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综合试验站
雷 龑 刘鑫铭 陈婷 陈瑾 王建超
自20世纪80年代巨峰葡萄在福建引种以来,一直是福建葡萄种植的主栽品种,目前仍占福建葡萄种植总面积的75%以上。巨峰葡萄抗病抗逆性强、着色均匀一致、果实酸甜适口,满足多数消费者口感需求。但该品种普遍存在果肉较软、不耐远距离运输、采后果实品质变差等问题。
钙是植物体内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参与细胞壁合成、维持细胞壁和质膜的稳定、保持果实硬度及提升果实采后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对桃、梨、葡萄、草莓、猕猴桃、芒果、无花果、火龙果、樱桃等[1-12]的施钙处理研究均有报道,不同的钙肥类型、施用时期和方式等对不同树种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有关巨峰葡萄钙处理的研究报道极少。本试验以2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和2种不同的施用方式做比较,分析钙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贮藏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20年4月~ 9月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葡萄基地开展,避雨设施水平棚架一字型栽培,株行距2.0 m×3.0 m。园地土质为壤土,管理水平中等。土壤PH5.7,有机质9.47g/kg,碱解氮54.8mg/kg,有效磷32.2 mg/kg,速效钾265 mg/kg,全氮0.068%,全磷0.050%,全钾1.89%。选择树势相对一致、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4年生‘巨峰’葡萄,3株树为1组,各处理设3次重复。
1.2 试验设计
以有机钙-糖醇钙 (连云港福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Ca≥180g/L,天然复合糖醇110g/L)和无机钙-硝酸钙(运城市丰利民化工有限公司,N≥11%,CaO≥23%)为钙源,糖醇钙使用浓度1500倍、硝酸钙使用浓度800倍,共设5个处理(表1)。各处理于谢花后10 d开始,每10 d处理1次,共实施3次(即5月3日、5月13日及5月23日),根际灌施在第3次喷施钙肥的同时进行。
1.3 测定项目
花后70 d果实约八成熟时采收并放入0℃冷库中贮存,首次取样时间记为贮藏0 d,之后每5 d从贮存样品中取样一次。每处理随机选择10个果穗,在每果穗上、中、下3部位各取果1粒,即共取果30粒。用分析天平(sartorius BS 214 D)测定果粒重量;水果硬度计(北京北信未来电子仪器有限公司,JC10-GY-1)测定去皮后果肉硬度;将果粒剥皮后榨汁,用过滤后的汁液测定相关品质指标:数显水果糖度计(ATAGO,PAL-1)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参考GB/T12456-2008《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滴定法测定总酸含量。以上各指标均重复测定3次。每处理另随机选择15个果穗,每5 d测定一次贮藏期间果穗重量,统计果实掉落及腐烂数量,计算好果率,好果率(%)=(总果数-坏果数)/总果数×100。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3和DPS 7.50统计分析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穗及果粒重量的影响
巨峰葡萄采后贮藏期间,随着果实的不断失水,果穗、果粒重量均呈连续下降趋势(图1、图2)。处理2,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处理的果穗、果粒重量相对其他处理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均较大,表明该处理对维持贮藏期间果穗及果粒的良好状态具有积极作用。处理1和处理4的效果也相对较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贮藏不同时期的果穗和果粒重量。贮藏25 d时处理2果穗、果粒失水率分别为15.97 %和6.65 %,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4.03 %和8.87 %的失水率,表明施钙处理对维持果实的水分和品质均有积极作用。
2.2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肉硬度的影响
果实硬度是贮藏果实后熟衰老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巨峰葡萄的贮藏进程,果实逐渐软化,钙处理组和对照组果肉硬度值也不断下降(图3)。贮藏初期,不同处理果肉硬度值就存在一定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尤其是贮藏后期,不同处理间果实硬度值差异显著。处理2贮藏初期的果实硬度值为0.468 kg/cm2,贮藏25 d时硬度值仅为0.382 kg/cm2,降幅18.38 %。对照组贮藏初期的果实硬度值为0.429 kg/cm2,至贮藏结束时硬度为0.318 kg/cm2,降幅25.87 %。表明钙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期间果肉硬度及果实品质的保持是有利的。
