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
樊秀彩 张颖 姜建福 李民 刘崇怀
无核葡萄品种的选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鲜食葡萄育种的重点目标之一。‘金艳无核’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岗位培育的鲜食葡萄新品种。现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选育过程
2009年,以‘红地球’为母本,‘森田尼无核’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常规杂交,获得杂交群体。2012年,杂交群体开始结果,其中单株“南北长廊-西-27-5”,丰产,中等穗,果实黄绿色、无核、果实品质优,成熟期中,选为优系,冬季开始扩繁。2014年,在商水县、尉氏县、中牟县、新郑等地开展区域试验,整体表现为结果早,稳产丰产,果实外观好,成熟时品质优,口感好。2018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金艳无核’。
2 品种特性
(1)植物学性状
嫩梢绿色,带红色条纹,有稀疏白色绒毛。幼叶绿色,下表面有稀疏绒毛。成龄叶片五角形或心脏形,大,中等厚,较平展,主叶脉黄绿色,上、下表面均光滑无匍匐毛,叶背面主脉上有稀疏的直立绒毛。叶片5裂,上裂刻开张,V形,下裂刻轻度重叠,V形。锯齿中等大,两侧直两侧凸皆有。叶柄洼中度开张,U形。叶柄中等长,绿带红色,无绒毛。卷须分布不连续,2~3分叉。枝条横截面近圆形,表面红褐色。两性花。二倍体。
(2)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带副穗, 穗长19.8cm,穗宽10.8cm,平均穗重500g左右。果粒成熟一致。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果粒短鸡心形,黄绿色,纵径1.8cm,横径1.7cm,平均粒重3.0g,最大粒重6.0g。果粒与果柄难分离。果粉中。果皮无涩味。果肉硬度中等,汁少,有清香味。无种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约为18%左右。
(3)主要农艺性状
植株生长势中等偏强。萌芽率为76.5%,结果枝率为95%,第一花序着生位置为3-6节,第3、4节居多。每果枝平均着生果穗数为1.2个。两性花。进入结果期早,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并易早期丰产。正常结果树一般产果1500kg/亩(1.5m×3m株行距,高宽垂树形)。适合在温暖、雨量少的气候条件下种植。棚、篱架栽培均可,以中短梢修剪为主。
(4)物候期
该品种在河南郑州地区,4月上旬萌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中旬浆果始熟,8月上旬果实充分成熟。属于中熟品种。
(5)抗逆性及栽培适应性
土壤适应性广,抗病性中等,叶片不抗葡萄霜霉病,雨水多时果实偶有裂果现象,适宜我省中西部干旱丘陵地区露地种植,东南部平原地区避雨栽培。
3 栽培技术要点
(1)种植方式:适宜双十字架和小棚架栽培。
(2) 种植密度: 双十字架, 单干水平树形栽培, 适宜1.5m×2.5~3.0m的株行距;棚架龙干树形栽培以1.0m×3.5~4.0m的株行距为宜。
(3)冬季修剪:一般在元月到翌年伤流前20天左右进行,宜中短梢修剪。
(4)夏季修剪:将过多不必要的新梢尽早抹除;当新梢长至40cm后,应及时绑梢,摘除卷须,果穗以下的副梢从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单叶摘心。因坐果率偏高,结果枝可在开花后摘心。1个结果枝以留1个发育良好的花序为宜,花前应进行花序修整,花后进行疏果处理,保持穗形美观。
(5)肥水管理:基肥宜在9月底10月初进行。追肥一般分为四次,分别在萌芽期和幼果膨大期追施氮磷钾等量三元复合肥,保持树体生长和促进果实发育,果实转色期追施钾肥和微肥,促进果实转色和增糖,采收后追施少量氮肥和钾肥,恢复树体。施肥后应配合灌水。另外在花前、幼果期和浆果成熟期可喷0.5%的硫酸钾溶液或中微量元素溶液。入冬后应至少进行三次灌水,第一次在落叶后,第二次在土壤上冻前,第三次在土壤解冻后。
4 综合评价
该品种丰产,果实黄绿色、无核、皮薄、品质优,为中熟鲜食葡萄品种。土壤适应性广,但叶片抗病性中等偏弱,雨水多时果实偶有裂果现象,适宜河南省中西部干旱丘陵地区露地种植,东南部平原地区避雨栽培,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