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4869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阳光玫瑰葡萄不同花穗整形对果实生长影响 [2020/7/2 11:27:37] 来源: 作者:Admin

鲜食葡萄栽培岗

田正君 陶建敏

 

  ‘阳光玫瑰’(シャインマスカット,'Shine Muscat'),是欧美杂种葡萄,由日本植原葡萄研究所于1988年选育,由‘安芸津21号’(Steuben×Muscat of Alexandria)杂交‘白南’(Katta Kourgan×甲斐路)而来,为二倍体葡萄品种。该品种于200639日进行登记,登录号为13,891

 

  ‘阳光玫瑰’是两性花,有完整的冬芽,通常花芽分化良好,发芽率和分枝率较高。每个结果分支通常有1-2个花序,并且挂满了花。‘阳光玫瑰’葡萄的根系发达,植株健壮,花序饱满,穗长中等,发芽率高,坐果率高,早产高产。播种可以在一年中定型,将在第二年开始结果,第三年产量将达到稳定时期。每亩产量可达1000公斤以上。在南方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3月上旬进入伤流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萌芽期,5月上旬至中旬进入开花期,7月底果实开始转色,8月中旬成熟,为中晚熟品种,11月末落叶。挂果期较长,一般可达2-3个月。“阳光玫瑰”葡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涝性和抗旱性,并且对葡萄灰霉病、白粉病、白腐病和霜霉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但是对炭疽病的抵抗力很差,因此有必要使用雨棚进行耕种,叶子不易感染病毒,幼果更容易被晒伤,因此需要套袋处理。

 

  葡萄产业在我国果树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这些年的经济不断发展,葡萄种植也逐渐成为果树生产中的热门之一。截至2016年,中国葡萄种植总面积达到809,600 hm2,总产量为1374.5万吨,鲜食葡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6.5%。

 

  葡萄修剪分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通常在自然脱叶后至第二年春季遭受自然环境危害之前的3-4周进行冬季剪切,并应在埋土之前完成防寒措施。夏季剪是指从发芽到叶片生长的整个生长期的修剪。合理修剪葡萄可以有效调节树木活力,调节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适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即保存花朵,又保存果实。同时促进花芽分化,有利于为明年打下好的花果基础。

 

  葡萄的花穗整形不仅影响产量,还与葡萄的色泽、单果重、含糖量等商品性状密切相关。对葡萄进行疏花疏果,还可以集中养分更好地供应留下的花的营养发育,减少自然落花落果。因此生产上常通过花穗和果穗的修剪,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疏果,从而获得商品性比较好的果实。

 

  葡萄花穗的整形方法很多,应根据不同品种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形方法。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传统修剪方法的弊病越来越暴露出来,例如后期管理套袋不便,果粒大小不整齐,颜色不均匀,易受疾病影响等。但是,目前中国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更大力度的推广省力且美观的花穗修剪技术。因此,随着葡萄产业的飞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迫切需要研究和推广一些简单新颖的修剪方法来代替传统的修剪方法,以解决果实大小不同的和套袋不便的问题。同时发挥省工、省力、简约化生产的优点,生产出果穗整齐、果形美观的优质葡萄。

 

  葡萄穗的整形通常在从花序分离到开花初期的时期进行,如果提前修剪,花序还没有伸长,不便于整形。如果修剪延迟,由于养分消耗,坐果效果很差。花穗整形需要根据品种的不同调节修剪时间,整穗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修剪环节,需要在合适的期间处理,否则会影响之后的果实坐果,导致不能好的进行花果管理,同时影响果实的品质及产量。所以,对于花穗修剪的时间需要好好考虑和规划。

 

