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
刘三军 彭帅帅 贺亮亮 宋银花 章鹏
在葡萄生产过程中,延续多年来采用的明水沟灌、大水漫灌和渗水冲施肥等常规管理为主。不仅造成水肥资源不能充分利用,而且还易造成农田土壤环境恶化,导致土壤次生盐碱、酸化以及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等生态问题,进而影响葡萄品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和灌溉相互融合的一种新型农业科技,具有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施肥效果,绿色环保等作用。豫西及黄土高原综合试验站2017-2018年,在新乡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开展施肥一体化在葡萄上的应用,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水肥一体化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通过水肥一体化,可以使葡萄的果实经济性状大大提高(表1)。供试的品种中,夏黑、巨玫瑰、阳光玫瑰、醉金香等品种,果实外观美观,无裂果现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超过对照,部分品种,如阳光玫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22.7%,较对照提高3个百分点。
2 水肥一体化的节本增效
肥水一体化技术由于采用了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系统运行期间无需人工直接参与即可达到预期效果。水的有效利用程度得到提高,较常规对照节水46.5%。每年减少用药次数2 次,节省农药成本2100元/hm2。化肥施用量减少315kg/hm2,节省化肥成本1638元/hm2。减少劳动投入180工/hm2,节省劳动力成本21600 元/hm2。合计每年节省成本25338元/hm2。实施肥水一体化后,葡萄增产633.6 kg/hm2。每年可增加收入1267.2元/hm2。年均节本增效26605.2元/hm2效果显著。见表2。
3 水肥一体化增效评估
常规管理方式施肥浇水次数多,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另外,常规管理(大水漫灌等)造成果园空气湿度大,病害严重,管理用工多,增加病害防治成本。肥水一体化技术的实施,改善了果园小气候,降低了空气湿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葡萄病害发生,减少了农药的施用和防治病害的投入。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葡萄肥水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表明,该项技术的运用使葡萄平均增产633.6 kg/hm2。并且使葡萄的颜色分布均匀,口感好,含糖量增加,果实商品性状明显提高。同时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节药、节工等效果,年节约成本达25338元/hm2。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农田污染等发挥了一系列作用。有效保护了葡萄园生态环境。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葡萄传统种植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