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干鲜食兼用品种改良岗位
王勇 苏来曼•艾则孜 孙锋 骆强伟
庭院葡萄种植是一种重要的庭院经济。新疆地域辽阔,农户庭院面积较大,具有种植庭院葡萄的传统。新疆葡萄产区在东疆、北疆和南疆分布很广,庭院葡萄主要分布在南疆的和田、喀什、克州、阿克苏地区,其它地区相对较少。
1 新疆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新疆是我国第一大葡萄产区,全区葡萄种植面积共计200余万亩,产量200余万吨。其中,吐鲁番市46.8万亩,产量86.8万吨;和田地区16.3万亩,产量18.2万吨;巴州24.8万亩,产量5.1万吨;昌吉州9.7万亩,产量11.1万吨;阿克苏地区11万亩,产量10万吨;伊犁州13.1万亩,产量 10.6万吨;克州10万亩,产量8.2万吨;生产建设兵团72.1万亩,产量54.3万吨。新疆葡萄主要用途为鲜食、制干和酿酒。鲜食葡萄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全疆各地均有分布;葡萄制干主要集中于吐鲁番、哈密及和田等地,产量约为16万吨;酿酒葡萄主要集中在天山北坡和焉耆盆地,酿酒葡萄生产面积约有50余万亩,目前,吐鲁番等其它地区也在大力发展葡萄酿酒产业,但仍处于起步阶段。
2 庭院葡萄发展状况
庭院葡萄是葡萄产业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庭院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发达地区以农家乐、观光农业为主要模式,是葡萄产业发展的延伸。就全疆庭院葡萄种植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分布于南疆地区。
2.1 南疆地区
和田地区庭院葡萄种植面积约6万亩,全区均有分布,其中和田县因距离市区近、人均耕地面积少、政府扶持力度大等有利因素,规模相对较大。和田地区庭院种植的葡萄品种有和田红、木纳格、无核白、无核白鸡心等,大部分为鲜食,少部分用来制干,其中和田红葡萄为制做穆塞莱斯的主要原料。种植面积大的几亩,小的仅有几株;以和田县拉依喀乡为例,其主要收入为庭院葡萄,最高的达1万元。和田地区病虫害相对较少,生产中不使用药剂,出现病虫害一般使用清水冲洗,肥料以羊粪为主。喀什地区庭院葡萄种植面积约5万亩,分布于全区,其中喀什市庭院葡萄种植规模较大,但其发展具有一定的特征:城市郊区种植规模大,且管理精细,商品效益高,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偏远农村种植面积较少,大多种植几株或几十株,主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暑季遮阴。品种主要有马奶子、木纳格、喀什喀尔、喀什圆葡萄等,基本上作为鲜食。亩收入可达1.5万元。该地区葡萄主要病虫害有霜霉病、白粉病、毛毡病、白腐病、叶蝉、红蜘蛛等,但平时不打药,只是在埋土前喷一次石硫合剂,肥料为有机肥。
阿克苏地区庭院葡萄种植面积约3.5万亩,分布于全地区,其中阿瓦提县和阿克苏市种植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种植品种有木纳格、和田红、马奶子、红地球、克瑞森无核、里扎马特、夏黑、巨峰等,以鲜食为主,一部分制作穆塞莱斯。葡萄价格在3-5元/公斤,零售价在8-10元/公斤。因阿克苏市距离城市较近,庭院葡萄不存在销售问题,而且价格较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也相对很高。阿克苏地区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和红蜘蛛,部分采用药剂防治。
2.2 北疆地区
博州庭院葡萄的面积在3000亩左右,大部分的庭院葡萄都在10余年以上,种植的品种有喀什喀尔、马奶子、红葡萄、木纳格、无核紫、红地球等;种植规模小的一家有十几株,多的有几十株;一般种植在房屋的南面,起到遮阳、避暑作用;在种植过程中都比较重视食品的安全性,施有机肥不施化肥,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穗轴褐枯病等。虫害白星花金龟、叶蝉等危害比较普遍,尤其近两年因降水量多而病害更严重、甚至绝产;庭院葡萄大部分以鲜食为主。生产出的庭院葡萄一般是供家庭消费,多余的葡萄拿到市场去销售。一般按市场每公斤葡萄约为10元。
