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32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山东地区不同葡萄品种间果蝇的动态发生规律 [2018/12/26 14:51:13] 来源: 作者:Admin

 

济南综合试验站

高欢欢 王咏梅 吴新颖 陈迎春

 

  摘 要:为了明确不同葡萄品种间果蝇的发生情况,于20172018511月份连续两年对济南南部山区的4个葡萄品种种植区域的果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发现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叔白颜果蝇、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鳞翅花果蝇7种果蝇。在各葡萄品种上,优势物种均为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2017年,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高峰期为7月初,为早中熟品种的果实成熟期,而黑腹果蝇发生高峰期为8月中旬到9月上旬,为早中熟品种的果实成熟后期。2018年,果蝇发生数量没有明显差别,但开始发生的时间和发生高峰期均早于2017年,且持续时间短。另外,金手指和玫瑰香对果蝇的抗性较弱,但不稳定,棚栽贵妃玫瑰对果蝇具有比较稳定的抗性。因此,建议避免金手指和玫瑰香葡萄与其他品种的混合种植,混合种植时应加强果蝇的防治。

 

  关键词:葡萄,果蝇,品种,动态

 

  葡萄属于葡萄科(Vi taceaeJuss),葡萄属(Vitis L.),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且栽培历史悠久。2015年底,山东葡萄栽培面积为3.99hm2,仅次于新疆和河北,位居全国第三位。葡萄的口感、药用价值以及葡萄酒的需求量大增,促使葡萄产业迅速发展。在葡萄的生产和栽培过程中葡萄病虫害多发,是制约丰产丰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 果蝇已经成为危害葡萄、樱桃等浆果类水果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果蝇属双翅目( D i p t e r a ) 果蝇科(Drosophilidae),种类繁多,寄主广泛,是重要的果实害虫。在全世界3700多种果蝇中,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为主要种类。斑翅果蝇成虫产卵于果皮下,幼虫孵化后在果实内蛀食危害。黑腹果蝇则喜爱取食有机械损伤或者果皮变软的果实,导致微生物的二次侵染,诱发酸腐病,经济损失严重。另外,满孝明等对山东胶东地区的果蝇进行了调查发现,黑腹果蝇在樱桃和葡萄上数量较多,斑翅果蝇则更偏爱于樱桃和苹果,同时也发现伊米果蝇和海德氏果蝇为害胶东地区的樱桃、葡萄、苹果、桃等水果,数量较少,不足以造成危害。甘肃天水地区为害水果的果蝇主要为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和海德氏果蝇三种;而山东地区葡萄园中果蝇种群的多样性以及不同的葡萄品种间果蝇的发生规律鲜有报道。

 

  鉴于此,本研究连续两年通过对不同品种的葡萄园进行果蝇的诱集和调查,明确连续两年不同葡萄品种间果蝇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在葡萄生长期中,各种果蝇的发生动态规律,对果蝇的防治及葡萄栽培中的品种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60%的酒精,将糖、醋、红酒和水按照2:1:1:4的比例混匀配制得到诱集果蝇成虫的诱集液;诱捕器采用高欢欢等所设计的方法进行制作。

 

  1.2 方法

 

  1.2.1 调查地点

 

  试验于2017510月和2018510月在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仲宫综合试验站内进行。共选择4个葡萄品种供试。其中贵妃玫瑰为棚栽模式种植,其他为露天栽培。金手指为早熟品种,玫瑰香为中熟品种,巨玫瑰为中晚熟品种。

 

  1.2.2 调查方法

 

  将配制好的诱集液倒入诱集瓶中,悬挂于不同品种的地块,每个品种选取400m2的面积(长宽均为20m),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在葡萄架1.5 m高度处,悬挂5个装有150 ml诱集液的诱捕器进行诱捕,每个品种三个重复。于20172018年的510月,每次悬挂5天,每隔7-10天调查一次。取样时,用过滤网将果蝇滤出,然后用中号特细毛笔将不同种类的果蝇挑入预先准备好的60%酒精溶液中。带回室内根据其形态进行鉴定并统计各种果蝇的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葡萄园中果蝇的总体动态规律

 

