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
孙彩霞 姜遥 于国光 章强华 徐明飞 王强等
摘 要:根据我国最新修订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葡萄中的限量指标增加至125项。本文分析了现行有效的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指标,并对重点农药进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比对分析。期望能为葡萄的安全生产和贸易提供参考。
关键词: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农药残留是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影响我国葡萄出口的主要技术性贸易措施。我国葡萄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主要来源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该标准自2005年颁布以来,不断修改完善。2018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763.1-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百草枯等43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以下简称GB2763.1)正式实施,葡萄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增加至125项。
1 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趋势
随着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不断完善,葡萄的安全限量标准逐步增加中,从2005年的8项,2012年的69项,2014年的105项,2016年的120项,增加至2018年的125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农药残留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不断细化的发展趋势,葡萄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参数不断扩增,数值不断修订,趋于更加合理与完善。我国现有葡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125项,其中包括已经登记农药39项,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29项,临时限量21项。标准的组成情况如下:
(1)葡萄中禁限用农药规定了相对严格的限量标准,包括29种农药,分别是涕灭威、艾氏剂、硫线磷、毒杀芬、克百威、杀虫脒、蝇毒磷、滴滴涕、内吸磷、狄氏剂、灭线磷、氟虫腈、苯线磷、地虫硫磷、六六六、氯唑磷、水胺硫磷、甲基异柳磷、甲胺磷、久效磷、百草枯、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拌磷、硫环磷、甲基硫环磷、磷胺、治螟磷、特丁硫磷等。这类农药针对浆果类水果,制定的残留限量标准为0.01-0.05mg/kg。
(2)葡萄上已经登记或者复配登记的农药品种共有39项,分别是萘乙酸和萘乙酸钠、唑嘧菌胺、嘧菌酯、啶酰菌胺、克菌丹、多菌灵、百菌清、氰霜唑、霜脲氰、嘧菌环胺、苯醚甲环唑、烯酰吗啉、烯唑醇、氟环唑、氟吗啉、氟硅唑、氟吡菌胺、氯吡脲、三乙膦酸铝、己唑醇、亚胺唑、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异菌脲、代森锰锌、双炔酰菌胺、甲霜灵和精甲霜灵、代森联、腈菌唑、戊菌唑、咪鲜胺和咪鲜胺锰盐、腐霉利、霜霉威和霜霉威盐酸盐、丙森锌、吡唑醚菌酯、嘧霉胺、戊唑醇、噻菌灵、噻虫啉、噻苯隆等。这类农药的限量标准主要针对葡萄制定了限量标准。
(3)其他农药品种,并未禁止或者限制使用,同时也未在葡萄上登记的农药品种,共有57种农药,其中针对浆果制定限量标准的农药有21种,针对葡萄制定的限量标准有36种。
2 葡萄常用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比对
2.1 新增农药的登记对比及标准比对分析
2018年增补了5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包括粉唑醇、氟吡菌胺、乙基多杀菌素、乙螨唑、唑螨酯等,其中氟吡菌胺和乙基多杀菌素采用了临时限量标准。除氟吡菌胺外,其余4种农药未在葡萄登记。粉唑醇为三唑类杀菌剂。氟吡菌胺为酰胺类广谱杀菌剂,对卵菌纲真菌病菌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与霜霉威、吡唑醚菌酯、嘧霉胺等复配,生产复配杀菌剂。乙基多杀菌素为多杀菌素类杀虫剂,能够有效控制果树和坚果上的重要虫害。乙螨唑和唑螨酯均为防治红蜘蛛的农药,欧盟考虑到乙螨唑对水生无脊椎动物、非靶标节肢动物存在高风险,由于缺少残留数据支持,消费者膳食风险评估无法完成等,已经取消乙螨唑的登记。
目前我国葡萄生产常用的农药有20余种,为了解几种新制定限量标准的农药以及常用农药国内外限量标准情况,我们对比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日本、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限量标准情况,对比结果见表2。
我国新制定的5种农药在葡萄上的最大残留限量与CAC一致,反映了我国在农药残留限量的制修订中积极采纳国际标准的趋势。与欧盟比较,粉唑醇、氟吡菌胺和乙螨唑等3种农药的限量标准与我国一致,欧盟葡萄中乙基多杀菌素和唑螨酯的限量标准比我国宽松,虽然欧盟目前取消了乙螨唑的限量标准,但仍保留了0.5mg/kg的限量标准。美国目前仅规定了粉唑醇和氟吡菌胺在葡萄中的限量标准,均比我国限量标准宽松。澳新规定了粉唑醇、氟吡菌胺、乙螨唑和唑螨酯的限量标准,氟吡菌胺和乙螨唑限量标准与我国新制定的限量标准一致,粉唑醇和唑螨酯的限量标准比我国宽松。日本对5种农药没有制定限量标准,执行0.01mg/kg的“一律标准”。韩国目前制定了除粉唑醇之外的4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乙螨唑在葡萄中的限量标准与我国一致,乙基多杀菌素的限量标准比我国的宽松,氟吡菌胺和唑螨酯的限量标准比我国的严格。中国香港5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与GB2763的限量标准一致,反应了中国香港农药管理保持与CAC一致的管理趋势。中国台湾目前仅规定了粉唑醇在葡萄中的限量标准,为0.2mg/kg,比我国限量标准严格。
3 结论和建议
3.1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日趋完善
从GB 2763的变化趋势来看,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合理。目前CAC关于葡萄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有98项,CAC标准是国际贸易的准绳,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变化也保持与CAC标准一致的步伐,从GB 2763此次新增加的5种农药的残留限量标准可窥见一斑。与欧盟和日本相比较,我国的限量标准数量相对较少,欧盟目前有469项葡萄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日本有306项,欧盟和日本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数量多,一方面与其完善的农药管理制度有关,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严格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管理以保护居民健康的管理措施。
3.2 规范葡萄农药使用是保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
GB 2763是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判断农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新制定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进一步纳入我国农产品监测参数中。从葡萄种植基地和生产者角度,应关注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变化,及时调整葡萄病虫害防治用药。根据我国新《农药管理条例》的要求,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葡萄生产病虫害防治中应选择在葡萄中登记使用的农药品种,并控制使用剂量。新增加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5种农药仅有氟吡菌胺在葡萄中登记,限量标准为2mg/kg,按照农药使用规范使用,控制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可以将最大残留限量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3.3 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变化动态
葡萄在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中也占了重要地位,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以来出口增长迅速,主要供应泰国、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葡萄进口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主要来源于智利、美国、秘鲁、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葡萄进出口贸易中,国内外质量安全标准的差异也会造成贸易出口受阻和不必要的损失。从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和保障国内居民消费安全的角度出发,了解国内外葡萄的质量安全标准也非常必要。因此,有必要持续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变化动态,为保障我国葡萄安全生产和控制进口葡萄的质量安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