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258611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水平龙干树形配合水平/‘V’形叶幕 [2021/3/22 11:29:20] 来源: 作者:Admin

东北区域栽培岗位

王海波 刘凤之 王孝娣 史祥宾 冀晓昊 王小龙 张艺灿 王宝亮 刘畅

 

  一、栽培模式

 

  适用于露地栽培模式和春促早、延迟和避雨栽培等设施栽培模式。

 

  二、架式与行向

 

  适合双层棚架和T’形或‘Y’形篱架,上述架式具有主蔓上架容易、新梢上架绑缚不易掰掉的优点。双层棚架架面由上下两层构成,其中上层架面由8号铁线和细钢丝构成,用于固定新梢形成水平叶幕;下层架面由8号铁线制作的长20 cm~30 cm长的挂钩构成,用于固定主蔓。‘Y’形篱架的‘V’形架面由8号铁线和细尼龙线构成,用于固定新梢形成‘V’型叶幕;‘V’形架中心铁线安装由8号铁线制作的长10 cm~15 cm的挂钩,用于固定主蔓。‘T’形篱架的水平架面由8号铁线和细尼龙线构成,用于固定新梢形成水平叶幕;‘T’形架中心铁线安装由8号铁线制作的长20 cm~30 cm的挂钩,用于固定主蔓。行向水平叶幕南北或东西均可、‘V’ 形叶幕必须为南北方向。

 

  三、栽植密度

 

  1. 冬季需下架防寒栽培模式 宜采取斜干水平龙干形,株行距以2.5 m×4.0 m(单沟单行定植)~8.0m(单沟双行定植)或2.0 m~4.0m×2.5 m~3.0m(部分根域限制建园)为宜,单穴双株定植。

 

  2. 冬季不需下架防寒栽培模式 可采取‘一’字形和‘H’形水平龙干树形,其中‘一’字形水平龙干树形株行距4.0 m~8.0 m×2.0 m~2.5 m(龙干顺行向延伸)或2.0 m~2.5 m×4.0 m ~8.0 m(主蔓垂直行向延伸),单穴双株定植,如考虑机械化作业建议采取株行距2.0 m~2.5 m×4.0 m~8.0 m的定植模式定植;‘H’形水平龙干树形株行距4.0 m~8.0 m×4.0 m~5.0 m(龙干顺行向延伸)。

 

  四、树体骨架结构

 

  1. 冬季需下架防寒设施栽培模式 主干基部具‘鸭脖弯’结构,利于冬季下架越冬防寒和春季上架绑缚,防止主干折断;主干垂直高度180 cm(配合水平叶幕)或100 cm左右(配合‘V’形叶幕);(主蔓)沿与行向垂直方向水平延伸;龙干与主干呈120°夹角,便于龙干越冬防寒时上下架;结果枝组在龙干上均匀分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可短梢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10 cm~20 cm,需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30 cm~40 cm,需长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60 cm~100 cm。‘鸭脖弯’结构的具体参数:主干基部长10 cm~15 cm部分垂直地面;于距地面10 cm~15 cm处呈90°沿水平面弯曲,此段长20 cm~30 cm;于水平弯曲20 cm~30 cm长度处呈90°沿垂直面弯曲并倾斜上架,倾斜程度以与垂线呈30°为宜。

 

  2.冬季不需下架防寒设施栽培模式 主干直立,垂直高度180 cm(配合水平叶幕)或100cm左右(配合‘V’形叶幕);龙干(主蔓)顺行向或垂直行向水平延伸;结果枝组在主蔓上均匀分布,枝组间距因品种而异,可短梢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10 cm~20 cm,需中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30 cm~40 cm,需长短梢混合修剪的品种同侧枝组间距60 cm~100 cm

    

 

 

  五、叶幕结构

 

  经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研究室多年研究发现,在夏秋季为主要生长季节的设施栽培模式中,V’形叶幕和水平叶幕两种叶幕形,从光能利用率、果实产量、果实品质和果实成熟期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水平叶幕效果最佳、‘V’形叶幕次之(表1)。

 

  1. 水平叶幕 新梢与龙干(主蔓)垂直,在龙干(主蔓)两侧水平绑缚呈水平叶幕,生长后期新梢下垂;新梢间距10 cm20 cm(西北光照强烈地区新梢间距以12 cm左右适宜、东北和华北等光照良好地区新梢间距以15 cm左右适宜、南方光照较差地区新梢间距以20 cm左右适宜);新梢长度120 cm以上;新梢负载量每亩3500条左右,每新梢20~30片叶片。

 

 

  2. V’形叶幕 适于简易避雨栽培模式。新梢与龙干(主蔓)垂直,在龙干(主蔓)两侧倾斜绑缚呈V形叶幕,新梢间距10 cm~20 cm(西北光照强烈地区新梢间距以12 cm左右适宜、东北和华北等光照良好地区新梢间距以15 cm左右适宜、南方光照较差地区新梢间距以20 cm左右适宜);长度120 cm以上;新梢留量每亩3500条左右,每新梢20~30片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