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木评价与改良岗位
韩斌 赵胜建 郭紫娟
摘要:‘嫦娥指’是‘红地球’ב美人指’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欧亚种葡萄新品种。果穗松、长椭圆形,平均单穗质量830.5g。果粒指形,鲜红色至紫红色,果粉中等厚,单粒平均质量13.7g;果肉硬脆,可溶性固形物18.0%以上。耐贮运,树挂期长。早果性强,可自然坐果,不需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安全省工。产量25.0 t·hm-2,适宜设施栽培和京津冀等干旱半干旱地区露地栽培。
关键词:鲜食葡萄;嫦娥指;耐贮运;品种
目前鲜食葡萄市场上以巨峰、阳光玫瑰、夏黑、红地球、维多利亚等为主导品种;市场调研发现,种植户和消费者偏好丰产、耐贮运、高糖、粒形特异的品种,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消费需求的优良葡萄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Zhang et al. 2018, Mu et al.2019)。
‘嫦娥指’葡萄(图1)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从‘红地球’为母本,‘美人指’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欧亚种葡萄新品种。2008年进行杂交,2009年播种定植,2013年杂交苗首次开花结果,2015年将编号为‘K9-15-2’的株系初选为优系,2016年在河北昌黎、怀来、滦南等多地区试。经过多年多点的观察鉴定,其表现良好,2018年决选为优系,定名为‘嫦娥指’。202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具有指形果粒、耐贮运、高糖、脆肉、不裂果的特点。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嫦娥指’葡萄嫩梢梢尖开张,匍匐绒毛疏,葡萄绒毛花青苷显色度弱,直立绒毛无或极疏,卷须长8.6cm;幼叶正面浅红褐色,花青素着色浅,上表面有光泽。成龄叶五角形,叶片墨绿,中等厚,叶柄长9.9cm,叶中脉长度13.8cm,叶宽17.6cm。叶片5裂,近五角形,上裂刻深度极深,重叠,基部形状U形;下裂刻基部形状V形。叶柄洼半开张,基部U形。叶片锯齿两侧凸。成熟枝条光滑,红褐色。两性花;果穗松、长圆锥形,果粒长椭圆形,果皮鲜红至紫红色,含有1~3粒种子。在昌黎地区4月中旬萌芽,5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转色,9月上旬成熟,果实发育期145天左右,为中熟品种。
1.2 经济性状:
‘嫦娥指’葡萄果穗松、大,长圆锥形,平均果穗长21.6cm,平均穗宽15.8cm,平均穗重830.5g,最大果穗重1650.0g;果粒大,长椭圆形,平均果粒重13.7g,可滴定酸含量为0.53%,固酸比达33.9;果粒附着力较强,采前不落果不落粒,树挂期长;耐贮运。每果粒含种子1~3粒,多为2粒,种子外表无横沟,种脐不突出,种子长度8.0mm,百粒重10.1g,种子与果肉易分离。
1.3 结果习性:
2016年定植后第2年平均亩产560.0kg,第3年平均亩产达1530.0kg,第4年平均亩产1710.0kg,3~4年生平均亩产为1620.0kg。该品种萌芽率高,芽眼萌发率达75.7%,平均结果枝率为60.3%;结实力强,结果系数高,每结果枝平均1.25穗。因此,该品种本身具有丰产、稳产的结实特性。
2 栽培技术要点
该品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昌黎、怀来、滦南等地适宜露地栽培,在夏季多雨地区需要设施栽培。
适宜小棚架或篱架种植。小棚架栽培,采用独龙干整形,株距0.8~1米,行距4.0米,每亩栽植167~208株为宜;篱架栽培,可采用单干单臂龙干形整枝,或“V”字形整形;株距0.6~0.8米,行距2.2~2.5米,每亩栽植333~378株为宜。每株留1~2个主蔓,冬季修剪以中短梢修剪为主。因该品种副梢易萌发,应注意疏芽、抹梢和摘心,以利通风透光。肥水需要量中等,常规管理。在多雨年份应提早喷波尔多液预防,坐果后应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采用保护剂和杀菌剂交替用药。产量因地区而异,一般控制在24~27 t·hm-2。在花后25天,对果穗整形和疏粒,果粒为黄豆大时套袋为宜。设施栽培时注意萌芽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期、休眠期等等阶段温度湿度的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