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32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葡萄园夜蛾类害虫趋光节律研究 [2018/7/19 17:33:57] 来源: 作者:Admin

虫害防控岗位

张薇 马罡 张博 马春森

 

  葡萄园常见害虫如斜纹夜蛾、吸果夜蛾、棉铃虫、银锭夜蛾、地老虎、甜菜夜蛾等(蒋建军等,2013,何建群等,2016,谢辅义等,1994),都是夜蛾类昆虫。夜蛾类害虫可取食叶片叶肉为害,可刺入果粒造成果实变质变形,也可蛀茎或蛀果为害,对葡萄产业造成较大的威胁。传统的葡萄病虫害防治常造成农药残留过量,从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出发,需寻找稳定而高效的绿色防控技术。虽斜纹夜蛾、棉铃虫、甜菜夜蛾的性诱杀技术比较成熟(中捷四方、中科院动物所),然而性诱剂专一性强,并不能推广到防治其它的夜蛾类葡萄害虫。所以,急需寻找一种高效稳定,杀虫谱广的绿色防控技术。

 

  夜蛾类害虫的成虫均夜间活动,趋光性强。利用夜蛾类昆虫趋葡萄园夜蛾类害虫趋光节律研究光性习性的灯光诱杀技术成为葡萄夜蛾绿色防控另一个技术手段。斜纹夜蛾灯光诱杀技术已经在蔬菜上取得较好的效果,佳多牌220VPS-15II光控型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量试验,花菜地杀虫灯区较无灯区减少73%(何永学等,2004),青菜地杀虫灯区蛾量下降52%(徐方程等,2004)。尽管夜蛾灯光诱杀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诱虫灯都整晚开灯,导致杀灭大量的非靶标昆虫和天敌昆虫。葡萄园夜蛾类害虫灯光诱杀技术尚未开展研究,本文试验明确多种夜蛾类害虫的夜间趋光行为节律,获得了夜蛾类害虫灯光诱杀技术中关键的开关灯时间。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北京昌平区葡萄园中进行,周边有其它果树、蔬菜、大豆等作物。采用频振式杀虫灯(佳PS15型,光源波长为350nm,功率15w,灯管外围3000V高压电线)作为诱集装置。杀虫灯下端距地面1.8m。每日设置20:00开灯,第二天早上4:00关灯。每小时更换集虫袋,诱集袋带回室内,鉴定夜蛾的种类,记录每种夜蛾的数量。计算某种夜蛾在某时段的趋光率,即该种夜蛾某时段诱集量/该种夜蛾夜间诱集总量。

 

  2 结果与讨论

 

 

  结果表明,小地老虎65.4%,黏虫70.4%,黄地老虎75.5%,银锭夜蛾89.7%,甜菜夜蛾83.1%在后半夜01:00后有明显的趋光活性,后半夜几乎很少趋光活动(图1)。北京昌平区葡萄园中未监测到斜纹夜蛾和吸果夜蛾。比较诱虫灯不同开关灯时间下,夜蛾诱杀率(表1),发现若后半夜0:00开灯,4:00关灯是最有效的开关灯时间,可诱杀83.4%的金龟子,用电量减少一半。

 

  3 讨论与结论

 

  前期研究发现,异色瓢虫、草蛉、多型虎甲等天敌昆虫则在整个夜晚都有趋光活动,但是趋光活动频率随时间推移而减弱。因而,夜蛾和天敌昆虫趋光节律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可通过调节诱虫灯的开关时间,开发天敌友好型夜蛾灯光诱杀技术,即0:00开灯,04:00关灯。这样后半夜0:00-04:00开灯,可集中消灭大量有效虫源达到83.4%;可减少59.7%的天敌杀伤率;开灯时间的缩短,节约了防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