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研究室
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王宝亮 魏长存 刘万春 聂继云 何锦兴
(5)采光屋面形状
温室采光屋面形状与温室的采光性能密切相关。当温室跨度和高度确定后,温室采光屋面形状就成为日光温室截获日光能量多少的决定性因素,圆拱形、椭圆拱形和平面形屋面三者以圆拱形屋面采光性能为最佳。
在圆拱形采光屋面的基础上,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课题组(综合研究室设施栽培岗位团队)在不改变采光屋面角和温室高度的基础上将采光屋面形状由一段弧的圆拱形改为“两弧一直线”三段式曲直形(即上下两段弧,中间为两弧的切线),将主要采光屋面的采光效果大大改善。
(6)后坡仰角
后坡仰角是指日光温室后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其大小对日光温室的采光性能有一定影响。后坡仰角大小应视日光温室的使用季节而定,在冬季生产时,尽可能使太阳直射光能照到日光温室后坡面内侧;在夏季生产时,则应避免太阳直射光照到后坡面内侧。对后坡仰角的处理是将以前的短后坡小仰角进行了调整,调整为长后坡高仰角,后坡仰角以大于当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15~20°为宜,可以保证10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之间正午前后后墙甚至后坡接受直射阳光,受光蓄热,大大改善了温室后部的光照情况。
(7)后坡水平投影长度
日光温室后坡长短直接影响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及其内部的光照情况。当日光温室后坡长时,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提高,但这样当太阳高度角较大时,就会出现温室后坡遮光现象,使日光温室北部出现大面积阴影;而且日光温室后坡长,其前屋面的采光面将减小,造成日光温室内部白天升温过慢。反之,当日光温室后坡面短时,日光温室内部采光较好,但保温性能却相应降低,形成日光温室白天升温快,夜间降温也快的情况。实践表明:日光温室的后坡水平投影长度一般以1.0~1.5m为宜。
(8)日光温室间距
日光温室间距的确定根据如下原则:保证后排温室在冬至前后每日能有6h以上的光照时间,即在上午9时至下午15时(地方时),前排温室不对后排温室构成遮光。计算公式如下:L=[(D1+D2) tgh9]•cost 9-(l1+l2)式中 L—— 前后排温室的间距;D1——温室的脊高;D2——草苫或保温被等保温材料卷的直径,通常取0.5m;h9——冬至上午9时的太阳高度角;t9——上午9时的太阳时角,为45°;l1——后坡水平投影;l2——后墙底宽。
2.2 保温参数
(1)墙体
①三层夹心饼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砖石结构(厚度以24cm为宜),并用黑色涂料涂抹为宜,为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蓄热放热能力,可添加穹形构造;中间为保温层,一般为空心或添加蛭石、珍珠岩或炉渣(厚度20~30cm左右为宜)或保温苯板(厚度以5~15cm为宜),以保温苯板保温效果最佳;外层为承重层或保护层,一般为砖结构,厚度12~24cm为宜。
②两层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砖石结构(厚度要求24cm以上),同样用黑色涂料涂抹为宜,为增加受热面积,提高蓄热放热能力,可添加穹形构造;外层为保温层,一般为堆土结构,堆土厚度最窄处以当地冻土层厚度加20cm为宜。
③单层堆土结构:墙体为土壤堆积而成,墙体厚度以比当地冻土层厚度增加30~40cm为宜。
(2)后坡
①三层夹心饼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水泥构件或混凝土构造(厚度5~10cm为宜),并用黑色涂料涂抹为宜;中间为保温层,一般为蛭石、珍珠岩或炉渣(厚度20~30cm为宜)或保温苯板(厚度以5~15cm为宜),以保温苯板保温效果最佳;外层为防水层或保护层,一般为水泥砂浆构造并做防水处理,厚度以5cm左右为宜。
②两层异质复合结构:内层为承重和蓄热放热层,一般为水泥构件或混凝土构造(厚度5~10cm为宜);外层为保温层,一般为秸秆,厚度以0.5~0.7m为宜。
③秸秆结构:后坡为玉米等秸秆和杂草堆积而成,厚度一般以0.8~1.0m为宜。
(3)防寒沟
防寒沟的设置对于保持温室内较高的地温,以保证温室内的葡萄植株特别是温室南和北植株的良好生长发育特别重要。
防寒沟如果填充保温苯板宽度以5~10cm为宜,如果填充秸秆杂草宽度以20~40cm为宜;防寒沟深度以大于当地冻土层厚度20~30cm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