  本实验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阳光玫瑰的修花修果,优化其花穗整形技术,通过采取“留副穗、留穗尖”的方式,较传统方法缩短修花修果所需的时间,同时解决开花时间一致性问题,保持其果实大小基本一致更利于后期管理和销售。通过所研究的新的修剪方式,田间操作时节省了修剪副穗的时间,即降低田间劳动成本,同时,将原本“一个结果单位结一串葡萄”变为“一个结果单位结23串葡萄”可以合理提高产量,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优化田间技术操作的目的。如果种植‘阳光玫瑰’用优化的技术水平,会使其能够更好地被普及和推广,从而达到扩大消费市场的目标,使其更好的融入大众市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设计

 

 

  试验时间与地点:试验于20194-9月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农业大学上峰葡萄试验基地进行。

 

  试验材料:试验以3年生‘阳光玫瑰’葡萄作为试验材料。平棚架“H”型整形,避雨栽培,株行距3.0 m×6.0 m

 

  试验设计:选取树势相同的‘阳光玫瑰’3株,试验共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散布在3株树上,每个处理设置8个重复。三个处理分别为“对照”“两穗形”和“三穗形”。

 

  “对照”:病虫害和花果处理等遵循正常原则,花穗修剪按照目前葡萄产业普遍采用的“去副穗、留穗尖3-4公分”的方式。

 

  “两穗形”:病虫害和花果处理等与对照一致,花穗修剪采用“留两副穗、去主穗”或者“保留其中一个副穗和主穗”的方式。见图1

 

  “三穗形”:病虫害和花果处理等与对照一致,花穗修剪应用“保留全部穗的前提下合理整修”的方法。见图2

 

  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第一次处理:于盛花后3天分别用GA3 20mg/L + CPPU 5 mg/LGA3CPPU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第二次处理:于盛花后15天使用GA3 25 mg/L + CPPU 5 mg/LGA3CPPU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每个处理悬挂统一样式的标签并标注准确信息。每个结果枝只留一串果穗,并进行统一的土肥水管理。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1 果实纵横经的测定

 

  每个处理选取5个长势良好的结果枝,做好标记。在选定结果枝的果穗上、中、下部各选一颗果实,并做好标记。于610日开始,用游标卡尺于每月10日、20日和30日测量其果实纵横经,直至830日果实完全成熟,共计9次。1.2.2 单果质量的测定于710日开始,随机选择每个处理的果穗3串,“对照”从果穗的上、中、下部位各取一颗大小适中的果粒,“两串形”从两串主串的上、中、下部位各取一颗大小适中的果粒,“三串”从三个果穗上各取一颗大小适中的果粒。用1/100的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每月的10日、20日和30日取样,直至830日果实完全成熟,共计6次。

 

  1.2.3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将果实样品剥皮并去除种子后,用打浆机打成匀浆,分别装在不同的离心管中并做好标记,8000转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用PAL-1数显手持糖度计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

 

  1.2.4 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采用酸碱滴定法测量,用移液枪吸取样品上部分清液1 ml放入150 ml的容器中,加20 ml蒸馏水,再加入21%的酚酞,用0.01 mol/LNaOH进行滴定,直到瓶中溶液呈现淡粉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为止,记录NaOH的用量,每个处理重复3次,并换算成酒石酸当量。

 

  按公式计算总酸度:总酸度(%=V2×N×折算系数×100/V1,式中:V1—滴定时取样液的体积(mL);V2—消耗NaOH标准液的体积(mL);NNaOH标准液摩尔浓度(mol/L);折算系数—酒石酸0.075

 

  1.2.5 果实无核率的测定

 

  果实成熟后,每个处理摘取3串果实(每串约60颗果粒),将果皮和果肉去除后,统计每一颗果实有核无核情况,计算无核率。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试验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且进行LSDDuncan' s测验,用Excel软件制作图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花穗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无核率的影响

 

