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综合试验站
赵荣华
枝干输液是一种新型的施肥方式,是将施入土壤的水肥直接滴到树干里,依靠树体自身的蒸腾拉力或外力,使液体直接从木质部进入树体,通过蒸腾拉力和水分运动而发生纵向运输和横向扩散,使营养物质进入叶片、果实等组织器官,能够快速补充树体营养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将水肥、调节剂或药剂等溶液通过滴头插入树干进行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满足果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葡萄营养丰富,作用多途,是我国重要的果树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以10a生‘火焰无核’葡萄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不同浓度梯度的营养液在果实膨大期滴干,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葡萄的生长情况及果实品质,探索滴干对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葡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10a生‘火焰无核’(Flame Seedless)葡萄为试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所试验田内进行。栽培株距为1m×5m,水平棚架,沙壤土。
1.2 试验方法
在距地面一米处树干上用电钻向下倾斜45°钻孔,选择直径4mm钻头(与注射管头相对应),孔深约4-5cm,然后将注射管插入注射孔定量注射药剂(注射量的流速大小以药液不流出树皮为准,约100s/滴),每颗树注射孔数量为1个。
1.3 试验药剂
试验用营养液浓度梯度(表1),每处理1L,滴完为止。
1.4 试验时间
5月28日(花后)开始滴干。
1.5 测定项目及方法
测定时间:新梢长度、粗度、果实纵横径、叶片指标等在滴干后第7d即6月4日开始测量数据。
新梢生长率:每7 d用游标卡尺测定(定点)上、中、下各部位的第五枝条的第三节节间的新梢长度,用测得的新梢长度减去前一次测得的长度值除以前一次测得的新梢长度值再乘以100%。
新梢生长率 =((新梢长度 - 前一次新梢长度)/ 前一次新梢长度)×100%
新梢粗度:每7 d用游标卡尺测定(定点)上、中、下各部位的第五枝条的第三节节间的新梢粗度。
叶片指标的测定:每7d使用植物多酚&叶绿素测量计DUALEX-SCIENTIFIC+测定(定点)上、中、下各部位的第五枝条的第五个叶片的叶绿素指数、花青素指数、类黄酮指数。
果实生长指标:从滴干后10d开始,选取大小均一、成熟一致的果粒30粒作标记,用游标卡尺每周测定果实横径1次,直至成熟采收。
果实品质指标:在滴干后41d开始,每7d采摘大小均一、成熟一致的果粒10粒,带回实验室,用于测定果实糖酸度。糖酸度使用手持水果糖酸度计PAL-BX/ACID F5测定,果实糖酸比为果实糖度和酸度的比值,每个处理重复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葡萄产量的测定:成熟期利用计数法和称量法测定单粒质量、单穗质量。
计算产量:
产量 = 单穗质量 × 每株挂果量 × 每667 m2内总株树。
1.6 数据分析
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03 进行处理,采用SPSS v20.0软件进行邓肯氏新复极差法(P< 0.05)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枝干滴液对葡萄枝条生长速率的影响
由图1 可知,不同处理的枝条长度在果实成熟前持续上升,在果实成熟时趋于稳定。枝条在进入果实膨大期时,生长减缓,生长速率随之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枝条停止生长。图1 中,处理4的生长速率最小,处理3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期间不同处理速率略有变化,表明枝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浓度越大,枝条生长速率越大,反之营养浓度越小,枝条生长速率越小。
图1还显示处理2、处理3、处理4的生长速率在7月5日-7月13日期间,枝条生长速率有所提高,随后降低至停止生长;而处理1的枝条生长率随着果实成熟,速率缓慢减低,直至停止生长,可能由于气温等环境因子影响了此阶段不同处理间的生长速率的差异性。
2.2 枝干滴液对葡萄枝条茎粗的影响
由图2可知,各处理枝条粗度在滴干后至6月中旬以前没有显著变化,至 6月25日数据显示各处理间发生缓慢变化,4个处理中以处理4即对照ck的新梢粗度变化最小,与其他处理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枝条生长,到7月13日,处理1和处理2与处理4 之间枝条粗度逐渐缩小差距,直至没有显著性变化。综合图2 的枝条粗度生长来看,高浓度营养液(处理3)营养生长最为旺盛。
2.3 枝干滴液对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各处理间的果实纵横经表现不同的差异显著性。从图3可知,在滴干后7d即6月4日,处理4的果粒横径最小,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树体生长,各处理间果粒横径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率,处理1至6月17日期间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至果实成熟,处理1与其他处理的横径表现出明显差异性,证明其在此期间果实膨大速率增快;处理2与处理3在滴干后14d即表现出与处理4有明显差异,但至7月19日,处理2与处理4无明显差异。
从图4 可知,纵径在生长过程中,虽然各处理间存在不同变化,但至果实成熟,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图3、图4,果实的纵横径在滴干后的测量中都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处理1对果实的纵横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次为处理3,再次为处理2。
2.4 枝干滴液对葡萄叶绿素指数的影响
由图5可以看出,在滴干后7天,叶绿素指数表现出不同显著性差异,至滴干42d后即7月13日,各处理表现无显著性差异性,说明不同的处理条件下对叶片的叶绿素指数影响不大。
2.5 枝干滴液对葡萄硬度的影响
由图6分析可知,各处理对果实硬度的影响存在时间差异性,即在果实发育的转色前影响不大,至转色期即7月14日,果实硬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处理3与处理1和处理2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1、处理2与处理4存在显著性差异;至果实成熟期7月19日后,各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各处理浓度对果实成熟期的硬度影响不大。
2.6 枝干滴液对葡萄糖度的影响
从图7中可知,在滴干后41d即7月8日,果实糖度在各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4与处理1、处理3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2与处理3存在显著性差异;至7月14日,各处理间糖度显著性发生变化,处理4与处理1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至7月19日,各处理间糖度表现为无显著性差异,至7月28日,各处理的糖度变化为处理2>处理1、处理4>处理3。综合分析,处理2能有效促进葡萄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积累。
2.7 枝干滴液对葡萄酸度的影响
从图8中可知,在滴干后41d即7月8日,处理2的果实酸度与处理1与处理4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处理3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至7月19日,各处理间酸度发生明显变化,缩小差距,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至7月28日,处理1的酸度与其他处理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各处理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处理1对葡萄果实成熟过程中的酸含量的有显著降低作用。
3.讨论
在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水肥对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施肥不仅能够防止树体徒长和肥料的浪费,而且还能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果实品质和产量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而葡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糖酸比是果实品质的重要评判指标,影响果实的口感和风味,且花色苷质量分数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进而影响到葡萄的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