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故道综合试验站
李道德 王鹏 吕中伟
葡萄是一种多年生的果树,其花芽在秋后需要进一步地分化发育,实践表明,只有在保持枝芽发育成熟的良好状态下,才能保证葡萄能安全越冬,第二年取得好收益。因此加强葡萄的采后管理至关重要。
以河南省北中部的气候条件而言,9、10月,甚至在11月天气还比较温暖,地温较高。如郑州地区近50年的气象资料表明:9月平均气温为20.8℃、10月平均温度为15℃,这样的温度正是葡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11月平均气温虽下降到7.8℃,但是20cm深处的地温还可以保持在10.4℃。在此期间,葡萄的根系生长仍处于高峰期,及时施入基肥,根系不仅可以大量地吸收营养,并且有较充足的时间将营养在树体内积累起来,从而增强了树体的贮藏营养水平,提高树体的细胞液浓度,促使葡萄的枝芽充分成熟、增强对低温的抵抗力。秋季施入基肥还可以促生大量的秋根,在来年春季葡萄发芽后,就可以直接吸收营养和水分。丰富的树体贮藏营养和生机勃勃的根系正是取得丰收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实现此目的,关键就是要加强采后管理,保护好叶片,不使功能叶过早地脱落,同时要控制好幼叶、嫩梢的过度生长消耗营养,促使枝芽及时成熟。在叶片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的前提下,有利于根系能良好地吸收营养,使树体内的营养得到更好地运输和积累。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造成后期叶片过早脱落的因素主要有:
(1)采后副梢放任生长,造成架面郁闭,光照条件恶化,使叶片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而发黄脱落。
(2)后期病虫危害,如霜霉病、褐斑病、还有叶蝉、透翅蛾等一些食叶、蛀茎害虫。
(3)天气干旱或雨涝引起落叶,尤其在当年取得丰产,植株负载量过高时,树体营养积累偏少的情况下,加剧落叶。
(4)园地管理粗放,大量的浇水、施入化肥,长期不松土,致使土壤板结不透气,根系得不到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使树体免疫力下降。
针对上述因素,在葡萄采收后,应着重做好如下几项管理工作:
(1)继续做好葡萄架面的枝叶管理,及时摘除后发的幼嫩副梢,以免消耗过多的营养。尤其在10月霜降(早霜)来临前半个月,摘除多余的幼嫩副梢,让新梢及时停止生长,有利于枝芽的发育成熟。
(2)葡萄采收后应及时施入基肥。基肥的施入深度和施入量,应根据葡萄的具体长势确定。笔者研究认为,当产量在1500kg/亩左右时,每亩应施入氮素10~15kg、磷素5~7.5kg、钾素15~22.5kg,N∶P∶K的比例为1∶0.5∶1.5。基肥的施用量应为全年需肥量的1/2~2/3,每亩至少应施入优质有机肥2~3m3。开沟施肥的深度应为葡萄根系大量分布的深度再稍深些,一般在豫东黄河故道地区葡萄根系大量分布的深度为40cm左右,施基肥的深度可为50~60cm,肥土混合均匀或分层施入,施肥后应浇一次透水,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肥效的发挥,以引导根系向广深发展。
(3) 对于后期的病害, 波尔多液是最为安全有效的药剂。其配比为硫酸铜0 . 5 k g 、生石灰0.25~0.375kg、水100kg。如发现有虫害时,可临时混加1000倍敌百虫(随配随用),或喷600~800倍科博加1000倍敌百虫。
(4)采后可以多次喷用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作为叶面肥,有利于枝芽成熟和促进花芽分化。结合肥水管理,还应对葡萄园进行多次中耕松土,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地温和墒情,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延长根系活跃期。
(5)在非埋土防寒地区(在绝对低温-15℃以南的地区),应在土壤封冻前浇好封冻水。并在葡萄根颈部培土,以增加葡萄对低温的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