  见表2-1可得知,相同的CPPU处理浓度下, 对照无核率最高90.74%,“三穗型”其次81.48%“两穗型”最低75.93%。从结果可以看出,无核率与留穗串数的多少无相关性,造成这种情况可能与“两穗型”“三穗形”无核处理时操作较为繁琐导致处理不当形成的实验误差,正常穗形显著高于其他两组,证明就无核率问题在新的穗形修剪并不占据优势。这两种新的修剪方式会在无核率处理时期对操作加大难度,比较普通修剪每个结果单位只有一串花穗时,浸穗只需到“上下”一次,药水没过整个花穗即可,但当一个结果单位有两串花穗而且位置距离很近时,浸穗就需要用手将花穗分开浸穗,以防止为其中一串花穗浸穗时碰掉另一串的花,这样用手触碰会影响葡萄的生长,操作难度增大也会造成浸穗不全问题的发生,同样,当一个结果单位有三串花穗时,由于三串花穗分布呈“个”字状,左右两边的副穗并不是自然向下与地面垂直的,我们普通浸穗时通常会用“杯状物”盛药水浸穗,这样副穗浸穗时就很容易造成药水倾洒,而且与“两穗型”一样需要用手触碰花穗,造成影响葡萄生长,浸塑不全等问题。

 

  2.2 不同花穗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果实横纵径的影响

 

  处理A为对照、处理B为两穗小穗、处理C为两穗主穗、处理D为三穗小穗1号、处理E为三穗小穗2号、处理F为三穗主穗。见表2-2可知,横径从大到小依次是处理C、处理A、处理B、处理E、处理D、处理F。比较与处理A的差异显著性,处理BC差异不显著,处理DEF差异显著。处理B、处理C间差异不显著。处理DEF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以分析出两穗型处理和对照之间横纵径相差不大,三穗型处理与对照之间存在差异,较对照三穗型的横纵径变小,两穗型处理的主穗和小穗之间无明显差异,三穗型处理各穗之间差异也不显著。纵径从大到小依次是处理 C、处理B、处理A、处理F、处理E、处理D。比较与处理A的差异显著性,各组处理均不显著。处理BC间差异不显著。处理DEF间差异不显著。

 

  根据其分析出纵径上对照与两穗型、三穗型相差都不大。两穗型、三穗型各穗间差距也不明显。综合分析,“两穗型”一个结果单位上的两串葡萄横纵径都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证明二者大小相近,不存在副穗葡萄会比主穗小的问题。“三穗型”一个结果单位上的三串葡萄横纵径也无显著差异,证明这三者大小也基本一致。“两穗型”葡萄整体与对照比较差别不大,“三穗型”比较起对照葡萄粒略小,但相差不多。总之,不同花穗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果实横纵径基本无影响。

 

  2.3 不同花穗修剪方式对‘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

 

 

  处理A为对照,处理B为两穗型,处理C为三穗型。见表2-3可知,单果重处理A最大,处理B其次,处理C最小,处理A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与处理C差异显著,处理BC差异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方面,处理A最大,处理C第二,处理B最小,三组之间各个差异均不显著。可滴定酸方面,三组之间差异均显著,处理C最大,处理B最小。由此可以分析,单果重三穗型会较对照差距较大,重量较低,果实较轻;可溶性固形物方面穗形的不同对其基本无影响;可滴定酸差距较明显,对照酸度低,两穗型其次,三穗型酸度最高。总体来说,“两穗型”“三穗型”可溶性固形物方面果实品质无区别,单果重结合上一部分横纵径的结果分析,“两穗型”大小重量都与对照没有明显差距,“三穗型”较对照大小和重量都有所减小,可滴定酸方面“两穗型”与普通基本一致,“三穗型”会较对照差距较大口感较酸,相比较“两穗型”与对照果实品质基本一致,“三穗型”果实品质会有所下降,但差距不大,可后期寻求解决方案。

 

  2.4 不同花穗修剪方式的阳光玫瑰’葡萄成熟期果实粒数

 

  见表2-4可知,处理C最大、处理B其次、处理A最小。三组处理之间相关性都不显著。由此可知,同一结果单位上,“两穗型”“三穗型”的总成熟果实粒数显著提升,但分配到各自的独立小串上,都会出现每一小串整体较普通葡萄粒数减少,整串葡萄变小,“三穗型”较“两穗型”更小。

