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病害防控岗位
山东省位于我国中部沿海、黄河下游,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降水量丰富,比较适合葡萄种植,是我国葡萄主产区之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山东省葡萄种植面积为3.65万hm²,产量达11.248万顿。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在花期就可侵染葡萄组织,主要危害近成熟期的葡萄果实,目前我国大部分种植区均有发生,是我国葡萄果实上主要病害之一。在山东省济南、烟台、临沂、淄博、济宁、潍坊市进行葡萄炭疽病病害调查,并对山东省的葡萄炭疽病提供防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
在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www.chngw.net)查询山东省各地葡萄种植面积及品种,根据查询结果,于2019年和2020年的葡萄果实成熟期,在山东省济南、临沂、烟台、济宁、淄博、潍坊市进行葡萄炭疽病病害调查,调查地点信息如表1所示。
1.2调 查方法
采用五点法进行调查,每点随机选取阴面阳面各连续10个果穗,共100穗,记录各级病穗数。9级分级标准:
0级:果实健康无病斑;
1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6%~15%;
5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16%~25%;
7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26%~50%;
9级:病果面积占整个果穗面积的51%以上。
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计算方式:
发病率/%=病穗数/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调病查穗总数果×穗相数树×级9数值)×100
1.3 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用 EXCEL2019进行整理,在 SPSS20软件中,采用 DUNCAN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如表2和表3所示,2019年和2020年山东省济南、烟台、临沂、淄博、济宁、潍坊市均有葡萄炭疽病的发生。2019年山东省济南、临沂、蓬莱市中葡萄炭疽病的平均发病率为15.1%,其中济南市仲宫镇的‘红宝石’和烟台市蓬莱区南王山谷的‘赤霞珠’葡萄炭疽病发病严重,发病率分别为30%和29%。2020年山东省调查的烟台、济宁、淄博、潍坊市葡萄炭疽病平均发病率为20.7%,其中烟台市蓬莱区南王山谷的‘小芒森’葡萄炭疽病发病率为65%,病情指数高达13.4,给葡萄生长造成严重损害。在这6市中,烟台市蓬莱区南王山谷的葡萄炭疽病发生情况最为严重,且2020年比2019年更为严重。综合来看,山东省应加强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
3.讨论与结论
葡萄炭疽病 由炭疽菌属(sp.)真菌所引发,主要以菌丝体在枝蔓上越冬,来年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果穗,侵染能力较强,当处于潮湿、多雨的环境下,发病较为普遍,而且雨水的多少和降雨时间对炭疽病的发生有直接原因。此次山东省葡萄炭疽病调查结果显示,烟台市蓬莱区南王山谷的葡萄炭疽病发生最为严重,这可能与渤海湾地区夏季潮湿、多雨的环境有关。另据烟台市水利局(http://slj.yantai.gov.cn/)统计,2020年烟台地区平均降雨量为804.9mm,比去年同期偏多80.2%,这可能是造成2020年烟台市蓬莱区南王山谷葡萄炭疽病发生情况比2019年更为严重的主要原因。
对于常年发生葡萄炭疽病较重的果园,防治十分重要。由于菌源基数较大,在春芽萌动前可喷施 3~5波美度石硫合剂+0.5%五氯酚钠于枝干及植株周围,以清除越冬菌源。此外在葡萄生长季,及时剪掉发病的花穗、病果粒、病果穗,以此降低菌源。适当疏花疏果、及时绑蔓来保持果园通风透光性。在发生强降雨时,做好排涝工作,降低果园湿度,均能降低葡萄炭疽病的危害。由于葡萄炭疽病在花期和幼果期便可潜伏侵染,应当提早喷药。花穗期发病普遍的地区在初花期开始尤其是春季第1次降雨后,马上喷施20%抑霉唑水乳剂800倍液或者50%保倍福美双1500倍液。果粒开始转色至成熟期是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时期,可以喷施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30%苯醚甲丙环乳油3000倍液、50%氟啶胺悬浮剂2000倍液、35%克菌·戊唑醇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药时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也可以在葡萄生长季,利用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500液与化学药剂交替喷施,在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的同时,既可以降低葡萄炭疽病的危害,又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