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综合试验站
雷龑 刘鑫铭 陈婷 陈瑾 王建超
葡萄属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 L.),是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福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历来被认为是葡萄种植的非适宜区,近年来通过新品种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地膜覆盖是当前世界各地广泛推广的一项耕作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达到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地膜覆盖最早始于日本,在工业发达的一些国家里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已有50余年历史。我国自1980年开始将该项技术在全国范围进行示范推广,在蔬菜、粮食、果树、药材等多种作物上均有着良好的覆盖效果。其主要作用大致可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地膜覆盖对葡萄园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
黄俊等研究认为,使用进口透气膜覆盖桔园不会使其土壤温度发生变化,适宜的覆盖时间为8月中旬。而同期覆盖银黑反光膜则会导致桔园土壤温度非常显著地升高,9月初覆盖该膜则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与不覆盖相比,白色地膜可提高地温,而覆盖黑色地膜、双色膜均有降低地温的作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覆盖物透光性有密切关系,覆盖物的透光率越高,其白天地温升高幅度越大。蒯传化等认为在葡萄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目的而选择使用不同覆盖物。在春季,以提高地温加速植株生长为目的时,应使用透光率高的白色地膜;而在炎热的夏季应以限制地温过度升高为目的,应改用透光率较低的覆盖物,如双色膜、黑色地膜等进行覆盖。杨江山等认为地膜覆盖由于塑料薄膜的阻隔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使得土壤水分含量提高,具有保水作用。地膜覆盖的平均土壤温度在不同土层深度中均高于其它处理,说明地膜覆盖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温度,这主要是由于塑料薄膜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且它的导热系数较低,覆盖后太阳辐射可以穿过地膜,被土壤吸收转化为热能贮存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早期和晚期冷凉季节植株根系的生长。张坤等认为地膜覆盖后,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受环境影响明显,土壤含水量变幅较大,而70~100cm土壤含水量受环境影响较小。覆盖保水对于干旱地区果树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覆黑地膜具有显著提高地温的作用。
黄新忠等通过对特早熟油桃地面覆盖无色透明地膜的试验研究认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地表及根系活动表土土层温度,地表及土层5cm、15cm、25cm处平均温度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23℃、6.82℃、6.14℃和5.46℃且覆膜后光照强度显著高于对照。卢精林通过对干旱荒漠地区酿酒葡萄园进行覆膜、覆麦秸及覆麦壳3种处理的试验研究认为,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这是由于覆盖后隔断了地面与大气的直接接触,有效地抑制水分蒸发,从而达到使土壤含水量增加的作用。
2、地膜覆盖对葡萄产量、品质及新梢发育的影响
路文鹏等通过对鲜食葡萄的地膜栽培试验研究认为,覆盖地膜对鲜食葡萄定植苗成活率、新梢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为提早结果和丰产奠定了基础,对成龄树的株产、单穗重及果实品质等均有提高。曹李兴等研究了不同覆盖与果穗套袋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品质的效应,白色地膜与白色套袋、双层遮阳网与白色套袋等组合处理的果穗均大于对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覆盖处理对果穗重均有显著影响。
潘立忠等通过对试材座果期新梢生长粗度及长度的测量发现,地膜覆盖可明显地增加枝梢的伸长量和粗度,保持新梢的适度生长势头,提高采穗量。入冬时节葡萄覆膜可明显提高枝条成熟度,对葡萄抵抗病害及其它生产活动有利,且认为不同覆盖方式均能显著提高葡萄的单果重量、总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杨江山等通过对葡萄园秸秆覆盖、地膜覆盖和种植绿肥3种不同处理认为,不同覆盖均可以显著提高葡萄果实纵横径,显著提高果粒重和穗重,提高葡萄产量,并显著促进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积累,降低有机酸含量。但地膜覆盖条件下更有利于红地球葡萄的品质提升,果实外观品质最佳,果粒重达12.24g,较对照提高22.4%,穗重较对照提高20.79%,可溶性固形物较对照提高12.3%,有机酸含量为0.36%,较对照降低50.68%。这与地膜覆盖能有效提高低温季节地温,促进葡萄生长成熟和养分转化有关,且能保墒节水,从而增大了葡萄的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葡萄品质。
由于地膜覆盖后适度提高了地温,提早了姜的播种期,能比正常播种不盖地膜早出苗,从而使姜的生长期得以延长,同化器官得以提早壮大且最终获得较对照强大的同化系统,具体表现为株高、茎粗增加,单株分枝增多和单株叶面积增大,因此能获得高于对照的产量(于贤昌)。来锡福等通过枣树栽培中地面覆盖试验研究认为,地面覆盖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养分、水分吸收而使新梢生长旺盛,覆膜后的新梢生长量高出对照17.5%。杨宝铃等通过对苹果、葡萄覆盖银色地膜的试验研究认为,铺膜可明显促进苹果果实着色,但对葡萄上色的影响不如苹果明显;铺膜后苹果、葡萄的含糖量均比不铺膜要高,国光苹果增糖2 ℃多。葡萄铺膜后,基部增糖效果要比梢部明显,基部增糖1.6 ℃,而梢部只有0.4 ℃。
3、地膜覆盖对防止葡萄裂果的影响
对一些易裂果的品种,如乍娜、里扎马特等,因树盘覆盖地膜减轻了水分的剧烈变化,能有效地防止裂果的发生《中国葡萄志》。在广西罗城,人工栽培的野生毛葡萄生长中后期因裂果造成的落果现象比较严重,吴代东等通过7月中旬进行葡萄园地膜覆盖,覆盖后不同时期调查,落果率均低于对照,其中,覆盖后45 d调查,落果率为28.51%,较对照减少38.92个百分点。同时,通过对试验地30cm土层含水量的测定初步认为,覆盖后落果率明显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覆膜后温度的水分状况减轻了裂果现象。刘敬域也认为葡萄园覆盖地膜能减少雨水渗地,降低土壤湿度,从而保持稳定的水分供应,减轻裂果。且地膜覆盖应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盖膜前须先中耕并施用除草剂喷布地面,然后覆盖。
4、其它作用
地膜覆盖目前在早春扦插育苗方面有广泛应用,由于覆膜具有保湿保肥、防杂草、防止土壤板结等作用,在扦插育苗上有很好的表现。覆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60~80%以上,起到稳定地温的作用,因而可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势。柑桔园于9月下旬、10月下旬在树冠下铺盖乳白或银灰色膜,可增强光照强度20~40%左右,并且还有增强CO2浓度和保湿防旱的作用,对于改善郁闭园通风透光有积极意义。张新等进行了黑色地膜覆盖防草效果试验,在覆膜31 d后调查田间杂草情况,认为黑色地膜防草效果十分明显,黑膜覆盖下杂草植株矮小,表现白化或黄化,后期逐渐枯死且覆盖对作物苗期生长发育及产量均无不良影响,适宜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