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方法与技术岗位
宋士任 傅佩宁 卢江
传统葡萄育种周期通常为10-15年,费时费力,且品种选育主要依据育种家的经验进行主观选择,具有很大不稳定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新品种可以大大提高葡萄育种的速度与精度。下面以从杂交群体中开发葡萄抗炭疽病连锁标记为实例简要介绍连锁标记开发过程及其后续应用:
(1)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
收集杂交亲本及其F1群体的DNA,利用GBS(简化基因组测序)开发SNP标记,采用JoinMap4.0软件构建由SNP标记组成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2)离体接种鉴定杂交群体抗炭疽病表型
离体鉴定可以更好的控制接种条件,提高抗病表型鉴定的准确性。每年5月份从健康植株上采集第5-6片完全展开的嫩叶,用打孔器从每个单株上采集16个1-cm直径的叶盘,每个叶盘接种20微升浓度为105个孢子/ml的炭疽菌悬浮液,28℃避光培养6天后统计杂交群体抗炭疽病表型。
(3)结合遗传图谱和抗病表型进行单标记连锁分析
将高密度遗传图谱和抗病表型数据导入MapQTL 6.0 软件,点击工具栏‘Analysis ? (Ctrl+Y)’,在下拉菜单中选择‘K ru s k a l -Wallis’,然后点击计算,获得表1所示标记连锁结果

(4)利用杂交群体验证单标记连锁分析结果,找到可能用于辅助选种的标记

经过单标记连锁分析找到一系列与抗病表型紧密连锁的标记,以其中连锁程度最高的np19345为例,在杂交群体中分析其单体型抗病表型。如图1所示,np19345标记GA单体型的个体表现为更抗炭疽病。采用此方法找到的标记仅在杂交群体中验证了其连锁能力,为增加其在辅助育种中的通用性,需要在自然群体中验证其单体型与抗病表型之间连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