 

  3 讨论与分析

 

  阳光玫瑰葡萄不同花穗整形对果实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果实大小和品质方面,当增加结果单位上的花穗串数时,“两穗型”几乎无变化“三穗型”果实品质略微有所下降,但差距不是很大。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管理手段进行改善,目前改善手段猜想有以下两种方法:

 

  (1)增大叶果比:叶果比指果树总叶片数与总结果数之比,每个果实都以它临近叶片供应营养为主,每个果实都需要有一定的叶片生产光合产物来保证其正常生长,当结果单位上是“两穗型”“三穗型”时每一结果单位上的果实总数增多,在前期枝干修剪上我们可以多留叶子,已达到增大光合的作用的目的,当果实粒数增加时也能保证提供充足的养分。

 

  (2)调整土肥水管理:可以适当合理的增施肥料,以增加果树的营养供应,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分灌溉和土壤状况,制定更适合的方案。

 

  在修剪效率方面,传统修剪需要将副穗除去,再修剪主穗,一般留“一指”长,而“两穗型”只需要剪掉主穗,留下两个副穗,就修剪刀数上来说,从两刀变一刀,整体修剪下来会大大提升了效率。现阶段,园艺产业处于人工劳动力急剧短缺的状况,如果之后可以将“两穗型”修剪法引入生产,会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人工劳动时间,降低成本。“三穗型”则全部保留,只需要适当修剪各穗上的花穗即可,会更简化花穗修剪的操作性,提升效率。

 

  在产量方面,同一结果单位,较普通修剪方式“两穗型”“三穗型”总成熟结果粒数会明显增多,同时修剪过程中由于在同一结果单位上,距离较近修剪时可以比较对照着修剪,也能更好的控制每一串葡萄大小的一致性,使其外型更美观采收更方便,但是,目前存在着当果实粒数分配在两串或三串的果穗上导致每一串葡萄串整体变小的情况,需要配合营养供应,调节留果量达到既保持品质又保证外型的目的。

 

  这两种新型修剪方式目前在我国几乎没有相关研究,在日本会有少量一些研究,所以这两种修剪方式在我国葡萄产业中属于很新兴但同时也不是很成熟的概念,以至于我的实验设计可能也会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目前总结主要会有以下两点:

 

  (1)修剪操作的统一性:由于每一串花穗未修剪状态下会存在许多种样式,所以当穗形变得复杂时,需要一定的标准来规定最终的花穗样式。我在“两穗型”修剪过程中,遇到副穗较大生长状况好时,我会选择剪去主穗以形成“两穗型”,但当遇到只有一个副穗或者副穗生长状况不好时,我只能保留主穗以形成“两穗型”或者只能正常修剪与对照一致。我认为,之后如果做相关研究,应该把这几种不同的状况再细分类进行比较研究。目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花穗都能修剪成“两穗型”“三穗型”,需要根据花穗状况选择适合的花穗修剪,所以,这两种方法目前无法全部统一化修剪,更适用于变通式的修剪方法。

 

  (2)修剪后期处理问题:例如上面部分提到的浸穗问题,还有套袋问题“两穗型”“三穗型”整体结果单位会明显增大,目前市场上的果实套袋用袋对于这两种新型穗形来说会比较小。还有许多其他由于穗形的改变,许多原有的方法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穗形,处理起来会很不方便,还需要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综合评估, 我认为“ 两穗型”、“三穗型”的修剪方式在生产中还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可以成为打破一直原有的传统修剪方式,成为新的修剪方式。当然,目前这两种方式还不成熟,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两穗型”“三穗型”的修剪方式导致花穗空间分布过于拥挤,在后期浸穗处理时难度大、“三穗型”葡萄存在抗病性差、晚熟的问题、“三穗型”葡萄留穗过多导致营养供给不足等,这些还需通过后期进行长期的研究来处理解决。但就目前比较来看,就这两种新型修剪方式,我认为“两穗型”比较“三穗”更符合生产和市场,更适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