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防控岗位
范旭东 董雅凤 张尊平 任 芳 胡国君 张梦研 李晨
葡萄卷叶病是世界上广泛分布、危害严重的一种葡萄病毒病,能导致一些葡萄品种产量下降和品质降低。与该病相关的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GLRaV)有6种,即GLRaV-1、GLRaV-2、GLRaV-3、GLRaV-4(包括GLRaV-5、GLRaV-6、GLRaV-9、GLRaV-Pr和GLRaV-Car等几个变种)、GLRaV-7和GLRaV-13。GLRaV-7最早于1996年从阿尔巴尼亚1株无症状的白色酿酒品种中发现,通过嫁接传染至‘赤霞珠’上,可诱导‘赤霞珠’植株产生轻微的卷叶病症状。之后被美国、希腊、匈牙利等10多个国家相继报道。明确病毒基因序列的变异,有利于其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不同变种的致病性研究。目前关于GLRaV-7中国分离物的功能基因CP和HSP70的基因变异尚未见报道。因此,对来自中国15个省(市)自治区的188株葡萄样品进行了GLRaV-7检测,并对来源于42个GLRaV-7中国分离物的CP和HSP70的基因序列变异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中国GLRaV-7不同分离物的分子检测和致病性研究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2—2015年从全国15个省(市)自治区随机采集葡萄休眠枝条188份,密封保湿后于4 ℃冰箱保存。
1.2 引物
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GLRaV-7分离物的CP和HSP70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用于扩增GLRaV-7的CP和HSP70基因的PCR和巢氏PCR(nPCR)引物(表1)。其中,引物L7CP-L/R和L7HSP-L/R分别用于GLRaV-7分离物CP和HSP70基因序列的常规PCR扩增,引物L7CPn-L/R和L7HSPn-L/R用于第2轮的巣式PCR扩增。
1.3 总RNA提取及RT-PCR
总RNA提取采用柱式提取方法(范旭东 等,2014)。反转录在1.5 mL灭菌离心管中进行,依次加入灭菌纯水7.0 µL、50 µmmol · L-1 6碱基随机引物(5′-NNNNNN-3′,上海生工合成)1.0 µL,总RNA 2.0 µL,离心混匀,95℃水浴5 min,冰上放置2 min;加入5× M-MLV buffer 5.0 µL、10 mmol · L-1 dNTPs 1.5 µL、200 U · mL-1 M-MLV逆转录酶0.8 µL、灭菌纯水2.7 µL,37 ℃ 10 min,42 ℃ 50 min,70 ℃ 5 min。合成的cDNA立即用于PCR扩增或放–20 ℃冰箱保存。
常规PCR反应体系为25 μL,含10× Taq DNA聚合酶缓冲液 2.5 μL、10 mmol · L-1 dNTPs 0.5 μL、10 mmol · L-1引物各0.5 μL、5 U · mL-1Taq酶0.5 μL、模板cDNA 2.5 μL、灭菌纯水18 μL。PCR反应程序为:95 ℃ 5 min;95 ℃ 40 s,55 ℃ 45 s,72 ℃ 1 min,循环35次;72 ℃ 7 min;4 ℃终止反应。巢式PCR以第1轮PCR产物10倍稀释物为模板,反应体系及PCR程序基本相同,仅改变循环次数为30次。
1.4 PCR产物克隆、测序
PCR扩增获得的DNA片段采用琼脂糖凝胶纯化回收试剂盒(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回收纯化。取4 μL纯化DNA与零背景TOPO TA克隆试剂盒(北京艾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的10× Enhancer buffer 0.5 μL和pTOPO-T载体0.5 μL混匀,室温连接5 min后,转化大肠杆菌DH5ɑ感受态细胞,均匀涂布于含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皿上,放置于37 ℃的培养箱培养过夜。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菌液培养,并通过PCR鉴定获得阳性的重组质粒,每个GLRaV-7分离物至少选3个阳性的重组质粒送北京诺赛基因组研究中心进行测序。
1.5 序列分析
采用在线工具ClustalW2 program(http://www.ebi.ac.uk/Tools/msa/clustalw2/)对获得的克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如来源于同一样品中3个独立的单克隆序列同源性≥ 98%,则认为是一致的序列,仅用其中1个进行后续的序列分析。当3个独立的单克隆序列同源性< 98%,则选择差异的克隆序列进行后续分析。采用MEGA6.0软件(Tamura et al.,2013)的Neighbor-joining方法对本研究中获得的及GenBank已报道的HSP70和CP基因序列分别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采用重组分析软件RDP3.0对GLRaV-7分离物HSP70和CP基因序列中可能存在的重组事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T-PCR检测
采用引物L7CP-L/R和L7HSP-L/R对188个葡萄样品进行了常规RT-PCR检测,引物L7CP-L/R检出率为5.3%(10/188),引物L7HSP-L/R未检测到阳性样品。采用引物L7CPn-L/R和L7HSPn-L/R对其进行第2轮巢式PCR检测,检出率分别为24.5%(44/188)和8.5%(16/188)。采用引物L7HSPn-L/R检测为阳性的样品,引物L7CPn-L/R也可检测为阳性。采用这些引物对188个葡萄样品总的检出率为24.5%。
6个省(市)自治区的样品检测出GLRaV-7,包括河北(50%,4/8)、新疆(46.2%,6/13)、天津(33.3%,2/6)、辽宁(28.7%,25/87)、山东(21.1%,8/38)和北京(6.3%,1/16);宁夏、上海、广西、甘肃、云南、安徽、广西、四川和福建等地的葡萄样品中未检到GLRaV-7。美洲种葡萄GLRaV-7检出率最高,为36.7%,其次为欧美种葡萄(26.3%)、欧亚种葡萄(25.8%)和山欧葡萄(7.1%)。砧木的检出率较高,为36.4%,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检测率分别为30.7%和18.4%。
