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综合试验站
1 选育过程
2009年,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以‘早甜’为母本,‘巨玫瑰’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 2010年播种培育杂种实生苗,2011年定植于杂种圃,单株2013年开始结果,当年将编号为‘C2-09-47’的蓝黑色、草莓香、汁液多杂种初选为优株,经过2014~2016年的三年观察,复选为葡萄优系,2018~2019年按照《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葡萄》进行DUS测试,定名为‘天工蜜’。2017~2020年间开展了区域性比较试验。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GPD葡萄(2021)330011。
(1)植物学特征
嫩梢形态闭合,梢尖匍匐绒毛花青苷显色强度中,绒毛极密。幼叶上表面黄绿色,背面主脉间匍匐绒毛极密。成熟叶片叶型单叶,近圆形,绿色,叶面平展,背面主脉间匍匐绒毛密、主脉上无直立绒毛,锯齿形状两侧直,裂片5裂,上裂刻重叠,下裂刻开张,叶柄洼闭合,叶脉着花青素弱。新梢生长半直立,节间背侧绿具红色条纹。两性花,花序着生位置3~4节。
(2)果实经济性状
‘天工蜜’果穗呈圆锥形,穗重300~650g,具有较好的紧密度,全穗果粒成熟一致;果粒呈椭圆形,果皮蓝黑色,整齐,果粉厚,单粒重8.7g,最大粒12.5g,横切面呈圆形;果皮厚、脆稍有涩味、较易剥,果肉汁液多,质地适中,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2%,可滴定酸含量4.35g· kg-1,维生素C含量87.0mg· kg-1,草莓香型,有核。
(3)生长结果习性
‘天工蜜’始果期早,枝梢生长中庸,花芽分化和丰产、稳产性均好,萌芽率78.2%,结果枝率达99.7%,一般结果母枝从基部第3节开始发着生花序,每果枝花穗数1.2个,易二次开花结果,遇不良天气和树势强旺会单性果,需初花前摘心和采取控稍措施,平衡树势。
(4)物候期
在浙江海宁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该品种3月中下旬萌芽,4月底开花,6月中下旬转熟,8月上旬果实成熟,属中熟葡萄品种。
(5)抗逆性与栽培适应性
‘天工蜜’适宜飞鸟型、平棚型等架式整形栽培,扦插苗在海盐、余姚、海宁、德清等设施栽培均表现优良,田间抗灰霉病、霜霉病能力较强。
2 栽培要点
(1) 架式与整形
‘天工蜜’生长势较强,宜采用T字形飞鸟型架或平棚架。 株行距3-10×3.0m,先密后稀。 5叶时和花前2次用甲哌嗡进行控梢,开花前花序上留6叶摘心,抑制营养生长,使养分集中于花穗,留一个顶副梢生长,顶副梢4叶反复摘心,其余的侧副梢则尽早抹除,及时摘除卷须。果实硬核期全园放梢,转熟后电动打梢机全园打梢。自然坐果冬季修剪中长梢修剪为主。
(2)花果管理
该品种成花易,结果枝率高,座果后每结果枝留1个果穗,花前可修整花序,除副穗和穗肩,考虑早熟上市与优质标准化栽培因素,每666.7m2控制在1250kg为宜。
(3) 肥水管理
以施用有机肥为主,10月份施基肥,亩用商品有机肥500~1000 kg,钙镁磷肥75kg,锌肥、硼肥各2kg、硫酸镁5~20kg;生理落果结束后施第一次膨大肥,亩用高氮配方肥10kg加有机冲施肥3kg,10天后再施1次;硬核期亩施硫酸钾15kg加有机冲施肥10kg;果实开始软化期亩硫酸钾20kg,高钾型水溶肥3~6kg;采果后亩施三元复合肥5kg。若开花后树势特别强健,可酌情施膨大肥。封棚后供萌芽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开花前灌小水一次;座果后到着色期一直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1周停止灌水;施肥后及时灌水。全年追施氨基酸钙、氨基酸钾叶面肥5~6次。
3 病虫害防治
该品种抗病性较强,主要预防灰霉病、炭疽病、白腐病、叶蝉、红蜘蛛、吸果夜蛾、蓟马等病虫害。重点是清园,冬季修剪后彻底清除枯枝落叶,休眠期和芽绒球期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毒,减少越冬病菌及虫源数量。开花前后重点防治灰霉病、红蜘蛛、蓟马。幼果期重点防炭疽病、白腐病、蓟马、叶蝉、吸果夜蛾。采果后至落叶前,用波尔多液、喹啉铜等防治霜霉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