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08694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辽宁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白粉病的危害与防治 [2019/4/21 18:13:14] 来源: 作者:Admin

熊岳综合试验站

 

  辽宁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气候条件优越,是优质鲜食葡萄的主要产区。截至到2017年底,我省葡萄栽培面积共有77.8万亩,位居全国前列。传统北方栽培葡萄多以露地栽培为主,但随着人们对果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葡萄避雨栽培模式已从南方引入我国北方,并得到广泛认可和快速发展。

 

  避雨栽培是为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果品质量的一种栽培模式。避雨栽培可以使葡萄的枝叶能很好的避开自然降雨,大大减轻因雨水飞溅多种病害的侵染,如传统制约葡萄产业发展、较难防治的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但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白粉病却成了此栽培模式中普遍发生、危害较重的真菌性病害,影响枝条成熟,抗寒性降低,果实品质下降,给果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 白粉病发生时期

 

  北方避雨棚内葡萄白粉病发病初期大概在5月中下旬, 也就是在花期前后,发病高峰持续在6月中旬到8月下旬,即幼果期到枝条成熟期。但白粉病发病早晚、严重程度除了跟品种有关外,亦跟当年的气候条件,干旱程度,栽植密度,新梢管理等关系密切。例如2018年辽宁省早期干旱严重,基本没有降雨,葡萄白粉病发病期比往年提前半月左右,并且以往较为抗病的欧美杂种也受到严重危害。

 

  2 白粉病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先在叶正面产生覆盖有粉状物的灰白色油性病斑,严重时整个叶片都覆盖有灰白色的粉状物,卷缩,枯萎,而后脱落。花序发病,花序梗受害部位颜色开始变黄,而后花序梗变脆,容易折断。穗轴、果梗和枝条发病,出现不规则的褐色或黑褐色斑,表面覆盖白色粉状物,受害的穗轴、果梗变脆,枝条不能老熟。果实发病时,表面产生灰白色粉状霉层,用手擦去白色粉状物,能看到果实的皮层上有褐色或紫褐色网状花纹。

 

  3 发病原因

 

  (1)品种特性,欧美杂交种葡萄较抗葡萄白粉病,而欧亚种葡萄则易感病。我省现存在的现象为欧美杂种葡萄除了促成栽培外,多为露地栽培,欧亚种葡萄多为设施栽培,所以近年设施内出现白粉病高发趋势。

 

  (2)气候因子温度、湿度对葡萄白粉病病菌分生孢子的存活、萌发及菌丝的发育影响很大,分生孢子在4 ℃时开始萌发,当气温在2932℃时该病发生最快。葡萄白粉病是一种较为耐旱的真菌性病害,对湿度要求范围较宽,40%100%时易发生并逐渐蔓延。

 

  (3)栽培管理不当,防治不及时栽培过密,夏季修剪不及时,枝梢徒长,施氮肥过多,透光不好,架面郁密易造成病害流行。防治不及时,不注意发病前的预防,发现病叶才进行防治,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

 

  4 防治措施

 

  (1)清除病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梢、病芽、病果穗及其他病残体,彻底清除枯枝落叶,去除树干老皮,集中深埋或烧毁。这样可以降低果园病菌基数,减轻对葡萄的危害。

 

  (2)加强栽培管理新梢及副梢要及时引绑、摘心,并清除近地面枝蔓,保证通风透光,避免偏施氮肥,可以适当增施磷钾肥,促进枝条成熟。

 

  (3)喷药保护,注重前期防治抓住病菌初次侵染前的关键时期,在葡萄芽膨大而未发芽时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在葡萄生长期间还可以用2%武夷霉素水剂100 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等药剂,使用时要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由于病菌有从叶片背面气孔侵入的特点,因此喷药的重点是叶片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