2.2 MP和CP基因序列分析
对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及测序,除去克隆内部同源性 ≥ 98%的序列,共获得来源于42个GLRaV-7分离物的CP基因序列为45条,及来源于15个GLRaV-7分离物的HSP70基因序列16条。其中,LN-SDHN2和LN-ZF分离物的CP基因克隆之间及LN-ZSX分离物内的HSP70基因克隆之间存在同源性<98%的序列。这些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信息见表2。将获得的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CP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9.1% ~ 100.0%和88.9% ~ 100.0%,HSP70基因序列的分别为85.3% ~ 100.0%和88.9% ~ 100.0%。
首先利用Datamonkey软件(http://www.datamonkey.org/)中的SBP(single breakpoint scanning)和GARD(genetic algorithm recombination)方法对所有GLRaV-7分离物的CP和HSP70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内部重组事件分析,结果表明CP基因序列中存在重组事件,HSP70基因序列无重组事件发生(结果未列出)。同时,也采用重组分析软件RDP V.4.22对CP基因序列的重组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N-ZF clone 9为一个重组序列(6种重组分析方法支持),它的两个亲本分别为Gp2中的LN-QWH1和Gp3中的LN-228。
2.3 进化树分析
将本研究中获得的CP和HSP70基因序列与GenBank已登录分离物的CP和HSP70基因序列一起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图1)显示构建的CP基因系统进化树将GLRaV-7分离物划分为6个组群,HSP70基因进化树将GLRaV-7分离物划分为5个组群。重组子LN-ZF clone 9在CP进化树中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进化分支(图1)。由于LN-ZF clone 9、日本分离物Ru、阿富汗分离物GLRaV-7-Afg和智利分离物CI-3473在进化树中均未与其他分离物聚在一起,因此,暂未对其进行分组。CP和HSP70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分离物分别被划分到5个组群中,组群Gp1和Gp2的中国分离物居多,Gp3、Gp4和Gp5仅包含中国分离物,属于新的组群。
3 讨论
前,果树病毒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及时清除田间带毒植株及栽植无病毒苗木是目前主要的防控措施。病毒检测在病毒病防控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中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188份葡萄样品进行了GLRaV-7检测,其中常规RT-PCR检测结果不理想。一方面可能是GLRaV-7在葡萄植株体内浓度偏低,导致常规的RT-PCR方法很难检测出;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采用的引物是基于有限的GLRaV-7分离物序列设计的,本身的扩增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扩增失败。采用巢式PCR方法改善了GLRaV-7的检测,扩增获得了来源于42个GLRaV-7分离物的CP基因和15个GLRaV-7分离物的HSP70基因序列,明确了GLRaV-7分离物CP和HSP70基因变异特点,为分子检测工具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先前研究已对GLRaV-7的p61蛋白基因进行了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结果表明中国的GLRaV-7分离物属于3个组群中的2个。目前GenBank上已登录的国外GLRaV-7的CP基因和HSP70基因序列数量明显多于P61蛋白基因序列,且长线性病毒科的病毒分类及遗传多样性通常依据CP基因和HSP70基因序列变异情况来划分的,因此,基于CP和HSP70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更能全面了解GLRaV-7的整体变异情况。本研究中基于CP和HSP70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分离物属于5个明显区分的组群,其中,Gp3、Gp4和GP5仅包含中国分离物,是3个新的组群。研究的结果也显示一些GLRaV-7分离物,比如CP基因系统进化树中的日本分离物Ru和中国分离物LN-SDHN2,以及HSP70基因系统进化树中的LN-BWSK,分别形成单一的进化分支,这表明中国的GLRaV-7分离物具有更为复杂的基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另外,通过重组分析软件发现,其中1个变种序列(LN-ZF clone9)为CP基因内部重组序列。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GLRaV-7的基因多样性,为进一步揭示GLRaV-7分离物的遗传进化特点及不同变种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依据。本研究中首次对GLRaV-7国内外分离物的CP和HSP70基因变异及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明确中国部分葡萄样品中GLRaV-7的分子变异特点,发现3个新的组群,这为下一步GLRaV-7不同分离物分子检测和致病性差异的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