2.3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是反映贮藏期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先升后降(图4),这是由于巨峰葡萄八成熟采摘后随着果实进一步成熟和不断失水,表现为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的升高。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呼吸作用消耗自身的营养成分,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呈现下降趋势。在采后贮藏中后期,巨峰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降低,果实食用和商品价值降低。不同处理较对照在各阶段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均较高,表明钙处理对巨峰葡萄采后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有一定的延缓作用。至贮藏25 d时,处理2,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的处理在多个阶段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有效地保持了果实品质的稳定。
2.4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总酸含量的影响
由图5可见,巨峰葡萄采后贮藏期间各处理总酸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显示,处理2和处理3的果实总酸含量相对较低,且处理2的酸度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8.42 %。处理间差异显著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总酸含量,表明钙处理加速了葡萄果实退酸进程,对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酸度降低及保持品质具有良好作用。
2.5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好果率的影响
巨峰葡萄贮藏初期各处理与对照好果率均在90 %左右且无显著差异(图6)。贮藏10 d后,不同处理好果率差距开始增大。至贮藏15 d,处理2好果率为85.77 %,对照组好果率仅为56.73 %,差异极显著,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贮藏25 d时,处理2的好果率仍为78.33 %,而对照组的好果率仅为29.15 %,处理与对照组之间、不同处理之间差异均极显著,表明钙处理,尤其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处理对保持果实固有状态、提升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具有一定作用。
2.6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的影响
葡萄果梗是果实的生理活跃部位,也是葡萄采后营养物质消耗、水分大量散失的主要部位,如何保持果梗新鲜度是提升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由表2可知,巨峰葡萄采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梗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褐变。其中处理2和处理4保持果梗绿色的时间较久,至采后25 d才出现约1/4果梗褐变。处理1在采后15 d开始出现褐变,褐变程度约1/4;至采后25 d,褐变已达到3/4,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对照从贮藏10 d开始出现褐变且褐变进程较快,至采后25 d果梗已完全褐变,失去商品价值。表明钙处理对维持巨峰葡萄贮藏期间果梗新鲜度,从而进一步维持果实品质具有积极作用。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福建仙游基地设施栽培葡萄园钙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巨峰葡萄果实在贮藏结束时的果穗重量、果粒重量、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结束时果梗褐变程度低,良好维持了巨峰葡萄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对延长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时间、提升鲜果贮藏商品性均起到积极作用。不同处理比较,以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糖醇钙肥处理效果最佳。黄艳等[1]的研究认为,‘夏黑’葡萄转色期果穗喷施钙肥可促进多种糖组分的积累及酸组分的降解。可能是由于Ca2+与有机酸结合成了不溶性的钙盐,从而降低了有机酸的含量。余俊等[6]的研究认为:‘美人指’葡萄在外源钙处理后,果实着色与对照差异显著,且随着钙浓度的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及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这是由于钙能够促进果实糖的积累,而糖是形成花青素的前体物质,且钙可以作为信号物质促进果实花青素的合成与积累。张聪聪等[12]的研究认为,樱桃钙处理有利于果实贮藏保鲜。这是由于钙离子是维持细胞壁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贮藏期间钙离子向果皮转移,与游离果胶酸形成果胶酸钙,果胶酸钙黏附于细胞壁胶层,增加非水溶性物质含量,提升了果实强度。赵占周等[13]总结了葡萄植株对钙的两个吸收高峰,坐果初期和果实膨大期,适度的钙可以延缓果肉细胞壁消解速率,对维持果实硬度及适度提升贮藏性具有重要作用。
钙处理可良好维持贮藏期果实品质,延长贮藏保鲜时间及提升果实商品性。但贮藏后葡萄果实中钙转化及细胞结构变化过程等仍有待开展更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