维指数最高。

 

 

  4 讨论

 

  4.1 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外观的影响

 

  果实的外观是人们选择购买的第一印象,所以外观品质的好坏能完全能影响葡萄的销售,本次试验表明不同留果量处理对葡萄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明显。经过疏果处理的果实的纵横经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果实的纵横经,不疏粒的果实偏小,果粒不均匀,大小各异,但是穗形畸形,果粒之间比较紧凑,颜色暗淡但,L40果实的穗形整齐果粒紧实饱满。L60果实的穗形较整齐,果粒形态大小较相似,但内部葡萄果实较小且颜色更绿。L80果实的穗形疏松,果粒之间的缝隙较大,果粒不均匀,大小不一,颜色偏黄,这与魏玲玲《单穗不同留果量对阳光玫瑰葡萄果实品质及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的报道结果[15]一致的,L40处理穗形美观、果粒饱满、色泽均匀;L60 处理果粒较小、穗形不紧凑;L80处理果实成熟不一致且大小不一。

 

  L60的果实与L80的果实之间的纵横径相差不多,但均高于L40果实与不疏粒果实的纵横经,L40果实的纵横经比不疏粒果实的纵横径高的并不是很多,根据纵径和横径的比较可知,葡萄果实为椭圆形;L60L80处理较L40处理其纵横经显著提高。果实的单果重与纵横经呈正相关 ,L60的果实与L80果实的纵横经基本一样,但L60果实的单果重却比L80果实的单果重要重,而且明显高于不疏粒的果实的单果重,不疏粒果实的单果重最低,L60果实的单果重与L80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高于L40果实的与不疏粒果实的单果重,L40果实的单果重显著高于不疏粒果实的单果重,且L60果实的单果重与L80果实的单果重没有显著性差异,L60的果实的单果重较L40L80果实的单果重要高,这与Gil[16 ] 等人通过对葡萄进行疏减穗数和单穗疏果处理的结果为L40 处理较 L60L80 处理其单果质量显著提高,此次试验与上述研究结果不一致,我猜测是选用果实材料的树势不不一样和果树染病导致的,因为此次经历过几次大雨,导致葡萄藤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疏果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具有显著影响,根据此次试验表明L60处理与L80处理较之L40处理的果实外观品质要好。

 

  4.2 留果量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主要是指可溶性糖类,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以衡量水果成熟情况,测量出水果的含糖量,可滴定酸度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滴定酸与糖一样,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可根据此数据分析果实的风味。

 

  本次试验采用糖度测量仪测量得出数据,通过本次试验的数据分析可知,不同留果量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有显著影响,不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不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不疏粒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与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不疏粒的可溶性固形物较之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要高;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低于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L8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显著高于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三种不同留果量的处理中,L6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是最高的。在可溶性固形物的指标中,不疏粒的果实的结果反而比其他处理的果实有显著性的提高,而L40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确是最低的。这与王世明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王世明的研究结果表示:3个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不显著。

 

  本试验研究表明不同留果量对果实的可滴定酸有显著影响,不疏粒果实的可滴定酸显著高于L40果实的可滴定酸,不疏粒果实的可滴定酸与L80果实的可滴定酸、L60果实的可滴定酸没有显著性影响,但不疏粒的可滴定酸较其他疏果处理果实的可滴定酸是最高的。三种不同留果量的处理中L60的可滴定酸是最高的。其中L40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处理这个结论与王世明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不疏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均高于其他处理,三种不同留果量处理间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之间L40处理的结果最低,此结果与这与Gil 等人通过对葡萄进行疏减穗数和单穗疏果处理的结果一致。不疏粒果实的风味最高,若进行疏果处理,L60果实的风味最高,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果实的疏果处理。

 

  4.3 留果量对果实口感的影响

 

  本次试验对果实口感的影响主要测定果实的TAP及果实穿刺。

 

  在TPA的指标中,我们主要探讨其中的硬度、粘聚性及弹性指标。其中硬度指标是模拟牙齿挤压样品的力,L40L60L80和不疏粒果实的硬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但L40果实的硬度明显高于L60L80及不疏粒果实的强度,L60L80果实的强度与不疏粒果实的强度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为L40果实的硬度太大,L60果实的硬度是最低的,所以在栽植过程中不建议采用留果量为40的方案;粘聚性指标中L40果实的粘聚性显著低于L60果实的粘聚性,其他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其他查理间的粘聚性差距并不大,但L60果实的粘聚性是最大的,这一指标也表示在栽植过程中不建议采用留果量为40的方案;在弹性指标中L60果实的弹性显著高于L40L80和不疏粒果实的弹性,L40果实的弹性最低,L80和不疏粒果实的弹性相差不大。根据分析选用留果量为60的方案效果最好。

 

  穿刺是模拟人咀咬食品的过程,采用穿刺测定得到的果肉质地可反映人咬果肉时的质感。在果实穿刺我们主要讨论表皮穿刺强度和果实韧性,果实韧性中,L40L60L80和不疏粒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并无显著性差异,其中L4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最低,L8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最高,而不疏粒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只比L8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度低,比L40L60果实的表皮穿刺强队要高。在果皮韧性中L40L60L80和不疏粒果实的果皮韧性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但L40果实的果皮韧性是最低的,L80果实的果皮韧性最高,不疏粒果实的果皮韧性介于L60L80果实的果皮韧性之间,根据分析表示,L40处理的果实在咀嚼过程中果皮较软,果实柔软;L80处理的果实咀嚼过程中最充实,不疏粒处理的果实次之,根据口感的不同可选择L60处理和L80处理的方案。

 

  李超研究结果表明疏果对果实硬的影响不明显 ,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L40L60L80的果实硬度(710.50611.05664.84)分别是对照(638.90)的1.110.961.04倍。L60处理的葡萄果实弹性(84.8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81.73)的弹性。疏果处理的3个处理的咀嚼度分别是对照(346.75)的1.061.031.04倍。这说明疏果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葡萄果实的口感和耐贮性。

 

  5 结论

 

  L40穗形疏松,果粒重(9.28 g)是对照(8.44 g)的1.10倍,果实咀嚼度(366.02、)分别是对照(346.75)的1.06倍,果实果肉平均坚实度(52.70)是对照(48.66)的1.08倍。

 

  L60穗形较整齐,果粒形态大小较相似,比较均匀,果粒重(12.46 g)是对照(8.44 g)的1.48倍,果实咀嚼度(356.34)是对照(346.75)的1.03倍,果实果肉平均坚实度(49.75)分别是对照(48.66)的1.02倍。

 

  L80穗形较紧实,果粒重(11.97 g)是对照(8.44 g)的1.42倍,果实咀嚼度(360.96)是对照(346.75)的1.04倍,果肉平均坚实度(59.33)是对照(48.66)的1.2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