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26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裂果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2021/10/25 10:57:34] 来源: 作者:Admin

栽培生理岗位

 

  葡萄裂果是指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产生裂口,甚至果肉发生开裂的现象。降雨后或空气湿度大的情况下,由于过量的水分进入果实内部导致果实内部膨压升高,较易出现裂果现象。葡萄裂果,一般发生在葡萄果实生长的中后期,即膨大期或转色期,又或是即将成熟的时候见得是最多的。裂果导致果实品质下降,且病菌易侵入以致果实腐烂,使葡萄果实的商品价值下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导致葡萄裂果的原因

 

  1 品种特性

 

  欧美杂种和欧亚种葡萄的裂果现象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情况下,欧亚种葡萄果实的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参照病情指数的计算方法,全面考虑裂果发生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普遍高于欧美杂种。其中,欧亚种葡萄果实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为35.86%19.26,欧美杂种葡萄粒俄国率和平均裂果指数分别为8.07%3.74。欧亚种葡萄果实裂果率和裂果指数分别是欧美杂种的4.12倍和5.15倍。

 

  不同地葡萄品种,果肉质地不同,果皮和果肉的细胞壁厚度不同;细胞的大小、排列、分裂方式及原果胶和纤维素的含量不同,使其挤压、抗裂果的能力差异也较大。如红地球、克瑞森无核等葡萄品种,果肉脆硬、果肉细胞较大、分布均匀、排列紧密,果皮韧性好且与果肉结合紧密,因而抗挤压,不易裂果;而巨峰、红宝石、巨玫瑰等葡萄品种,果肉较软,果肉细胞大小不均匀且排列松散,与果皮结合不紧密,容易产生裂果。

 

  2 葡萄园的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

 

  葡萄裂果现象的发生除了与果实品种特性有关,还与果园的栽培管理和环境条件有关。葡萄园的光照、温度、湿度和果园的土壤水分管理情况会对葡萄裂果的发生产生重要影响。葡萄园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不规律灌溉,特别是果实生长前期干旱,而果实成熟后期大水漫灌容易导致裂果的发生;葡萄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昼夜温差大,高温高光高湿度也会导致裂果现象的发生。

 

  在葡萄种植时,要根据品种特性及时梳理花穗、果穗,及时疏花疏果。否则,果实生长后期可能会因挂果量过大,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裂果。因此,在葡萄的花果管理中要抓住时机,疏除病弱果、密集果,保证果实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并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3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

    

  在葡萄花期过多地施用多效唑、PBO等保果的药剂,或者氟硅唑等三唑类药剂地浓度过大,使得花穗拉长受到抑制,导致葡萄生长后期果穗太紧,造成裂果。随意增加果实膨大剂浓度或增加使用次数,引起葡萄果粒增大异常,使果皮过分变薄,葡萄果实生长后期挤压,遇到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葡萄裂果。

 

  另外,葡萄果实裂果也和葡萄果实的形状、大小、果肉硬度、果皮厚度、矿质元素、内源激素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果皮越薄,果肉质地越硬,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越高,钙含量越低,越容易发生裂果。

 

  二、葡萄裂果的防治措施

 

  1 保持葡萄园土壤的水分平衡

 

  在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保持水分的均衡供应。干旱时及时浇水,多雨时及时排涝,并要及时松土,保持果园土壤的透气性,尽量使果园的土壤水分保持平衡!

 

  2 采用均衡的栽培管理措施

 

  采用均衡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合理修剪(及时疏花疏果、疏除葡萄副梢、适当的留叶量),果实套袋,合理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在果实成熟前减少灌溉等都是减少葡萄果实裂果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

 

  3 喷施适宜浓度的矿质元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般在葡萄落花2周后,每2周左右的时间,叶面/果面喷施1次适宜浓度的钙肥,一直持续采收前2周左右。这对预防葡萄裂果能起到不错的控制效果!(常用有效钙肥:速效钙500~600倍液、高效钙500~600倍液、氨基酸钙等)。

 

  4 搭建避雨设施

 

  在雨季,葡萄受高温、高湿影响导致的裂果现象,是葡萄种植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葡萄避雨栽培设备,在葡萄生长期遮蔽了降水的危害,葡萄的裂果,病害和污染显着减轻,保证了葡萄良好的外部形态,使得葡萄果粒均匀,颜色均匀,晶莹剔透。并且,避雨栽培能增加葡萄的糖分,酸含量略有降低,从而使得葡萄果肉口感优质。在葡萄避雨棚内生长的葡萄穗大而重,葡萄果粒大小均匀,产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