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42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果蝇的危害及生物防治方法 [2022/6/30 19:39:52] 来源: 作者:Admin

济南综合试验站

高欢欢 代晓彦 王咏梅 宫磊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和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隶属双翅目Diptera,果蝇科Drosophila,是杨梅、樱桃、葡萄等水果的一类重要害虫。黑腹果蝇雌虫产卵器管状,腹部正面呈白色,雄虫翅上无黑斑,腹部末端为黑色;斑翅果蝇雌虫产卵器坚硬狭长,雄虫。褐色,翅端具一对黑斑。

 

 

  1、发生规律及危害

 

  1年可繁殖11-13代,主要以成虫越冬,幼虫和蛹也能越冬。斑翅果蝇可在新鲜葡萄果皮下产卵,幼虫孵化后取食果肉,引起葡萄的腐烂,发生高峰期为6-7月份。黑腹果蝇取食过于成熟的葡萄,可引起葡萄的酸腐病,出现尿袋现象,严重时可导致绝产,发高峰期为8-9月份。

 

 

  2、果蝇天敌-毛角锤角细蜂

 

  目前,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的防治方法中效果较好的主要是化学防治,但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会导致农药残留、果蝇易产生抗药性,且化学药剂本身对环境和人畜都易产生不良影响,而利用寄生蜂防治果蝇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

 

  果蝇毛角锤角细蜂Trichopria drosophilae属膜翅目Hymenoptera,毛锤角细蜂科Diapriidae,毛锤角细蜂属Trichopria,是一种蛹寄生蜂,能轻易地搜寻并寄生藏在水果内部或者埋在土里的果蝇蛹,将其麻醉后直接将卵产在寄主体内。

 

 

  3、寄主最佳时期的筛选

 

  寄主蛹的日龄是影响寄生蜂偏好性和适合度的重要因子之一,可影响寄生蜂的寄生率、性比、发育历期等。不同日龄的黑腹果蝇蛹影响毛锤角细蜂的寄生效能。研究发现,毛锤角细蜂对不同日龄黑腹果蝇蛹龄期的选择性及寄主蛹龄对该蜂寄生率、出蜂量的影响存在差异。毛锤角细蜂在1~3日龄的黑腹果蝇蛹上均可发育至成蜂,但在黑腹果蝇预蛹上的出蜂量、寄生率显著高于其它日龄蛹,而寄生蜂对1~3日龄果蝇蛹的寄生率和出蜂量逐渐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毛锤角细蜂对黑腹果蝇预蛹的选择系数显著高于其它日龄蛹,说明毛锤角细蜂更偏向选择寄生黑腹果蝇的预蛹。

 

  因此,在大规模饲养毛棰角细蜂的过程中,应集中收集黑腹果蝇的预蛹,作为最佳寄主,可提高天敌产品的质量与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