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蜜光”葡萄在安徽地区的引种表现 [2022/3/19 16:51:21] 来源: 作者:Admin

合肥综合试验站

陆丽娟 周军永 朱淑芳 刘茂 孙其宝

 

  “蜜光”是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以“巨峰”为母本、“早黑宝”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早熟葡萄新品种,属欧美种。2018年,合肥综合试验站引进蜜光葡萄在合肥及萧县地区进行区试,经连续4年的栽培观察,该品种表现为粒大、早熟、具玫瑰香味等特点,同时,还具有易成花、耐贮运、抗性强、适应性强、管理技术简单等特点,发展潜力巨大。

 

  1 引种概况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是位于合肥市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葡萄试验基地及宿州市萧县白土镇张村,均为避雨设施栽培。合肥地处江淮丘陵,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季雨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5.7度,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日照2100多个小时。试验园土壤以黏土为主,20-40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10.7‰,全氮含量0.781‰,全磷含量0.5415‰,全钾含量4.065‰。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曾为中国南方五大葡萄集中种植产区之一,上世纪60年代开展规模化种植葡萄,是安徽著名的葡萄老产区。萧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年日照时数为22202480小时,年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园区为沙质壤土,肥力中等。

 

  1.2 材料与方法

 

  于20183月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引进“蜜光”栽植,株行距2m×6m,采用“H”形整形,2019年开始挂果。试验中采用室内测定与田间调查法相结合。田间调查法以随机抽取的方法,选择3株葡萄树(所选的葡萄树体生长正常)为试验对象。3月起记录每株葡萄的萌芽期、花期、转色期、成熟期等物候期;调查记录萌芽数和结果枝等;待果实成熟后,室内测定果实相关指标,纵横径采用游标卡尺测定,采用数显测糖仪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用电子天平称量单粒质量和单穗质量。

 

  萌芽率(%)=萌芽数/总芽数×100

 

  结果枝率(%)=结果枝数/成枝数×100

 

  结果系数=果穗总数/结果枝数

 

  2 引种表现

 

  2.1 植物学特征

 

  嫩梢梢尖形态半开张,绒毛着色中;幼叶表面酒红色,花青素着色深,表面有光泽,幼叶下表面主脉匍匐绒毛疏。成龄叶片五角形,叶表面颜色绿色,叶裂片数5裂,上裂刻开张。成龄叶叶柄洼轻度开张,基部形状V形。成龄叶锯齿两侧直与两侧凸都有。成熟枝条表面光滑,红褐色。卷须间断分布。花为两性花,花序着生位置3-4节。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果穗果粒着色均匀一致。平均穗重541.2 g,在白色果袋内可完全充分着色;平均单粒质量9.14g,最大单粒质量11.51g。果粉中等厚,果皮中等厚,具玫瑰香味;果粒近圆形,着生较紧密,完全成熟果实紫红色。风味甜中略带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以上;采前不易落粒;每果粒含种子2-3粒,百粒重11.62 g,种子与果肉易分离。鲜食品质上。详见表1

 

 

  2.3 生长结果习性

 

  生长势中庸 ,冬季修剪后,萌芽率91.41 %。花芽分化好,结果枝率85.64%,结果系数1.61(见表2)。花序多着生于结果枝的第3-4节。副梢的结实力强,容易形成二次果,丰产、稳产性均较强。

 

 

  2.4 物候期

 

 

  在合肥地区,3月下旬至3月底开始萌芽,5月初开花,6月中下旬着色,7月中下旬果实成熟。从萌芽至果实完全成熟需要113d左右。在萧县地区的物候期比合肥地区迟10天左右。(见表3

 

  2.5 抗逆性和栽培适应性

 

  设施栽培条件下,病虫害发生较少,抗病性较好,不易落果、裂果。抗逆性强,抗旱性强,根系发达,对土壤类型要求不严格,最适宜在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砂壤土上栽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

 

  选择地势高而平坦、通风透光、土层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建园。种植前挖定植沟并施基肥,定植沟最好为南北向,每667m2施有机肥1500kg-2000kg,与表土充分混匀,回填并起垄。定植株行距2m×6m,每667m2种植葡萄苗56棵。采用设施栽培,早春定植后浇透水,覆膜保墒。

 

  3.2 架式选择及整形修剪

 

  栽培架式采用H”型整形,“蜜光”花芽分化好,可采用短梢修剪,产量控制在1500kg以内。

 

  3.3 花果管理

 

  新梢萌芽后要抹去多余副梢,去掉生长不健壮的营养枝条,每结果枝留果穗1穗花,弱枝不留花穗。一般在花序分离期至开花前一周疏花,剪除副穗和上部支穗,保留花穗下部花序。当果粒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对其进行顺穗,并疏除小粒、病虫粒、畸形粒和向内长的过密粒,全园喷一次杀菌剂,重点喷果穗,待药液晾干后立即进行套袋。

 

  3.4 肥水管理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根据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土壤墒情进行追肥。萌芽后开花前追一次水溶肥。坐果后每隔7-10d灌溉一次水溶肥,每667m2每次追施3 kg -5kg,一般8-10次。采用水肥一体化进行追肥。着色后控制肥水供应,防止裂果发生。采果后施足基肥,每667m21000 kg -1500 kg有机肥和复合肥50 kg。由于该品种叶片容易老化,建议多施叶面肥延缓叶片衰老,尤其是采收后,应及时补充含氮的叶面肥。

 

  3.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控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加强葡萄树体管理,提高树体自身的抵抗力。落叶后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全园喷施13-5 oBe石硫合剂清园消毒,减少越冬病菌及虫源数量。萌芽后重点防治绿盲蝽、红蜘蛛等。防治药剂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或10%联苯菊酯微乳剂3000倍液)+1.8%阿维菌素2000倍液。花序分离期重点防治穗轴褐枯病。开花前后重点防治灰霉病,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花后预防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白腐病等,防病喷药的同时加强防治绿盲蝽、叶蝉、透翅蛾等为害。套袋前重点防治灰老霉病等,如有白腐病、溃疡病发生可用福硅唑等三唑类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