  2017年,叔伯颜果蝇的种群数量在525日开始增加,斑翅果蝇的种群数量在65日开始增加,两者具有相似的动态规律,均在75日达到高峰,其中每个诱捕器中斑翅果蝇的数量为10.72±1.58头,叔白颜果蝇数量为20.42±2.51头,随后均逐渐下降。725日,优势物种发生变化,黑腹果蝇开始出现,并迅速增加,在823日达到高峰,每个诱捕器中可收集到28.50±2.51头,此时叔白颜果蝇数量较少,为3.61±0.52头,而斑翅果蝇只有0.52±0.02头。当黑腹果蝇开始下降时,斑翅果蝇、叔白颜果蝇和鳞翅花果蝇的数量有所增加,并在10月初达到第二次高峰,出现了回迁现象,但其数量比第一次高峰的数量明显下降。

 

  与2017年相似,2018年叔伯颜果蝇的种群数量在5月下旬开始增加,斑翅果蝇的种群数量在6月初开始增加,两种果蝇具有相似的动态规律,均在6月中旬达到高峰,且早于201720天左右。在高发期,每个诱捕器中斑翅果蝇的数量为8.80±0.96头,叔白颜果蝇数量为18.77±2.10头,也低于2017年的高发期数量,随后均逐渐下降。7月初,黑腹果蝇开始出现,并出现波动,8月上旬出现第一次高峰,数量为13.95±1.39头,其出现时间和高发期时间均比2017年提前20天左右,但数量依然低于2017年。随后在9月中旬出现第二次高峰早于201710天在823日达到高峰,每个诱捕器中可收集到28.50头,2018年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并没有出现回迁的现象。

 

 

 

  2.2 不同品种间果蝇的种类和数量

 

  将所有葡萄品种中诱集到的果蝇进行统计,由图1所示,整个葡萄园中,共诱集到7种果蝇,分别为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叔伯颜果蝇、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鳞翅花果蝇。其中优势物种为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和叔伯颜果蝇。

 

  通过对调查期间果蝇发生总量的统计,发现每个葡萄品种中果蝇的总量差异明显(图2),2017年,金手指葡萄园中数量最多,共诱集到果蝇391.35头,其中对黑腹果蝇的吸引力最强,共诱集到245.95±25.26头,其他三个品种对于黑腹果蝇的吸引作用差异不明显。另外贵妃玫瑰对斑翅果蝇的抗性最强,只诱集到果蝇9.13±1.23头,其他品种差异不明显。叔伯颜果蝇各品种中的数量差异不明显。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和鳞翅花果蝇的数量均较少。2018年,黑腹果蝇发生的数量最多,其中玫瑰香品种对于黑腹果蝇的吸引作用最显著,可达到197.15±21.25头,早熟品种金手指园中黑腹果蝇的数量为55.94±6.12头,均明显少于其他品种园,与2017年刚好相反;其次为叔白颜果蝇,在玫瑰香葡萄园中诱集到的数量最多(139.67±21.21);另外,斑翅果蝇对于葡萄园的危害并不严重,以金手指品种中诱集到的斑翅果蝇数量最多(41.00±4.25)。贵妃玫瑰品种对于叔白颜果蝇和斑翅果蝇的抗性最强,每个诱捕器分别只诱集到29.01±4.258.03±1.52头,与2017年的结果相似。伊米果蝇、海德氏果蝇、筋果蝇和鳞翅花果蝇的数量均较少。

 

  2.3 不同品种间果蝇的动态发生规律

 

  2.3.1 2017年同品种间果蝇的动态发生规律

 

 

  在四个葡萄品种园中,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均是优势种群,但不同品种间果蝇的动态发生规律并不相同(图3)。在棚载贵妃玫瑰、早熟品种金手指和中熟品种玫瑰香葡萄园区中,斑翅果蝇5月下旬开始出现,但在晚熟品种巨玫瑰葡萄园中,斑翅果蝇6月上旬开始出现,其种群数量均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7月上旬和10月初。叔白颜果蝇5月下旬开始出现,在金手指、玫瑰香和贵妃玫瑰品种园中,均于7月上旬出现第一成虫高峰期,第二次高峰期发生在 8月上旬,而晚熟品种巨玫瑰葡萄园中,叔白颜果蝇成虫的高峰期分别为7月中旬和8月中旬,晚于其他品种5-10天。相比较于上述两种果蝇,黑腹果蝇发生时间较晚,在四个品种园中,均在在7月底开始出现,并在8月底9月初达到高峰,10月份,黑腹果蝇数量急剧下降,斑翅果蝇、叔白颜果蝇和鳞翅花果蝇有回迁的现象,但数量并不多。

