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09749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烟台地区玫瑰香葡萄烂果掉粒发生原因及对策 [2013/6/24 17:34:44] 来源: 作者:Admin
"

 

 

烟台综合试验站
唐美玲
 
 
  9月份本是烟台地区玫瑰香收获的季节,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收成大减。为此我们在蓬莱的墟里村、上营村、姜家沟村,龙口的石良村24户套袋玫瑰香葡萄园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几乎全部葡萄园都有烂果掉粒现象,其中20%以上的葡萄园烂果率在50%以上,50%的玫瑰香葡萄园烂果率占30%左右,并且很多果园果梗干枯,导致果粒大量脱落,经济损失惨重。
 
  调查中发现,葡萄烂果、掉粒主要集中在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也有一些果穗是早期病害造成的,果穗很小,早已枯死。因为发现病害后对套袋葡萄进行去袋、剔果和喷药等防治处理用工较大、用时较长、单粒病果短时间内重复侵染导致病果周围乃至整个果穗腐烂。越接近成熟,烂果率越高。
 
  1 发病原因
 
  经过实地取样和病理分析认为,造成今年套袋玫瑰香葡萄烂果掉粒大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
 
  1.1 防治不当,真菌性果实病害后期大发生
 
  今年烟台地区从葡萄盛花末期至套袋前,连续降雨4次,降雨量大约80mm,湿度过大,非常有利于灰霉病菌侵染花穗和幼果,而果农们多数忽视了对灰霉病害的及时治疗,套袋前果穗药剂处理技术不规范,造成灰霉病潜伏侵染。套袋葡萄进入转色期后,由于降雨频繁,果园、果袋湿度过大,潜伏的灰霉病病菌开始发病,形成的分生孢子发生再侵染,果皮开裂,果实腐烂,病果表面长满灰色霉层,并很快扩散到全穗,造成果穗大量腐烂。同时由于7、8月份连续阴雨天气导致玫瑰香裂果严重,造成后期炭疽、白腐、灰霉与酸腐的混合侵染致使大量烂果。
 
  1.2 树势虚弱,营养代谢失衡
 
  今年葡萄坐果率高,果农舍不得疏果疏穗,葡萄园留果过多,平均套袋数在6000~8000个/667m2。果园的有效投入严重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仅在0.5%,造成树势偏弱,抗性降低。进入生长后期降雨频繁,雨量偏大,尤其是从8月中旬至9月上旬,近1 个月的时间处于低温高湿状态。长时间的降雨,土壤积水过度,根系通气不良,造成树体营养供应失调,果实代谢失衡,抗病力降低,裂果严重,进而导致果实灰霉病、白腐病和酸腐病的混合为害,烂果烂穗严重发生。
 
  1.3 果梗干枯导致果粒大量脱落
 
  调研发现,很多成熟度不好、枝条上有长条形褐色病斑的果穗都出现干梗掉粒的现象。经病理分析发现有些是由于白腐造成的,有些是由于枝干溃疡病造成的。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2.1.1 推行养根壮树技术
 
  养根壮树是稳定树势的基础,在采收后立即按667m2施腐熟有机肥4000kg,再加30~50kg复合肥施足基肥。年后早春追氮肥,浇水,划锄保墒提温;夏季果园压草、生草;晚秋落叶归根等这些措施要成为制度,常抓不懈,使活土层超过50cm,有机质在2%以上,空隙度在50%以上,使土壤达到深、肥、松的标准,真正把土壤搞成一座“水库”、“肥库”、“气库”,为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2.1.2 推行限产栽培技术
 
  限产栽培是稳定树势的保证。产量过高,树势易衰弱,枝条成熟度差,树体抗性也差,造成生长后期树体营养供应失调,发生脱肥现象。玫瑰香葡萄控制产量以不超过2000kg/667m2为宜,一方面通过冬剪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比例在1∶1,另一方面通过夏剪搞好疏花序、去副穗和疏果粒工作。
 
  2.2 规范葡萄套袋综合技术
 
  套袋时间要早。早一天套上袋,果实就能提早一天得到有效的保护,病菌侵染的机会也就减少一分。套袋晚,有些葡萄已感染上病菌,一两次喷药难以保证全部铲除,病菌仍在袋内繁衍,造成后期发病。果农由于担心过早套袋会影响果实膨大,以及早套袋用工资源紧张,一般在葡萄进入第一次膨大后期套袋,还有甚者拖到麦收后才开始进行,在今年降雨频繁的特殊年份里,无疑是雪上加霜。根据多年的成功经验,建议从葡萄谢花后7d开始果穗整形,玫瑰香葡萄以每穗留60~80个果粒为宜,然后套袋,要求在谢花后15d内完成。
 
  套袋方法要科学。葡萄喷药后,应等药液充分晾干,抓紧时间套袋,一般上午打药,下午套袋即可,若当天无雨,夜间又无露水,两天内套完也可以。种植面积大,可分块进行,根据劳动力、套袋速度等计算出一天套袋数量,能套多少,就喷多少药。切忌喷药后不待药液干后就套,这样药效发挥不够,易造成果面污染和烂果。套袋时用手将整个果穗全部套入袋中,但尽量避免用手接触果粒,将袋口收缩到穗柄上,用一侧的封口丝扎紧,封口丝上方要有1~1.5cm高的纸袋,防漏雨水,感染病害。
 
  套袋前病虫害防治要合理。搞好套袋前的病虫害防治,保证套袋前果穗上不带病菌是套袋成功的关键环节。重点强调二点,一是抓好葡萄花前2~3d的防治,根据当地的物候期情况,靠近始花期打药,防治效果理想,重点防治好霜霉病、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等多种病害,避免花穗花期患病,影响幼果健康生长;二是抓好谢花后3~4d的病害防治,重点抓好灰霉病的发生以及炭疽病、白腐病的侵染。
 
  套袋前的果穗防病治病处理既要选对药剂,又要方法合理。建议选用甲基托布津(日本曹达产)800倍,抑快净1500倍(美国杜邦产),腈苯唑3000倍(美国陶氏益农产)混匀施药。最有效的施药方法是进行蘸穗处理,喷药很难保证整个果穗所有果实表面都能均匀着药,尤其是套袋较晚的,这时果粒已较大,果穗已较紧凑,蘸穗能保证用药均匀。经验表明,在套袋前没有蘸上药的果穗,其发病率比蘸上药剂的果穗要高3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