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26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3个晚熟葡萄品种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研究 [2021/10/25 20:49:43] 来源: 作者:Admin

豫东综合试验站

张柯 娄玉穗 吴文莹 尚泓泉 张晓锋 王鹏 吕中伟

 

  葡萄是深受消费者和种植户喜爱的果树种类之一,然而其浆果特性使其市场供应期短。低温贮藏可抑制葡萄采后生理代谢活动,维持果实原有的质地、形态、色泽和品质,延长市场供应期。不同葡萄品种间的生理特性和贮藏特性各不相同。阳光玫瑰和新雅是河南省目前葡萄栽培中的主要推广品种,其贮藏品质特性鲜有研究。本研究选取阳光玫瑰、新雅和红地球为试材,研究其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探讨3个品种的贮藏特性,以期为商业化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在阳光玫瑰、新雅和红地球葡萄成熟期采集果穗样品,要求果穗穗型端正、大小均匀、果面清洁。采集后对果穗进行修整,剪去病、虫果和伤果,然后装入纸箱,纸箱内衬聚乙烯薄膜保鲜袋,并铺上一层保鲜纸。每箱装葡萄5 kg左右,单层放置,冷库中0℃敞口预冷12 h,盖上一层保鲜纸后将保鲜袋扎口,0 ± 0. 5 ℃条件下贮藏。每个处理重复 36 , 其中30 箱用于测定指标,6 箱用于观察好果率、腐烂率和脱落率。

 

  1.2 方法

 

  入库前测定葡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和Vc含量。入库后每1个月取样调查一次,每个处理随机抽取6箱,随机取60粒果粒,测定果肉硬度。将果粒匀浆并离心,取上清液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和可滴定酸。果肉硬度采用硬度计(GY-2)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TD-45 数显糖度计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抗坏血酸(Vc)含量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各项目重复 3 次。固定6 箱用于入库后每月统计腐烂率、脱落率和好果率。试验结果均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

 

  好果率/% =好果实质量/样品总质量×100

 

  落粒率/% =落粒果实质量/样品总质量×100

 

  腐烂率/% =腐烂果实质量/样品总质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贮藏期间果实TSS含量的变化

 

  3个葡萄品种果实的TSS初始含量差异极显著(P < 0.01,下同),阳光玫瑰最高,新雅次之,红地球最低,分别为22.23%19.02%17.70%。贮藏过程中,由于葡萄果实的呼吸代谢作用,TSS含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各品种的TSS含量变化规律相似,在贮藏前期下降幅度较平缓,贮藏至90 d时下降明显。贮藏至120 d,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的TSS含量降幅较小,新雅降幅较大。在整个贮藏期间,阳光玫瑰、新雅和红地球果实的TSS含量差异始终极显著。

 

  2.2 贮藏期间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可滴定酸含量是决定葡萄果实风味品种的重要指标。如图2 所示,红地球的可滴定酸初始含量最高,为4.82 g/kg;阳光玫瑰次之,新雅最低,分别为2.98 g/kg2.55 g/kg,各品种果实的可滴定酸初始含量差异水平极显著。在贮藏过程中,阳光玫瑰和新雅葡萄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下降趋势较平缓;红地球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前期迅速下降,贮藏后期,红地球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幅度减缓,始终高于新雅和阳光玫瑰。贮藏前期,各品种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极显著。贮藏至120 d时,红地球、新雅和阳光玫瑰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水平不显著(P > 0.05,下同)。

 

 

  2.4 贮藏期间果实Vc含量的变化

 

  Vc含量是葡萄果实的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如图3所示,红地球Vc初始含量最高,新雅次之,两者差异水平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阳光玫瑰。在贮藏过程中,各葡萄品种的果实Vc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整个贮藏期间,新雅果实的Vc含量始终最高,红地球次之,阳光玫瑰最低。红地球、阳光玫瑰和的Vc含量在贮藏前期降幅不大,在贮藏至90 d时显著下降。整个贮藏期,新雅果实的Vc含量降幅较大。贮藏至30 d时,新雅和红地球果实Vc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贮藏至60 d时,新雅和红地球果实Vc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贮藏至120 d时,新雅和阳光玫瑰果实Vc含量差异水平不显著。

 