 

  2.3.2 2018年同品种间果蝇的动态发生规律

 

  2018年,在四个葡萄品种园中,黑腹果蝇、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仍然是优势种群,(图4)。

 

 

  在和晚熟品种巨玫瑰葡萄园中,在四个葡萄品种园中,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在5月中旬开始出现,且发生高峰期在6月中旬,相比较于2017年,果蝇开始出现的时间和高发期均有所提前,并且在7月下旬逐渐消失,其发生期明显短于2017年。黑腹果蝇在6月末7月初开始发生,在棚载贵妃玫瑰、早熟品种金手指和中熟品种玫瑰香葡萄园中,8月上旬开始爆发,且在9月末达到高峰,而在晚熟品种巨玫瑰葡萄园中,于9月末开始爆发,发生时间短于其他品种。10月份,黑腹果蝇数量急剧下降,鳞翅花果蝇有回迁的现象,但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并无回迁现象出现。

 

  3 讨论

 

  本研究在山东济南仲宫镇葡萄园中共发现7种果蝇,其中,黑腹果蝇数量最多,另外两种优势物种分别为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与本研究相似,山东胶东地区的葡萄园中黑腹果蝇为主要的果蝇种类,其次为斑翅果蝇,郭建明和任路明等也发现,为害水果的果蝇主要为黑腹果蝇和斑翅果蝇,但并没有叔白颜果蝇的报道。

 

  不同的葡萄品种发育阶段的时间不同,红双味、金手指、玫瑰香、棚栽贵妃玫瑰均属于早中熟品种,发芽、开花以及果实成熟均偏早,在山东平原地区,7月初便逐渐成熟。而红宝石、巨玫瑰、腾稔和巨峰等晚熟品种则在8月中旬以后成熟。害虫的发生规律与寄主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密切相关,刘洪坤发现,四川地区的红地球葡萄园中果蝇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以及9月中旬至10月上旬。

 

  本研究中斑翅果蝇和叔白颜果蝇规律相似,在6月底7月初达到高峰,此时早中熟的葡萄刚刚成熟,与前人的结果相似,证明斑翅果蝇偏爱于在刚刚成熟的果实中产卵。8月底到9月初,早中熟葡萄品种到达成熟后期,斑翅果蝇种群明显下降,黑腹果蝇的数量达到高峰,且数量较多,此时,葡萄糖分含量高、果皮硬度下降,以及斑翅果蝇在前期产卵造成的伤口,可能是黑 腹果蝇种群数量急剧增加的原因,导致对晚熟品种葡萄的危害加重。另外,伊米果蝇和海德氏果蝇以及其他两种果蝇数量均较少,且没有明显的高峰动态规律,说明这几种果蝇的种间竞争能力可能较差,与葡萄的生长发育阶段无关,不属于以果实为主要取食对象的害虫,但其寄主部位和寄主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骆雅琴等证明,在多种寄主中,斑翅果蝇喜欢在樱桃和草莓上产卵,其次为葡萄番茄。斑翅果蝇的种群数量与品种的关系也较为密切,葡萄上斑翅果蝇喜欢在巨峰、青提葡萄上产卵,其次为夏黑和美人指葡萄,红地球葡萄上产卵量最低。本研究中,2017年金手指葡萄上的果蝇的数量最多, 2018年玫瑰香更易于吸引果蝇,而贵妃玫瑰葡萄上的果蝇数量较少,说明金手指和玫瑰香葡萄对果蝇的抗性均不强,且不稳定,贵妃玫瑰品种属于对果蝇具有稳定抗性的品种。

 

  本研究的结果可为葡萄的栽培和果蝇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栽培过程中,可尽量避免早中熟品种与晚熟品种的混种,金手指抗性最差,因此尽量避免金手指和玫瑰香葡萄与其他品种的混合种植,混合种植时加强果蝇的防治,且果蝇的防治应在果蝇爆发前以预防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