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735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寡雄腐霉菌防控‘峰光’葡萄霜霉病试验 [2021/9/23 10:33:24] 来源: 作者:Admin

张家口综合试验站

郝建宇 陈文朝 王伟军 黄伟

 

  摘要:为了促进葡萄生产提质增效,实现葡萄霜霉病高效绿色防控,以4a生‘峰光’葡萄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寡雄腐霉菌进行处理,通过调查不同处理方式对‘峰光’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方案。结果表明:选用0.1%寡雄腐霉菌喷施2次效果优于其他方案,可降低‘峰光’葡萄霜霉病发病率10.0%,‘峰光’葡萄霜霉病病情指数为9.3,‘峰光’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级别为2级(较好)。将寡雄腐霉菌应用在‘峰光’葡萄上防控霜霉病,效果明显,对葡萄生产实现绿色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防控、霜霉病、葡萄、病情指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葡萄试验基地(张家口经开区沙岭子镇),该地位于N40°3957E114°5530″,海拔高度636 m,年均气温7.6 ℃左右。无霜期140 d左右。≥10 ℃的有效积温为3300 ℃。年降水量为400 mm,且6月~8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供试葡萄品种为4a生峰光葡萄,株行距为1.5 m×6.0 m,东西行向,棚架栽培。寡雄腐霉菌---多利维生:由捷克生物制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试验于2020年在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葡萄试验基地进行,占地约4500m2,选择树势均匀一致的4a生峰光葡萄,每8株为一个处理,重复3次,各试验处理之间设隔离株,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计见表1

 

 

  发病级数按照GB/T 17980.1222004确定,0级,全叶盘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5%3级,5%<病斑面积占叶盘面 积≤25%5级,25%<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50%7级,50%<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75%9级,病斑面积占叶盘面积≥75%以上。

 

  根据公式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发病率=发病叶盘数/调查总叶盘数×100%,病情指数=∑(各级发病叶盘数×相对级值)/(调查总叶盘数×最高级代表值)×100

 

  参照张国军的研究结合作者的实际观察,制定了葡萄霜霉病防治效果的分级标准。葡萄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级别依病情指数分为5级。1级:好(0<病情指数≤5),2级:较好(5<病情指数≤15),3级,中等(15<病情指数≤30),4级:差(30<病情指数≤50),5级:极差(病情指数﹥50)。

 

  1.3 项目测定

 

  8月中旬调查各处理霜霉病叶片发病情况,确定最佳处理浓度和次数,对最佳处理浓度和次数之间进行各处理方式对比,确定最佳处理方式。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喷施寡雄腐霉菌能显著降低峰光葡萄霜霉病发病率,CK处理葡萄霜霉病发病率为21.0%,采用0.1%0.15%寡雄腐霉菌喷施2次和3次效果最佳,霜霉病发病率分别为11.0%11.0%11.3%11.1%,分别降低峰光葡萄霜霉病发病率10.0%10.0%9.7%9.9%;喷施寡雄腐霉菌能降低峰光葡萄病情指数,CK处理葡萄病情指数为20.1,采用0.1%0.15%寡雄腐霉菌喷施2次和3次效果最佳,病情指数分别为9.39.39.79.5,分别降低峰光葡萄病情指数10.810.810.410.6;喷施寡雄腐霉菌能提高峰光葡萄防治效果,CK处理葡萄防治效果级别为3级(中等),采用0.1%0.15%寡雄腐霉菌喷施葡萄防治效果级别均为2级(较好);综合分析,选用0.1%寡雄腐霉菌喷施2次较为合适。

 

  3 结论与讨论

 

  将寡雄腐霉菌应用于峰光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通过对峰光葡萄采用寡雄腐霉菌进行喷施,增强了峰光葡萄的抗病性,霜霉病染病率显著降低,为实现葡萄生产提质增效和绿色高效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