石河子市庭院葡萄以农家乐形式种植。石河子市农家乐葡萄的面积在2000亩左右,大部分的葡萄都在近5年种植的,品种有火焰无核、马奶子、无核紫、里扎马特、红地球、喀什喀尔等;种植规模少的有1-2亩,多的有十几亩;葡萄种植方式的是长廊式的种植,用以观光、采摘等,结合餐饮休闲。昌吉州、伊犁州、乌鲁木齐等地因气候条件和传统习惯差异,种植庭院葡萄较少。
2.3 东疆地区
东疆地区包括吐鲁番和哈密。吐鲁番虽然是新疆葡萄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但该地区庭院葡萄种植规模不大;哈密的庭院葡萄种植规模也不大。东疆地区庭院葡萄的面积在3000亩左右,大部分的庭院葡萄都在10余年以上,种植的品种各种各样,主要有无核白、马奶子、无核紫、里扎马特、红地球等;种植规模小的一家有几株,多的有几十株;庭院葡萄典型种植方式的是种植在房屋的南面,夏天起到遮阳、避暑作用,在大的院落也有长廊式的种植,有观赏和休闲作用;在种植过程中都比较重视食品的安全性,不使用化肥和喷施农药,叶蝉的危害比较普遍;庭院葡萄大都重视绿化的作用,枝条相对较郁闭,产量低,有色葡萄品种着色不理想。生产出的庭院葡萄一般是供家庭消费,多余的葡萄送亲戚或朋友,很少到市场销售。
3 发展庭院葡萄的意义
(1)发展庭院葡萄可以有效地利用宅基地,缓解耕地不足的压力。
新疆虽然面积大,为我国总面积的六分之一,但耕地面积有限,特别是南疆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少。近年来,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年减少,大量宅基地和空地闲置,将这些闲置土地规划成葡萄地,将能缓解耕地不足的压力。
(
2)发展庭院葡萄可以有效地利用闲散的劳力和不宜到大田劳动的劳力,变相地提高就业率。
(3)庭院葡萄种植投资少效益好,能够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发展庭院葡萄占用的空地少,成本低,创造的价值较高,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是我区发展农村经济促农增收的新亮点。
(4)新农村建设为发展庭院葡萄提供廉价的架材。
近几年来,各地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拆旧舍盖新舍、伐树修路等,整理出一大批废旧木材,这些可以变废为宝,为发展庭院葡萄提供架材。
(5)发展庭院葡萄可以美化农户居住环境。
发展庭院葡萄可以把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又美化了生活环境,使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高度统一。
4 庭院葡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庭院葡萄发展不平衡,水平普遍偏低。
受地域、信息和传统思想影响,各地庭院葡萄发展水平不平衡。就全疆来看,主要分布于南疆各地州,而东疆和北疆各地偏少;就地区来看,除城市郊区和政府扶持的一些偏远乡镇农户庭院葡萄发展较为活跃外,其它地方大多农户庭院葡萄种植只是为了满足自给自足。规模化、区域化的专业村、专业片区较少,目前发展水平基本还处在起步阶段。
(2)农村庭院利用率不高和生产收益低。
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有不小面积的院落,但个别农户庭院土地利用率不高,除去住房、道路和养畜棚圈用地,还有较多土地闲置或简单地种几株葡萄,基本上没有什么收益。
(3)种植品种传统、管理技术落后。
大多农户按照传统思想庭院种植与大面积田间种植相同的品种,没有竞争优势,同时缺乏管理经验,导致产量低、品质差,将庭院葡萄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4)偏远区域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葡萄销售成问题。
城市郊区农户可以通过到市场上零售或批发给商贩的方式销售,一些远离城市具有一定规模的葡萄专业村,可以通过合作社外销。但大多偏远区域不具有规模,很难将商品销售出去。
(5)庭院葡萄修剪、下架埋土等作业操作不方便。
庭院葡萄一般通过搭高棚架方式种植,棚高最高可达5米,主蔓长度最长可达10米。修剪、采摘,特别是越冬埋土很不方便,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6)庭院葡萄在庭院经济中的比重小,容易被忽略,不利于产业发展。
近几年来,政府提倡发展庭院经济,但对庭院经济中葡萄的扶持力度不大,庭院葡萄的发展主要靠农民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