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综合试验站
朱燕芳 李玉斌 郝燕
1 2020年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冻害情况
2020年4月中下旬,甘肃河西走廊埋土防寒区葡萄基地全部出土完毕,葡萄开始发芽,大部分完成进行上架工作。4月19日开始,甘肃河西走廊产区夜间低温接近0℃,在4月22日-4月25日,出现了近十年最为严重的低温天气,最低气温达到-6.7℃,河西走廊嘉峪关、张掖、武威产区酿酒葡萄受到不同程度的霜冻危害。本次受灾后,5月8日-12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郝燕带领团队成员到河西走廊产区产区进行全面调查,受灾情况总结如下:
(1)嘉峪关产区葡萄冻害情况
2020年酿酒葡萄从4月16日地温达到12.7℃,4月19日正式开始出土,4月27日全部完成出土。4月23日最低温达到-6.7℃,且低温在0℃以下持续达7小时左右;4月24日最低温达到-2℃,低温在0℃以下持续达5小时左右;4月25日最低温达到-0.9℃,低温在0℃以下持续达1.5小时左右。因葡萄刚出土,芽眼未绽开,受害情况不能判断,葡萄发芽情况不理想。4月26日至27日,近地面高温分别达到40.7℃、42.2℃,分别高于气温高温16.7℃、17.2℃。5月2日,调查发现大部分芽眼受冻失水严重,萎缩变褐,部分枝条抽干。葡萄遭受低温冻害(低温干冻)叠加干旱干热(造成抽条),受害情况十分严重,造成产量损失。
葡萄出土期间,遭遇冷热天气的剧烈变化。首先,最低温达到-6.7℃、-2℃,在0℃以下持续时间较长,是造成灾害的直接原因之一;其次,相对湿度不足10%,温度急剧升高,大气干燥,造成细胞受冻后析出水经结冰后蒸发,细胞快速失水萎焉,造成生理干旱,受冻程度大大增加,是这次灾害发生和加重的直接原因之二。山葡萄北冰红和左优红在伤流十分严重的情况下,经冻害和干热的叠加,枝芽失水严重,较多的枝条抽干,大约减产在50-80%;白玉霓冻害严重,
受冻率在80%左右;威代尔因小气候环境的影响,受冻程度不同;贵人香较其他品种受冻程度轻。本次受灾后,5月8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站长郝燕团队成员到嘉峪关产区进行了全面调查,受灾情况如下:
①酿酒葡萄:受灾面积约3600亩,出土时膨大的芽眼逐渐失水萎焉。
②山葡萄:受灾面积1358亩,受灾严重,树体表现伤流严重、死芽普遍、枝条抽干严重。
③预估酿酒葡萄因灾害减产1200吨左右。
(2)张掖产区葡萄冻害情况
2020年4月25日,出现强霜冻天气,张掖酿酒葡萄产区受低温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区域化明显。张掖产区国风酿酒葡萄基地遭受冻害,酿酒葡萄受冻面积20%,减产20%左右;红桥基地没有发生冻害;张掖高台县酿酒葡萄冻害严重。
高台县境内气温从凌晨3点开始气温下降到-6.5℃度,低温持续近4个小时,致使高台县南华镇河西综合开发局酿酒葡萄不同程度受损。经初步统计,此次霜冻灾害造成高台县南华镇河西综合开发局4700亩酿酒葡萄受灾,大约80%的葡萄芽被冻伤,涉及185户21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974万元。灾害发生后,兰州试验站制定了霜冻技术补救方案,与河西综合开发局组织技术人员和受灾群众针对葡萄受灾情况进行补救,力求将此次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目前,生产自救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3)武威产区葡萄冻害情况
武威产区整体受冻情况不均衡,武威凉州区冻害轻,清源镇有20%葡萄受冻,大多数葡萄园葡萄遭受轻微冻害,对今年的产量影响不大。民勤产区受冻较重,甘肃民勤县酿酒葡萄种植总面积14400亩左右,农户种植面积2400左右,农场、企业大面积种植12000亩左右。4月24日凌晨3点30分,气温骤降,最低温达到-4℃,持续低温到凌晨七点,对酿酒葡萄造成一定的损失,民勤北部受冻相对较重。4月29日兰州试验站到民勤进行全面调查,通过对葡萄集中产区的冻害情况调查表明:
①出土时间不同,冻害差别明显。4月20号以前出土的冻害较重,大约有2000亩,重者60%以上主芽干枯死亡,葡萄减产45%以上。
②区域化明显,民勤以北方向石羊河林业总场、夏博岚酒庄受冻严重,东部东坝乡、苏武庄园受冻较轻。冻害较重的葡萄庄园无产量面积占到总面积的7%。
③管理水平和产量水平不同,冻害差别明显,上一年管理粗放和产量较高的葡萄园受冻明显。
④整个民勤产区受冻面积5000亩,民勤北部夏博岚酒庄2000亩葡萄遭受严重的冻害,其中主芽受冻在0-30%的占60%,主芽受冻在30%-60%的占20%,主芽受冻在60%以上的占20%。
2 河西走廊酿酒葡萄冻害预防和补救措施
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根据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发布的葡萄晚霜冻预防与补救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制定精准的预防措施,通过微信、媒体等及时发布,争取降低灾害损失。灾后,兰州葡萄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团队成员及时调查河西走廊嘉峪关、张掖和武威三大酿酒葡萄主产区冻害情况,并进行现场指导救灾,探讨救灾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1)灾前预防
进入4月中下旬,全国各地出现降温天气,甘肃河西走廊从19日开始夜间低温接近0℃,省内各大酿酒葡萄企业(除嘉峪关市禁止放烟)开始进行熏烟防霜准备工作。在霜冻发生前1-2天及时灌水和喷水,在低温寒潮来临的前一天傍晚,以羊粪、秸秆等为染料,在凌晨3-5点点燃。
(2)灾后措施
园区葡萄暂停绑蔓上架,以利于枝蔓中下部芽萌发;滴灌冲施尿素5kg/亩,滴灌冲施生物有机肥2kg/亩,或者穴施尿素和黄腐酸,适度灌水,争取催生没有受冻的芽眼、副芽及隐芽萌发,将损失降到最低;受冻后,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果农进行应急救灾,根据葡萄后续发芽情况,加强对农户的沟通及服务,尽最大可能稳定劳动力。
(3)后续拟采取措施
加强水肥管理,提升地温,催生副芽及隐芽萌发,降低损失,为后续培育树体和生产创造条件;采取灌水、叶面喷施天达2116等叶面肥,预防后续霜冻;山葡萄及时去除抽干的枝条,重新培养枝条;继续进行萌发情况观察,根据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的萌发情况,采取适当的抹芽定梢、摘心等措施,利用副芽的萌发结果,增加产量降低损失;根据萌发情况调整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侧重树体培育,兼顾产量。
3 对策建议
(1)加强机械化栽培配套技术的应用,减少劳动力紧缺的问题。
(2)加强夏季修剪,水肥投入及时有效,冬季修剪应多留1-2个芽眼,应对冻害造成的减产问题。
(3)葡萄出土后,注意天气情况,适时上架,今年出土后上架的葡萄较未上架的葡萄冻害较重。
(4)注意园区小气候环境的影响,今年接近防风林带的酿酒葡萄的冻害较葡萄园中部的轻。
(5)因尽量选择通风处,缓坡地科学建园。本次冻害区域化明显,低洼地块受冻较重,缓坡通风处几乎无冻害发生。
(6)提倡机械埋土防寒,机械埋土葡萄较人工埋土葡萄冻害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