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与土肥研究室熟期调控岗位
杨国顺 王美军 徐丰 白描 吴胜 陈恒
2018年1月全国爆发大范围雪灾,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普降大雪,安徽等省局部地区积雪达到20-30cm,导致许多简易避雨棚、钢管单栋大棚、连栋大棚等葡萄避雨促早栽培设施被压垮,大量薄膜被划破,葡萄枝蔓冻伤,损失巨大,受灾较为严重。近年来葡萄避雨促早栽培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当葡农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与冻害,其抗灾救灾的防范能力差。因此,熟期调控岗位团队针对此次低温雪灾天气,通过调查与研究制定了设施葡萄避雨促早栽培雪灾冻害预防与补救技术,特推荐给广大葡萄种植者。
1 雪灾冻害的危害
雪灾冻害造成的主要危害包括两方面:一是大雪压塌大棚,甚至压断葡萄园架柱,重新修整大棚架每667m2需投入5000~10000元,且开花、成熟期推迟,每667m2降低产值约3000~5000元。二是葡萄枝蔓遭受冻害,设施葡萄园枝蔓一般最低温度在0℃时不会产生冻害,-1℃会有轻度冻害,-2℃会产生严重冻害。葡萄遭受冻害的程度与栽培品种、栽培方式、盖膜时间、树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如单膜覆盖冻害程度较双膜覆盖的重,覆膜时间过早冻害重,品种中美人指受害最重,其次是夏黑、藤稔、维多利亚,树龄小、树势弱受害较重。
2 救灾措施
(1)关注天气,大雪前做好准备,降低损失
根据果园面积与人力情况采取揭膜、下膜等措施,面积大,人手不足时甚至要划破棚膜,减轻积雪给棚架的压力,以防积雪压塌大棚,切忌抱侥幸心理。据有关资料显示,积雪每立方米的重量在190kg,所以对于毛竹片连体棚来讲,更要及时减轻积雪压力。连栋温室根据钢架承受能力和积雪情况,必要时,还得划膜保全大棚骨架。
(2)及时安排人手清除积雪
根据大棚设施结构结合天气、人力等实际情况制定积雪清除方案。如1月初,安徽等地区晚上降暴雪,大棚倒塌无数。因此,在晚上清除积雪不仅缺乏劳动力,而且人员的安全不能得到保证。1月下旬,湖北、湖南等地区再降大雪,降雪过后又伴随着雨夹雪在大棚上形成冰冻,增加了清除积雪的难度。因此,清除积雪时应严密关注天气情况,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雪下人顶,雪停人停,中间每隔一段时间不间断顶雪,使积雪顺利滑落。而针对钢管单栋大棚,有一种快速扫雪的方法,即取一根长约5m的竹竿(可根据大棚宽度加长竹竿长度)和一块长1m,宽20cm的木板订成一个刮板,当积雪达到5~7cm厚时,站在大棚的后坡,将雪轻轻一推,积雪就会顺着光滑的棚膜滑落,一般60m长的大棚一人花30分钟可清扫一遍,省工省力,但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损坏棚膜。
(3)雪自然滑落法
有条件的可以在草苫上加盖一层棚膜,如条件不允许可将草苫卷起,置于大棚后坡,当积雪厚达8cm左右时就会在光滑的棚膜上自动滑下。7m宽的大棚可自动滑下2/3。棚的坡度越大,自动滑下的越多。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积雪对大棚的压力。
(4)棚内升温,融化积雪
用熏烟法使棚内温度提高,能减少地面辐射散发,同时烟雾颗粒可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减轻霜冻,改善葡园微域气候,使园内气温提高2℃以上。具体做法为,低温寒潮来临的前一天傍晚,以杂草、谷壳、木屑、落叶等为燃料,气温下降到葡萄受冻的临界点时点燃,并控制烟雾在葡萄园区域,一般每亩4~6堆,每堆用燃料15~20kg。在有风时,火点设在上风口。但此方法在积雪小于2cm时效果较好,下雪量增大时效果不佳。当气温降至冰点时,要三层薄膜(大棚+中棚+小棚)覆盖。当气温降至-3℃及以下时,夜晚还要在小拱棚上加盖遮阳网、无纺布等保温材料。
(5)加固棚架,加强看护。
棚内加立柱支撑,在梁架底下每隔2m加一根直径不小于8cm的立柱,以加强棚架承受能力。盖严棚膜,拉紧压膜线,棚四周悬挂草帘或防寒被;加强夜间值班,及时清扫积雪,以免造成棚塌损失。
3 预防措施
(1)建园标准要高,棚架要牢固
