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16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花穗整形方式对‘87-1’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2022/6/18 16:34:21] 来源: 作者:Admin

哈尔滨综合试验站

王明洁 鲁会玲 肖丽珍

 

  消费者大多喜欢果粒大、色泽鲜艳、口感好、货架期长的葡萄品种。花穗整形修剪技术可以在控制树体负载量的同时,减少营养浪费、提高坐果率、提升果实品质。目前生产上常采用的花穗整形方式是掐穗尖和副穗,或将小穗顶部去除,但依据不同品种特点,花穗整形方式和程度不一致。适宜的疏花疏果不仅可以提高葡萄的果实品质还能增加效益,但选择简约、省工、提质的整穗方式,仍是葡萄生产管理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87-1’具有早熟、丰产、果穗紧密等特点,成熟时有浓厚的玫瑰香味和美丽的外观,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栽培,尤其是生长期较短的北方葡萄栽培区。但‘87-1’生产上常出现果穗紧密果粒挤压严重、果实着色不一致等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以‘87-1’为试材,通过探究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其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该品种的简约、高效的花穗整形修剪技术,以期为‘87-1’的合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选用树体健壮、生长状况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3年生‘87-1’葡萄为试材,冷棚栽培,小厂形直立叶幕,南北行向,株行距为1 m×2 m,土肥水及病虫害管理同常规。试验地点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现代管理示范园区。试验地属中温带,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10 ℃平均有效积温 2700 ℃,年均日照时数 2600 h~2800 h,无霜期约135 d

 

  1.2 试验方法

 

  选取大小基本一致的花序,在开花前一周对花穗进行整形修剪。试验设计5个处理:(1)花穗基部留5cm;(2)花穗尖部留5 cm;(3)疏除上部和下部的花序,中间留5 cm花序;(4)左右分层疏穗,即疏除向内生长的多余小花序,3个小花一轮着生的采取314个小花一轮着生的采取42;(5)不修剪为对照(CK)。每个处理3个重复。其他常规管理相同。各处理在此基础上不再进行保花保果处理。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187-1’果穗及果实生长指标的测定

 

  果实采收期进行取样,每个处理随即采集10穗,测定穗重、果穗纵径、果穗横径;每个果穗从上、中、下三个部位随机选取30粒测定平均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形指数。

 

  其中,果实纵横经采用游标卡尺测定,果形指数由果实纵径/果实横径计算得到,单果重、单穗重采用分析天平测定。

 

  1.3.2 87-1’果实品质的测定

 

  果实采收期进行取样,每个果穗从上、中、下三个部位随机选取30粒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糖酸比。

 

  其中,果实硬度采用GY-1水果硬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手持糖度测定仪测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滴定法测定。

 

  1.3.3 87-1’果实营养成分的测定

 

  果实采收期进行取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不同部位的白藜芦醇和儿茶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液相条件:色谱柱为赛默飞 C18250×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1的甲酸铵溶液(pH=3.0),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20.0min10%15%乙腈;20.030.0min15%25%乙腈;30.035.0min25%30%乙腈;35.040.0min30%40%乙腈;40.060.0min40%10%乙腈;60.065.0min10%乙腈。进样量20μL,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0nm

 

  仪器:安捷伦HPLC-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L104-IC型万分之一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药品:白藜芦醇和儿茶素均为色谱纯(sigma公司)。乙腈为色谱纯(阿拉丁试剂上海有限公司)乙酸乙酯、甲醇、甲酸铵为分析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3.4 工作效率的统计

 

  用秒表统计修整10个果穗的用时。

 

  1.4 数据统计

 

  数据采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Duncans检验,用Excel软件制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果实成熟期图片

 

  图1所示:采用留穗基部与分层疏除的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在成熟期果穗穗形相似,呈圆锥形;两者相比分层疏除的果穗较大、留穗基部的果穗较小,且留穗基部的果穗较松散。留穗尖部的修整方式,果穗呈圆柱形、果穗紧密。分层疏除与留穗尖部的果穗穗形相似,与对照的大圆锥形相比穗形更美观,且在采摘装箱时更加节省空间。

 

 

  2.2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87-1’葡萄果穗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显著降低‘87-1’的穗重及果穗横径(P0.05);分层疏除花穗,‘87-1’的果穗纵径减少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处理均显著降低果穗纵径(P0.05)。

 

 

  2.3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87-1’葡萄果实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增加‘87-1’的平均单果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形指数及果实硬度。采用分层疏除,‘87-1’的平均单果重、果粒横径、果实硬度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采用留穗基部或留穗尖部的修整方式,‘87-1’的果粒大小均匀一致,整齐度好;采用留中部花穗的方式,果粒大小较均匀;采用分层输出或不处理方式,果粒由于挤压严重,部分果粒生长空间狭小,果粒大小一致性差。

 

 

  2.4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87-1’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与对照相比,采用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显著增加‘87-1’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P0.05),显著减低可滴定酸含量(P0.05)。

 

 

  2.5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87-1’葡萄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

 

  由表4: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显著增加‘87-1’果实不同部位(种子、果皮、果肉)白藜芦醇的含量(P0.05)。

 

   

  由表5可知: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增加‘87-1’果实不同部位(种子、果皮、果肉)儿茶素的含量。采用分层疏除方式,‘87-1’果皮的儿茶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留穗基部、留穗尖、留中部花穗及分层疏除方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

 

 

  2.6 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效率比较

 

  如图1所示:采用分层疏除的方式修整花穗耗时最多,达210.47 s/10穗;其次为留中部花穗方式,用时为104.23 s/10穗。用时最短的为留穗基部,仅用50.82 s/10穗,与分层疏除、留中部花穗相比,耗时分别节约了75.85%51.24%。采用留穗尖部的整穗方式,与分层疏除、留中部花穗相比,耗时分别节约了66.47%32.29%;与留穗尖部相比,耗时增加了38.86%

 

 

  3 讨论

 

  花穗整形既是调节果树负载量的基础,亦是控制果穗、果实大小、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发现,保留花穗基部、花穗尖部、花穗中部及分层疏除的方式均会增加87-1’的平均单果重、果粒纵径、果粒横径、果形指数及果实硬度。4种花穗整形修剪方式还可增加‘87-1’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保留穗尖的整形修剪方式,不仅可以改善果实品质,并且可以均衡花穗各部分的营养,使整穗葡萄开花和成熟相对一致,使果穗着色均匀。采用留穗尖的整形修剪方式在果实生长及果实品质方面具有优越性。

 

  葡萄多酚是葡萄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包括花色素、白藜芦醇、儿茶素类以及黄烷酮醇类等在内的十几种多酚类物质已经从葡萄中成功分离鉴定出来。本研究首次比较了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对葡萄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花穗整形修剪方式均会增加87-1’果实不同部位(种子、果皮、果肉)白藜芦醇及儿茶素的含量。其中,采用留穗尖的方式最好。

 

  葡萄疏果的工作量极大,耗时费工,管理成本较高,适当的整穗有利于提高疏果效率。本研究发现采用留穗基部和留穗尖的方式耗时相对较少,两者修整10穗的平均用时相差不到20s。葡萄花穗整形和疏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但适宜的花穗整形方式,后期的疏果工作量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综合考评果实品质及工作效率,本研究认为采用留穗尖的方式对‘87-1’果穗进行整形修剪,可以大幅提高其单果重、提升品质,省时省工;留穗基部的方法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