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821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江苏地区葡萄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控建议 [2020/7/6 11:42:19] 来源: 作者:Admin

南京综合试验站

钱亚明 吴伟民 王西成 王壮伟

 

 

  绿盲蝽(图1)以成虫、若虫刺吸为害葡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部位,幼芽、幼叶受害先出现红褐色或散生黑色斑点,斑点随叶片生长变成不规则孔洞,俗称“破叶疯”,花蕾被害时即停止发育而枯死,幼果被害时,先出现黑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造成果面木栓化甚至僵化脱落,严重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2019年,南京综合试验站在江苏农科院溧水植物科学基地试验站核心示范园内采用悬挂性诱器(图2)的方式对该园区绿盲蝽的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现对性诱器对绿盲蝽的发生规律进行小结,同时根据性诱器对绿盲蝽的诱集效果,对其防控提出一些策略或建议。

 

  1 绿盲蝽在江苏葡萄园区的发生规律

 

  性诱调查于425日—1031日进行,根据葡萄不同栽培方式(避雨栽培、露地栽培)和在葡萄园区的悬挂位置(葡萄园地块中间、边缘或草丛)设4个处理,分别为避雨+地块中间、避雨+地块边缘、露地+地块中间、露地+草丛,自摆放之日起,每隔7 d调查1次诱集到的虫口数量,试验结束统计绿盲蝽总体发生情况,分析其发生规律。

 

 

  由图3可知,随着调查时间的延长,绿盲蝽发生数量呈明显的波浪形变化,但有明显的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59日(盛花期前后)、74日(果实近成熟期)、9 5 日—1024日( 果实采收期),说明绿盲蝽在江苏1年发生34代;葡萄生长发育后期发生时间相对较长,且较为严重,高达0.6/桶,说明相对干燥、气温较低的气候条件更利于绿盲蝽的发生。

 

  由图4可见,露地草丛的绿盲蝽发生数量相对最高,为11/桶,明显高于避雨葡萄中间地块与边缘地带、露地栽培葡萄中间地带,这可能是由于露地草丛更适于绿盲蝽生存有关;避雨葡萄中间地块诱集到的绿盲蝽虫口数量略高于其边缘地带及露地栽培葡萄中间地带,相互间相差不是很明显。

 

  2 防控对策与建议

 

  结合田间调查,对江苏绿盲蝽的有效防控提出3点对策与建议,一是可结合当年气候条件开展化学防控,如果当年降水量偏大、气温相对偏高,那么可以减少针对绿盲蝽的化学防控,否则,应加强对绿盲蝽发生情况的监测与防控;二是园区外草丛作为绿盲蝽的适生地,可采取先草丛诱导再集体捕杀的措施以降低绿盲蝽虫口基数;三是悬挂绿盲蝽性诱器可作为绿色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可有效为害降低虫口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