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925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调查及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研究 [2020/11/22 16:20:42] 来源: 作者:Admin

果实病害防控

 

王琦 杨晓 王宇 胡海瑶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整体上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是中国南方葡萄栽培的重要生产区之一。福建省自1984年引种‘巨峰’葡萄以来,葡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全省9个地(市)均有葡萄栽培,其中宁德市、南平市为福建省葡萄种植主要栽培区,对福建省葡萄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福建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为很多葡萄病害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调查福建省各产区葡萄病害发生情况,对当地病害防治方向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葡萄病害防治方法而言,化学防治方法使用范围最广,同时危害也最大。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化学农药的滥用一直是阻碍葡萄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抗药性以及农药残留等问题也给种植户带来许多挑战。在作物栽培过程中,多种病害防治方法的联合应用已成为病害防治新趋势,在诸多防治方法中生物防治已成为当今病害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微生态制剂的应用作为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证明,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葡萄园内,能取得良好的病害防治效果,在葡萄植株表面,微生物可与植株互作从而产生有益影响。用来制作微生态制剂的生防菌GLB191 可通过产生丰原素以及表面活性素,从而与病原体直接作用,通过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和胼胝质产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但在其施用方式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表明利用生防菌枯草芽胞杆菌HMB-20428防治葡萄霜霉病时,单一施用生防菌剂的防效显著低于化学药剂;在葡萄灰霉病发生严重时,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对葡萄灰霉病的防效低于30%。因此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生防菌剂这一施药方式,似乎很难达到与施用化学药剂相同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目的除详细了解2019年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外,也将重点探究如何优化微生态制剂施药方式,共设计4种施药方式进行研究比较(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基于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以及侧重前期预防的特点,设计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的施药方式具有一定合理性及可行性。结合果实病害调查结果以及田间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的福建省葡萄果实病害防治给出参考性意见。

 

  1 试验方法

 

  田间施用化学药剂种类见表1。微生态制剂:绿地康3号,中农绿康(北京)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剂型为悬浮液,有效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GLB191与短小芽孢杆菌GLB197,有效活菌数≥10亿cfu/mL500倍液喷施。

 

 

  试验时间:20204月中旬至7月下旬,试验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试验葡萄品种为4年生‘巨峰’葡萄。采用随机区组实验,根据施药方式的不同共设4种处理。4种施药处理方式:清水对照、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单一施用微生态制剂、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前后施药次数分别为2次、3次)。每种处理3个重复,共12个小区,每个小区68株葡萄树,各小区间设置两株葡萄树作为隔离带,每个重复之间设置隔离行。各试验小区间,栽培模式、田间管理、树势以及气候等因素保持一致。

 

  本试验所用化学药剂种类、次数、时间,与试验所在地区(麻沙镇)2019年农户田间常规用药情况保持一致,各实验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调整。整个生长季试验田内共施药5次,4种处理施药时间相同,施药方式为叶面喷施。花前开始施药,成熟期前30天停止用药,施药时间分别为2019.4.182019.4.292019.5.102019.5.242019.6.10,依次单独施用60%唑醚·代森联、300g/L苯甲·丙环唑、25%吡唑醚菌酯、80%烯酰吗啉、50%啶酰菌胺。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处理组中,前2次施用绿地康3号,后3次施药则与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处理组保持一致。

 

  2 微生态制剂田间应用效果

 

  试验田成熟期主要果实病害为酸腐病、黑霉病。不同施药处理组,果实病害发生情况及病害防治效果见表2、表3。结果表明园内酸腐病危害较重,黑霉病危害次之,清水处理组中两种病害的发病率分别为15.0%6.7%。与清水对照相比,3种施药方式均能显著降低酸腐病发病率,其中化学药剂处理组与前期微生态制剂后期化学药剂处理组酸腐病发病率最低为6.7%。施用了微生态制剂的两组处理均能降低酸腐病危害程度,且与单一施用化学药剂处理对酸腐病的防效无显著差异。而对黑霉病而言,3种施药方式均未起到明显防治作用。

 

         

   

  不同施药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影响见表4。与清水对照组相比,仅施用微生态制剂未能显著增加百粒重。单一施用化学药剂以及前期施用微生态制剂后期施用化学药剂,均能显著增加百粒重,且这两组处理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三种施药方式均未显著影响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