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032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引起葡萄苗木腐烂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 [2020/7/6 11:48:28] 来源: 作者:Admin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

孔繁芳 王忠跃

 

  1 样品信息及鉴定方法

 

  1.1 病样采集时间及地点

 

  202043日采集自山东志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葡萄苗木繁育基地

 

  1.2 病样发病的症状

 

 

  在葡萄枝条皮层上出现水渍装病斑,造成皮层腐烂,且腐烂处密布白色丝状菌丝,成辐射状生长,如图1

 

  1.3 病原的分离培养

 

  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中选取具有典型症状的病样用解剖刀切取病样的病健交界处病组织,将其浸泡于75%酒精中30~60 s进行表面消毒,用灭菌水冲洗3遍以去除组织块表面残留的酒精,然后剪成0.5 cm×0.5 cm组织块,平铺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平板上,最后置于25℃培养箱中恒温培养3-5 d获得病原菌,并对其病原菌菌落形态进行观察。

 

  1.4 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将培养好的新鲜病原菌在超净工作台中用解剖刀轻轻刮取病原菌的菌丝2mL的离心管中,加入玻璃珠、石英砂及相关试剂在研磨仪中充分研磨,然后利用OMEGAFungal DNA Kit 200试剂盒按照说明提取DNA,选择引物ITSITS1/ITS4)对病原菌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后,将目的片段送至上海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进行测序。

 

  2 鉴定结果

 

  2.1 病原菌菌落形态特征

 

  由图2 可见, 病原菌菌落白色,疏松呈放射状生长,菌丝无色绢丝状 , 后期菌丝扭 结成 白色菌丝丛,继而形成白色球形菌核,逐渐变为淡黄色,菌核球形, 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坚硬有光泽,易与菌丝分离。鉴定为齐整小核菌 Atheliarolfsii (Sclerotium rolfsii Sacc )2.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测得的序列在NCBI网站(www.ncbi.nlm.nih.gov/blast)进行Blast同源性搜索,与GeneBank中已经报道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比对结果为本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为Athelia rolfsii (Sclerotium rolfsiiSacc ),支持形态学的鉴定结果。

 

  3 防治措施

 

  葡萄白绢病是葡萄扦插育苗中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容易发病,严重影响葡萄扦插苗的的成活率。经查阅文献,有效的预防措施或药剂防治方法如下:

 

  在土壤或育苗基质中拌施生石灰,虽不能杀菌白绢病菌,但可抑制病菌扩散到达寄主植物,预防白绢病的发生。95%甲基立枯磷和99% 霉灵对白绢病菌的长和菌核的形成也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用于苗木消毒、浇施地面喷雾或随滴灌使用。

 

  发病初期及时拔除病株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 1%硫酸铜溶液灌根,或用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或50%扑菌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植株,交替用药,防治2~3次,隔7~15 d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