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
刘永强 王忠跃 黄晓庆 孔繁芳
2022年在阳光玫瑰葡萄上出现果梗或果蒂发黑且掉粒的现象,尤其是江浙产区更为严重,据当地技术员调查,浙江省最严重的地区是金华市(永康1个40亩阳光玫瑰果园发病率70%左右,金东区1个20亩阳光玫瑰果园果实发病率80%左右)、其次是嘉兴(海宁、海盐、嘉善县等)、宁波市、台州市等,给较多的种植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本团队在2022年共收到浙江金华、仙居、永康、嘉兴、江苏及贵州贵安产区20余份病样,为明确引起该症状的病因,本团队对病样进行组织分离鉴定及生物学分子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1.样品信息及鉴定方法
1.1 病样采集时间及地点
1.2 病样发病的症状
1.3 病原的分离培养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中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样用解剖刀切取病样的病健交界处病组织,将其浸泡于75%酒精中30~60 s进行表面消毒,用灭菌水冲洗3遍以去除组织块表面残留的酒精,然后剪成0.5 cm×0.5 cm组织块,平铺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平板上,最后置于25℃培养箱中恒温培养3-5 d获得病原菌,并对其病原菌菌落形态进行观察。
1.4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将培养好的新鲜病原菌在超净工作台中用解剖刀轻轻刮取病原菌的菌丝2 mL的离心管中,加入玻璃珠、石英砂及相关试剂在研磨仪中充分研磨,然后利用OMEGAFungal DNA Kit 200试剂盒按照说明提取DNA,选择引物ITS(ITS1/ITS4)、β- tubulin(Bt2A/Bt2B)、tef1(EF-2/EF-728F、GAPDH(GDF1/GDR1)、ACT(ACT-512/ACT-783R) 、CHS(CHS-79F/CHS-354R)、对病原菌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将目的片段送至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2 鉴定结果
2.1组 织分离培养结果
将病组织置于PDA培养基上,在25℃下培养7d后,在浙江金华、仙居、永康、嘉兴、江苏及贵州贵安产区共分离出7种病原菌类型。
2.2 分子检测结果
将所得的菌株进行利用所选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模式菌株或相关菌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7种病原菌分别为:A:蜜柑间座壳菌(Diaporthe unshiuensis)、B: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C: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D: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E和F:炭疽菌( Colletotrichum.sp)、G:小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