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8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生产技术规程 [2021/12/16 16:39:24] 来源: 作者:Admin

 

本标准起草单位:麻江县蓝莓办公室、麻江蓝莓产业工程技术中心、贵州省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晓波 杨丰 王瑞 廖优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麻江蓝莓的术语和定义,园地选择与规划,园地环境条件,品种和苗木 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鸟害防治,果实采收保鲜与贮运。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麻江蓝莓等37个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6年第63号)批准的范围生产和管理的麻江蓝莓。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19630 有机产品 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52/T 1192 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为地理标志产品 麻江蓝莓保护范围及品种生产的蓝莓。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园地要求选择海拔350m~1400m,地势平缓,坡度≤15°,交通、水源、电力便利且排水良好的地块。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栽培方式进行园地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品种布局、种植密度与方式、 道路、排灌系统、附属设施等。

 

  5 园地环境条件

 

  5.1 土壤条件

 

  土壤要求酸性砂壤土或壤土,pH4.2~5.6。土壤深度≥60㎝,有机质含量≥5%,土壤中的污染物须低于GB 15618中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

 

  5.2 气候条件

 

  年平均日照数1000h,年降水量>1000㎜,冬季温度≤7.2℃积温达200h以上。

 

  5.3 空气质量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 3095中二级标准要求。

 

  5.4 灌溉水质条件

 

  灌溉用水质量符合GB 5084的规定要求。

 

  6 品种和苗木选择

 

  6.1 品种选择

 

  品种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麻江蓝莓规定的品种。

 

  6.2 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2年生及以上分枝≥2个、高度≥30㎝的无性繁殖苗,苗木为无病虫危害的健康壮苗,经产地检疫合格。

 

  7 栽植

 

  7.1 栽植时间

 

  裸根苗最佳定植时间为每年11月至翌年3月底前的雨后晴天或阴天,容器苗在有灌溉保证的条件下一年四季均可定植。

 

  7.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5000/h㎡,株行距为0.8m~1.5m×2.3m~2.5m

 

  7.3 整地

 

  整地深度40㎝。坡度≤5°的地块采用全面整地和带状整地,坡度>5°的地块采取环山水平带状整地,带状整地带宽1.0m~1.5m。对低洼易积水地块,要设置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

 

  7.4 起垄

 

  平地种植沿种植行起垄,垄与垄行间中心距为2.3m~2.5m,垄宽1.0m~1.5m,垄高20~30㎝。,

 

  7.5 定植点土壤改良

 

  对深挖疏松整理好的园地,要求定植点要施放草炭土(或腐殖土)或发酵腐熟的厩肥等3kg~5kg,与土壤混合均匀,混合范围根据植苗大小而定,栽植2年生以下幼苗,土壤混合直径范围40~50㎝、深度20㎝。

 

  7.6 植苗方法

 

  采用木本苗木常规植苗方法,栽植时做到根系舒展、苗正,覆土踩紧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DB5226/ T 2172019

 

  7.7 平茬

 

  苗木定植后,于萌发前要对幼苗进行平茬,平茬时保留基部5~10㎝后剪除以上部分。

 

  7.8 浇水

 

  苗木定植后原则上要浇足定根水。

 

  8 土肥水管理

 

  8.1 园地管理

 

  8.1.1 覆盖

 

  从栽植后应采用园艺地布、作物秸秆、锯末、碎树皮等进行地面覆盖,以利防草保墒。从第3年起,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种植行地面施肥、土壤(或有机质)覆盖。

 

  8.1.2 除草

 

  采用机械或人工割除行间杂草,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和松土除草。

 

  8.2 施肥

 

  8.2.1 施肥原则

 

  按需施用肥料,以酸性有机肥为主,肥料符合NY/T 394规定要求,避免过度使用化学肥料。

 

  8.2.2 施肥方法和数量

 

  发酵腐熟的农家肥或酸性有机肥,在10月至翌年1月底前将肥料撒施入种植行地面上,然后培土覆盖,幼树施肥量为3/~5/株,5年生以上结果树施肥量为6/~8/株。蓝莓园切忌开沟施肥和深 挖扩穴施肥。 幼树期可在4月中下旬和6月中上旬对叶面喷洒液态肥2~3次,每20~30天施1次,浓度遵照包装上的用量说明。

 

  8.3 灌溉

 

  土壤干旱缺水时须进行灌溉,选用符合GB 5084规定的灌溉水,采用滴灌、喷灌等方法灌溉。

 

  9 修剪

 

  9.1 幼树期修剪

 

  以疏剪基部弱枝、扩大树冠为主。即秋冬季疏除树丛下部弱枝和内膛过密丛生、交叉枝和重叠枝;生长季节对长度30~50㎝的营养枝新梢进行摘心。

 

  9.2 结果树修剪

 

  在树丛停止生长季节,剪除树丛基部衰老、丛生枝和树丛中央过密且遮挡阳光较严重的主干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生长季节对枝长30~50㎝的徒长枝进行摘心,疏除过密的内膛枝、交叉枝、重叠枝。

 

  10 花果管理

 

  10.1 花期授粉

 

  提倡在花期全园放蜂授粉。

 

  10.2 地面铺设反光膜

 

  结合树盘覆盖,提倡在树下沿种植行铺设反光膜,减少杂草,增强通风、透光性,提高蓝莓自然授粉率。

 

  11 病虫鸟害防治

 

  11.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11.2 农业防治

 

  选择抗(耐)性强的良种建园,同时实施冬季清园、修剪、施肥覆盖等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自身抗病虫能力。

 

  11.3 物理防治

 

  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捉,隔离网隔离等方法防治害虫。

 

  11.4 药剂防治

 

  在农业防治措施和物理防治措施不能有效控制病虫害时,可采取符合GB/T 19630规定的药剂进行防治。

 

  11.5 鸟害防治

 

  用防鸟器或防鸟网防御鸟害。主要病虫鸟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12 果实采收、保鲜与贮运

 

  蓝莓果实须分品种于晴天或阴天采收,采摘的鲜果须及时放至阴凉处,后转运到 15.0~20.0℃的阴凉 库缓慢降温,再经预冷、入贮。在 0.5~5.0℃、相对湿度 70%~90%条件下,分装入厚度为 25um~35um 聚乙烯材质自发气调包装袋内贮藏,贮藏时间≤45d,出库、分选、分装,在 1~3℃冷链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