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综合试验站
吕中伟 王鹏 娄玉穗 尚泓泉 吴文莹 张晓锋 樊红杰
近年来,豫东产区葡萄酸腐病发生严重,对葡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该病主要发生在葡萄果实成熟期,造成果实腐烂、汁液流失、霉菌滋生,受害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是无病果粒,也不能食用。通过调查发现该病害在金手指、红巴拉多等葡萄品种上发生更为严重,已经成为豫东地区葡萄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害严重的果园损失在30%~80%,甚至全军覆没。
1 酸腐病的发生特点
1.1 发生时期
酸腐病最早为害的时期是转色期前后,但主要在转色至成熟期为害果实。豫东地区葡萄酸腐病的发病时间一般在六月中下旬开始至采收结束(即9月下旬至10月)。
1.2 为害症状
发病初期果粒表面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或条纹,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有明显的微伤口,后期症状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有烂果,即发现有腐烂的果粒,且有大量的汁液从伤口流出;如果是套袋葡萄会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润(习惯称为“尿袋”);(2)震动有病果的果穗,会有类似于粉红色的小蝇子(醋蝇,长4 mm左右)出现在烂果穗周围;(3)有醋酸味;(4)在烂果内,可以见到灰白色的小蛆;(5)果粒腐烂后,会有汁液流出,造成汁液经过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腐烂;(6)果粒腐烂后干枯,干枯的果粒只剩有果皮和种子。
1.3 发生规律
酸腐病是一种综合性病害。通常认为病原为醋酸菌、酵母菌及果蝇(为害葡萄果实造成酸腐病的被称为醋蝇)。实际上,该病是一种二次侵染造成的病害,即先由各种原因造成果实伤口,空气中的酵母菌在伤口处将糖分转化成乙醇;然后伤口及酵母菌的气味引来醋蝇产卵、取食,醋蝇把身上携带的醋酸菌带到伤口上,乙醇遇到醋酸菌被氧化成醋酸,再吸引更多的醋蝇前来取食。因此,酸腐病的发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有伤口,机械伤(如冰雹、风、蜂、鸟等造成的伤口)或病害(如白粉病侵入时的伤口和被感染后造成的裂果、品种自身的裂果等)造成的伤口。另外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当,导致果穗过密,果粒相互挤压,造成伤口或裂果。
(2)有导致果穗周围和果穗内的高湿度。降雨和灌溉等造成空气湿度、果穗周围和果穗内湿度过大,都会加重酸腐病的发生和为害。另外温度也会影响酸腐病的传播,炎热、干燥的天气能使感染和损坏的果粒干燥,降低疾病的传播;凉爽的天气减慢果蝇的增长繁殖,也会降低酸腐病的发生。7~8月份降水偏多,高温、高湿、且空气不流动,有伤口的果粒吸引醋蝇,逐步发生腐烂。
(3)有醋蝇的存在。
(4)不同葡萄品种混栽。品种的混合种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种植,会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早熟品种的成熟和发病为晚熟品种醋蝇数量的积累和两种病原菌菌势增加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晚熟品种更易遭受酸腐病的为害,因此生产上应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内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5)栽培措施不当。果园管理粗放,通风不良,夏季修剪不及时,使架面叶幕层过厚,果穗通风透光较差,湿度增加,树势减弱,有利于酸腐病的发生;对于套袋葡萄,套袋时没有扎紧袋口,或者袋子质量有问题,下雨后透水,袋子内灌进较多的水,也会大发生。
2 防治技术
2.1 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
在雨水多的区域,适宜种植不易裂果的品种。新建葡萄园时,合理使用覆盖物、氮肥和灌溉,并尽量避免在同一果园种植不同成熟期的品种。
2.2 农业防治
(1)加强葡萄园综合管理措施。加强夏季修剪,以去除过多、过密枝条,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果园的通透性;合理疏花疏果,避免果穗过紧,造成果粒挤压破裂;合理使用肥料,尤其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增强树势。
(2)果实上避免出现伤口。合理使用或较少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同时,在幼果期使用安全性好的农药,避免果皮伤害和裂果;防止鸟类为害,减少伤口出现;积极防治果实白粉病、日灼病、气灼病等病害,适时套袋,以减少果面伤口。
(3)避免高湿。避雨栽培可避免雨水对叶、果的直接冲刷,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减轻病虫为害。要经常通风,防止水分无法散失,集聚在浆果内,导致病害发生。
(4)合适的水分管理,避免水分的供应不平衡造成裂果等。
2.3 化学防治
成熟期的药剂防治仍是防治酸腐病的最重要途径,以防病为主、病虫兼治。药剂的筛选原则:①同时能防治真菌、细菌;②能与杀虫剂混合使用;③低毒、低残留。
由于酸腐病是后期病害,必须选择能保证食品安全的药剂。根据资料及近几年对化学药剂筛选试验,使用铜制剂或辛秀安和杀虫剂配合使用,是目前酸腐病化学防治的推荐办法。转色期前后使用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必备)或者30%铜一(王铜)600液;选择低毒、低残留、分解快的杀虫剂,这种杀虫剂要能与铜制剂混合使用,并且1种杀虫剂只能使用1次。可用的杀虫剂有10%联苯菊酯3000倍液、50%灭蝇胺1500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发现酸腐病时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剪除病果粒,用80%必备或者30%王铜悬浮剂600倍液+10%联苯菊酯3000倍液+50%灭蝇胺水溶性粉剂1500倍液涮病果穗。对于套袋葡萄,处理果穗后套新袋,之后,果园立即整体喷1次触杀性杀虫剂。即使这样,也很难保证酸腐病不再发展。发现烂穗或果粒有伤口后,马上剪除烂穗或有伤口的穗,用塑料袋或桶接着,收集后带出园外,越远越好,挖坑深埋。剪烂穗要及时并且彻底。最好在正午无风天气时对葡萄进行熏蒸,不但可以避免对葡萄果实的污染,且对酸腐病的控制起到良好效果。
2.4 绿色防控技术
(1)杀虫液的配制:将10%吡丙醚(醋蝇诱杀剂)500~800倍混配10%高效氯氰菊酯500倍液。
(2)使用废旧容器(矿泉水瓶、可乐瓶等塑料瓶)等制备简易诱集器。容器为敞口,边沿拴上细绳或细铁丝,悬挂到葡萄架上。
(3)诱集器的处理:使用少量配好的杀虫液,摇晃,使药液充分接触到容器内壁;把疏理下来的病果粒、裂果等放入药液中浸泡5~10 min(可以超出10 min)后捞出,放入准备好的容器中,每个容器5~10粒;在容器中和处理后的果粒上喷洒醋蝇诱杀剂。注:病果粒、裂果等,成熟度越好,诱杀效果越好。
(4)诱集器的悬挂:将容器挂于发生酸腐病果穗的植株周围,沿着主蔓,每株3个。
(5)诱集器的更新和再利用:若超过30 d,把容器内的病果粒倒出(用土掩埋),用杀虫液重新处理诱集器,之后加入重新浸泡的果粒,在诱集器内喷果蝇诱杀剂,之后重新悬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