本次雪灾中倒塌的毛竹片大棚,多数是两头地锚被拔起而全园躺平,所以大棚搭建牢固是防止被大雪压塌的基础。建园时地锚的埋设很重要,深度要大于60cm,而地锚使用前横放一根废旧水泥柱以加大牢固性,然后上层土壤要沉实并填土夯实。除此之外,建园时毛竹片间距不宜超过70cm,并且年年修整,发现不牢固要及时更换,发现地锚不牢时要及时加固,镀锌钢管棚也要及时加固,提高抗雪能力。
(2)适时盖膜,并加盖棚膜
促早栽培最早覆膜时间在距离当地露地葡萄发芽前45~50天,双膜覆盖的最早覆膜时间在当地露地葡萄发芽前65~70天,盖膜再提前就会增加遭遇雪害的概率。有条件的葡萄园可以在原有棚膜的基础上,再加一层膜,双膜变三膜。行间、天沟间、排水沟内缝隙间的膜要完全密封,棚膜不破损,棚膜不漏气。
(3)灌水保温
灌溉防寒水,对提高葡萄树体的抗寒力有重要作用。即在低温冻害来临前5-7天浇灌防寒水,以灌透为宜。冻前灌水可以保持土温,溶解大量的树体养分,减少冻土深度,降低树体内部冰点,提高树体的抗寒能力。同时,在寒冬期间,灌溉水分对保持低温稳定有促进作用,防治葡萄受冻。
(4)连栋温室的修建
连栋温室因不易上人清雪,建设时,应在温室内顶部加装暖风筒,融化顶部积雪至温室天沟,在天沟的顶面(须加防冻液)或下面加装融雪管道,或融雪电缆(毯),将天沟上的积雪融化流掉,以减轻温室负荷。
(5)灌水和喷水
灌水在霜冻发生前2~3天进行,可提高土壤湿度,增加热容量,待夜温下降后,将热量缓慢释放,避免树体及枝条受冻,灌水时应注意灌透。喷水应在寒潮来临前1~2天进行,对于一些灌透水的葡萄园,此种方法可以促进上述作用,注意喷水应将树干淋湿。另外,对于已经萌芽或抽枝的葡萄,树体及叶片均匀喷施0.1%的生理盐水,可以提高树体自身的抗冻能力,预防萌芽期到花期的冻害。
(6)棚上安装喷水装置,喷水融化积雪
在大棚最高处安装有进水管、垂直喷水管和螺旋喷灌组成的喷水装置。垂直喷水管喷头离棚顶最高处20cm左右,喷管间距横向10~12m,直向6m,喷水半径约5m,水能喷到相邻喷水直管位置。每667m2 葡萄园约需11条垂直喷水管。喷头选用能转动且水滴较粗的喷头。在垂直喷水管下部安装螺旋接管,不用时可将螺旋接管上部垂直喷水管拆下。在棚膜积雪达到2cm以上时即开始喷水融雪,喷水管间距不宜过大。此方法虽融雪效果良好,但是配建成本较高。
4 冻后的管理
葡萄植株一旦发生冻害,应因地制宜加强管理。
(1)加强葡萄枝蔓管理
根系未受冻,但部分枝蔓受冻的植株,在萌芽后,及时去除冻死部位,用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涂抹剪口;加强地下土肥水管理,促使尚有希望的枝芽得到较充足养分和水分,使其发芽整齐,新梢健壮生长。根系未受冻,但地上部枝蔓全部冻死的植株,可从主蔓基本平茬,待发芽后从根颈部选择1-2个强壮的萌蘖培养成主蔓(主蔓数量根据架式、树形及栽植密度决定)。也可以采用现有葡萄树的根系进行坐地嫁接,改良更新葡萄品种。出现严重光秃带时,可采取曲枝促梢(将光秃蔓卷曲使隆起高点发梢)、留长梢母枝补空、压蔓补梢(将光秃蔓压入土表促发新梢)等。
(2)合理控制产量
对于受冻的葡萄园,根据受害轻重程度,合理控制产量。疏除生长弱小结果枝条或掐去弱梢上的花序(果穗),减少留果量。及时疏除去过多的新梢,集中营养物质积累到有限的新梢内,促进葡萄枝蔓恢复,增强树势。
(3)加强肥水管理。
葡萄遭受冻害后,一般发芽晚,长势弱,要加强肥水管理。施肥要优质腐熟细碎有机肥与速效易吸收的化肥并重,随施肥浇水,以浇透为好,不宜大水漫灌,以有利于提高地温,促根早发。除土壤施肥外,还可适当进行叶面喷肥。
(4)调控好温湿度
盖棚后七天内最高温度控制在15℃以内,萌芽前最高控制在33℃以内,萌芽后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过30℃。防止最低极限温度:绒球期不能低于零下3℃,新梢不能低于零下1℃,花序不能低于零下0.5℃。
(5)加强病虫害防治
雪灾后葡萄遭受冻害,植株长势将会减弱,有利于一些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发生,如葡萄灰霉病和葡萄枝干溃疡病等。在重视清园基础上加强葡萄的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同时注意喷药保护。灰霉病的防治适期是花期,药剂可选用40%嘧霉胺800~1000倍,或50%腐霉利1000~2000倍液等;葡萄枝干溃疡病的药剂防治可结合葡萄炭疽病和白腐病等病害的药剂施用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