  2.5 贮藏期间果实硬度的变化

 

  如图4所示,各葡萄品种的果实初始硬度差异极显著,红地球最硬,新雅次之,阳光玫瑰硬度最低。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果实硬度逐渐下降。在贮藏初期,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果肉硬度显著下降;贮藏中期,各品种果肉硬度下降幅度有所减缓;贮藏后期,果肉硬度显著下降。红地球的果实硬度保持最好,其次为阳光玫瑰。整个贮藏期间,红地球的果实硬度始终极显著高于新雅和阳光玫瑰。新雅的果实硬度在贮藏前期和中期都保持较好,后期果实硬度降幅大。贮藏至90 d时,新雅果实硬度显著高于阳光玫瑰;贮藏期至120 d时,新雅果实硬度低于阳光玫瑰,差异不显著。

 

 

  2.6 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的变化

 

  果实腐烂率是直观反映果实贮藏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图5所示,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葡萄果实腐烂率呈上升趋势。贮藏至30 d时,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均未腐烂。贮藏至60 d时,3个品种果实轻微腐烂,阳光玫瑰最轻微,红地球次之,新雅的腐烂率最高,各品种果实腐烂率差异水平极显著,分别为1.33%2.56%4.29%,均低于10%。贮至90 d时,各品种的腐烂率快速上升,差异水平极显著,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腐烂率仍低于10%,新雅果实的腐烂率则高达16.14%。贮至120 d时,各品种的腐烂率均未超30%,差异水平极显著。其中,阳光玫瑰和红地球果实腐烂率较轻,分别为15.58%16.84%;新雅的果实腐烂率则高达29.68%。整个贮藏期,新雅果实腐烂率最高,红地球次之,阳光玫瑰最低,可能是葡萄果皮厚度或果实硬度的差异造成的。

 

  2.7 贮藏期间果粒脱落率的变化

 

  如图6所示,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葡萄脱粒率比较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贮藏至30 d时,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果实均未脱落。在贮藏至60 d时,阳光玫瑰果实仍未脱落,红地球和新雅果实脱落率差异达显著水平,分别为1.62%2.23%,脱粒率均低于3%。贮至90 d时,各品种的脱落率快速增加。红地球果实脱落率最低,阳光玫瑰次之,分别为4.72%和4.97%,红地球和阳光玫瑰果实脱落率差异水平不显著。新雅果实脱落率最高,达6.63%,与红地球和阳光玫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贮至120 d时,红地球果实脱落率最低,为7.91%;阳光玫瑰次之,为9.08%;新雅的果实脱落率则高达18.22%,三个品种果实脱落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整个贮藏期,新雅的果实脱落率最高,阳光玫瑰次之,红地球最低。新雅和红地球的果实脱落类型为干落,阳光玫瑰为湿落。

 

 

  2.8 贮藏期间好果率的变化

 

  如图7所示,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好果率随着贮藏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贮藏至30 d时,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好果率均为100%。贮藏至60 d时,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的好果率下降幅度不大,均高于90%。三个品种好果率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贮至90 d时,各品种的好果率下降迅速,阳光玫瑰的好果率最高,红地球次之,分别为87.80%85.30%;新雅的好果率最低,为77.23%。三个品种好果率两两之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贮至120 d时,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好果率分别为75.34%75.25%,差异水平不显著。新雅的好果率最低,为52.10%,与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好果率差异水平极显著。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3个品种均有较好的贮藏性。新雅不适合长期贮藏,贮藏后期好果率下降幅度大。阳光玫瑰和红地球耐贮藏,且贮藏性较为相似,中长期贮藏仍保有一定的商品性。

 

 

  3 结论

 

  葡萄的贮藏性因品种而异。本研究结果表明,阳光玫瑰、红地球和新雅3个品种均有较好的贮藏性。随着贮藏期的延长,3个品种的好果率、果肉硬度、TSS、可滴定酸和Vc含量逐渐下降,而腐烂率和落粒率逐渐上升,其中,阳光玫瑰和红地球的果实腐烂率、脱落率和好果率在整个贮藏期间始终差异不显著,且较新雅高。在果实品质方面,阳光玫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最低。红地球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最高,TSS含量最低。新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居中。总之,阳光玫瑰和红地球贮藏性明显好于新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