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岳综合试验站
赵海亮 赵文东 孙凌俊 高圣华 马丽
2,4-滴丁酯是激素类除草剂,
是目前防除鸭跖草(俗称兰花菜)的有效药剂,广泛用于玉米、大豆播后定苗前土壤封闭,也可用于玉米田苗后早期茎叶处理。但是2,4-滴丁酯的最主要缺点是遇雨后有较强的挥发性,而且遇一次雨挥发一次,之后随风飘移,对葡萄等果树生产造成的危害严重。葡萄受害后表现花序枯萎、干枯,幼叶边缘停止生长而呈“碗”状,叶色失绿,后期叶片畸形呈放射状,新梢停止生长,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甚至造成绝产。为减少2,4-滴丁酯对葡萄的危害,提出以下几点防治方法。
1 园地应尽量远离玉米或大豆田
葡萄园(尤其是苗木基地)应远离玉米地或大豆田。2,4-滴丁酯是挥发性很强的除草剂,在气温达到15℃就挥发成气态。喷雾作业时直径小于100μm的细小雾滴可顺风飘移一定距离,在细雾滴飘移过程中,雾滴的水分很快蒸发,剩下的气态2,4-滴丁酯便随风向更远距离飘移,3~4级风可飘移近百米;风力6~7级时,飘移距离可达1500~2000m。喷药时的飘移是第1次飘移,可对下风头多种阔叶作物产生飘移性药害。
2,4-滴丁酯除了喷药时产生第1次飘移外,还存在第2次飘移。所谓二次飘移是指喷洒到玉米或大豆田上的2,4-滴丁酯,在喷药作业后的几天内自行挥发成气态,向下风头飘移。二次性飘移的方向可能和喷雾当时飘移方向不一致,主要取决于这个时段的风向。二次性飘移无法防范,但危害程度一般比第1次飘移轻。敏感作物药害轻重程度和喷2,4-滴丁酯的玉米(或大豆田)的距离远近成正相关,即距玉米地愈近药害愈重,愈远则药害愈轻,呈明显的梯度分布。
2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
在周边有玉米或大豆田且使用2,4-滴丁酯的地区,应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2,4-滴丁酯为害期主要集中在葡萄萌芽至果实迅速膨大期,以后挥发量会逐渐减少。同时随着叶片及果粒的长大,植株的抵抗力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在植株生长前期,应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是增加氮肥的供应量,以促进叶片、新梢及果实的迅速生长,增强植株抵抗力。
发生危害后应及时摘除褪绿、变形枝叶,减少药剂在植株内的渗透、传导;及时中耕松土,适当增施磷钾肥,可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抵抗能力;补充叶面肥,增强光合作用,恢复叶片生长。
3 生长季加强摘心
2,4-滴丁酯为害特点是雨后挥发性加强,主要为害植株的幼嫩部位,对成龄叶及芽体为害较轻。因此要在每次降雨后及时摘除幼嫩新梢,促进下部芽眼萌发,同时加强叶面施肥,促进小叶长势。
4 进行保护地栽培
在周边有玉米或大豆田的葡萄产区,最好进行保护地葡萄栽培。这样就可以避开2,4-滴丁酯的危害,而且还能增加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对现有的葡萄园,也可以加扣简易塑料大棚,以避开2,4-滴丁酯的危害。对葡萄苗木的繁育,更要加强简易的保护措施。而且还要注意保护地的通风时间,要尽量避开2,4-滴丁酯的漂移高峰。
5 药剂保护
为预防和缓解2,4-滴丁酯所造成的危害,可进行喷药保护和化学调控。在药害后有针对性地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逆向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葡萄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同时还可利用锌、铁、钼等微肥及叶面肥促进作物生长,有效减轻药害。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赤霉素、助壮素、云大120、芸苔素等。
6 正确使用2,4-滴丁酯或使用替代除草剂
在使用2,4-滴丁酯进行除草时必须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喷药,同时还要了解风向,最好不要使用2,4-滴丁酯进行除草;严禁在葡萄园内使用2,4-滴丁酯进行除草。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严格按使用说明正确使用;同时建议农民尽量选择其他除草剂代替使用2,4-滴丁酯,如乙草胺、阿特拉津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除草剂受害者也应积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停止生产使用2,4-滴丁酯,进而转向更安全可靠的除草剂的生产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