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331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灰霉病抗性快速鉴定技术总结 [2019/10/20 21:55:00] 来源: 作者:Admin

上海综合试验站

方献平 查倩 蒋爱丽 奚晓军 和雅妮

 

 

  随着葡萄产业的发展,葡萄灰霉病防控越来越引起生产者的重视。一方面可通过田间管理降低其危害,另一方面选用高抗品种降低发病风险。葡萄抗病性鉴定是葡萄育种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其方法分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其中田间鉴定环境因子影响很难控制,操作繁琐,而室内鉴定的实施步骤相对简单,操作可控性更强,具有省工、省时、方便快速和准确性高等特点。为此,我们开展了灰霉病抗性离体叶片快速鉴定的试验,结果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以‘巨峰’、‘夏黑’、‘金手指’、‘阳光玫瑰’、‘申丰’等12个品种的幼叶为试材。灰霉菌落用PDA培养,将0.5cm大的菌饼接种于葡萄幼叶背面,然后放入人工培养箱(上海皓庄,型号LI280A)中培养,试验设置不同的温度(15℃、20℃和22 ℃)、相对湿度(80%90%95%)和时长(2d3d),组合观察记录叶片感染情况,并用智能叶面积测量系统(托普云农,型号YMJ-CH)测算病斑面积。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在15℃、20℃和22℃培养条件下,接种2d后观察到,‘巨峰’在20℃时发病最为明显,病斑面积达到了855.30mm2,‘夏黑’和‘金手指’病斑面积分别达到了326.85mm2186.27mm23个品种在15℃下,接种2d后都未见到感病症状,病斑面积都为0mm2,因而接种的灰葡萄孢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20℃。


  2.2 相对湿度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在相对湿度80%90%95%的培养条件,接种 2d后观察到,‘巨峰’和‘夏黑’在相对湿度90%95%下都呈现出更易发病的现象,‘金手指’80%时发病程度略重于95%,病斑面积分别为167.42 mm275.43 mm23个品种在相对湿度为90%时发病程度达到最大值。由此可见,相对湿度为90%是灰葡萄孢菌接种的适宜湿度。


  2.3 接种时长对葡萄叶片灰霉病抗性的影响




  病菌接种时长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侵染时间延长(从2d延长到3d),虽然是加剧感染病斑的扩大,但病菌的抗性区分度在变小,差异系数从0.899下降到了0.225(图1)。因此,接种2d后的病情指标可以区分发病差异程度,是最佳接种时长。


  2.4 抗性快速鉴定方法在葡萄品种上的应用


  应用建立的离体叶片快速抗性鉴定方法,在20℃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接菌2d,不同葡萄品种的抗性结果显示:灰霉病菌抗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申丰’‘沪培1号’‘金手指’‘夏黑’‘申玉’‘申华’‘信浓乐’‘阳光玫瑰’‘申爱’‘巨峰’‘沪培3号’和‘醉金香’(图2)。


  3 结论


  低温、高湿是灰霉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系统比较不同温度、湿度和接种时间长短,进一步发现20℃比15℃和22℃更加适合灰葡萄孢菌的繁殖,相对湿度90%促进病菌的侵染,接种2d后的病情指标葡萄灰霉病的抗性差异,这为栽培技术调控抑制灰霉病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研究以3个主要葡萄品种为试材,对灰葡萄孢菌接种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20℃、相对湿度90%是灰葡萄孢菌的最佳侵染条件,形成了葡萄灰霉病抗性离体叶片快速鉴定方法。应用该法在不同葡萄品种上进行灰霉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申丰’和 ‘金手指’对灰葡萄显示高抗,而‘醉金香’和‘巨峰’品种高感灰霉病,为葡萄生产的灰霉病防控具有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