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703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吉林省葡萄冬季冻害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8/7/20 11:32:20] 来源: 作者:Admin

公主岭试验站

温景辉 申海林 邹利人 闫可等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年均温度35℃,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18℃,个别年份极端低温有时可达-40℃左右,给生产上葡萄越冬带来了很大困难。公主岭综合试验站通过多年来对吉林省多个地区的葡萄产生冻害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除个别年份受冬春降雪较少影响外,葡萄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技术对葡萄植株能否安全越冬至关重要,尤其是冬灌、防寒土覆盖量以及前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均与冻害发生程度有密切关系。

 

  1 葡萄生产中导致冻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品种选择不当。部分种植户过于追求新奇特品种,而置品种特性于不顾,如品种抗寒性差、抗病性差、生育期过长等,导致葡萄难以越冬,达不到预期的栽培目的。

 

  (2)防寒土覆盖不足。受近年冬季极端最低气温偏高和冬季降水较多影响,偶现了有利葡萄越冬的气候条件,加之近年雇佣农工费用增幅较大,生产上滋生了侥幸心理,很多经营者放松了对严寒的警惕,减小了防寒幅度,枝条以上覆土仅有20cm左右,防寒幅度不足1m,均距标准要求相差较远,且取土部位距离根系较近。

 

  (3)病害发生严重。病害常导致葡萄植株过早落叶,严重影响枝条成熟度,降低枝芽抗寒性,尤其是霜霉病对山葡萄品种影响尤为明显,乾安县第三林场20112012年冬春大量山葡萄严重受冻的一个重要因素即是霜霉病等病害未能及时得到防控引起的。因此,加强霜霉病等病害防治,保证叶片生长健旺、枝条充分成熟是提高植株抗寒性的重要措施。

 

  (4)土壤管理不善。吉林省西部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如土壤管理不善会导致树体根系吸收功能异常,叶片发生缺铁黄化,树体生长受抑,树势衰弱。另外往年负载量过大,有机肥施用不足,个别园区表现土壤缺肥现象严重,枝芽成熟度差,抗寒性下降严重。

 

  (5)自根现象严重。由于近些年劳动力成本高涨,加上部分农户栽培技术受限,防寒撤土不彻底,根茎部土残留越积越厚,导致自根发生严重,树体根系抗寒性急剧下降。生产上由于根系受冻,常发现往年长势良好的多年生大树,越冬后突然干枯死亡,就是由于根系受冻严重树体吸水困难所致。

 

  (6)防寒水灌溉不足。受近几年冬季降雪较多影响,部分农户对防寒水灌溉有所忽视。入冬前,个别园区农户根本不灌溉防寒水或者灌水不充分,导致葡萄越冬抗寒力下降,冻害发生严重。

 

  (7)苗木定植时过于直立。苗木没有一定程度倾斜定植,导致多年生主蔓往往难以压倒,加上埋土下架时操作不当,导致植株基部受压发生断裂,对树体产生机械损伤,严重影响了春季植株的正常萌芽和新梢生长。

 

  2 针对以上生产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建议如下

 

  (1)合理选择抗寒、抗病、生育期短的优良品种。尤其是大面积建园前,应事先做好考察和咨询工作,发展当地经过多年栽培且证明可以成功栽培的品种。

 

  (2)春季应根据当年气候情况。如遇春季低温,如今年春季发生的干旱低温,应适当晚出土,分批次出土。出土过早,根系尚未开始活动,枝芽易被抽干。

 

  (3) 病虫害防治要及时有效。春季,葡萄出土后至植株萌芽前,全园喷施一遍5波美度石硫合剂,所有枝蔓要完全喷上,老蔓可先将老皮剥落后再喷;生长季发病初期做到针对不同病害正确选用药剂,喷药要细致,时间应选择早晚气温较低或阴天的时间进行,以避免发生药害。

 

  (4) 一些特殊地区栽培葡萄,新建园应采取限根隔碱栽培技术,如在葡萄定植沟内应铺设塑料膜等材料防止定植沟内土壤返碱。老园应采用硫磺粉、草炭等酸性材料改良土壤,配合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夏季根据树相(如叶片黄化、变小等)及时喷施硫酸亚铁等叶面肥。

 

  (5)避免苗木自根发生。每年防寒撤土要彻底,使接口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如发生自根应及时剪断。

 

  (6) 及时、充足浇灌封冻水。葡萄在冬季修剪后下架防寒前1周左右,要充分灌1次封冻水,封冻水对防止根系冻害和早春干旱发生都有良好作用。

 

  (7)为避免枝蔓基部受压发生断裂,苗木定植时应倾斜定植,多年生主蔓下架时先用土块等将植株基部垫起,然后慢慢将枝蔓压弯固定,再在枝蔓上埋土覆盖。防寒土厚度和幅度,因品种和根系不同而异。防寒幅度以1.52.2m为宜,在此范围内普遍盖土20cm,枝条上要盖土3550cm。防寒埋土,要细要严,一定要在土壤冻结前完成。土壤冻结后,挖掘冻土块,既费力费工又不能埋严,易受寒风侵袭发生冻害。防寒用土,应在防寒范围1m外挖掘,切勿在近根处挖坑取土,否则根系易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