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9418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我国葡萄植保作业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8/1/2 16:24:04] 来源: 作者:Admin

生产管理机械化岗位

徐丽明 袁会珠 刘星星 谭彧 吴刚 刘彩玲 张学敏

 

  葡萄生产管理中,其病虫菌害多,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炭蛆病、褐斑病等,虫害主要有根瘤蚜、班叶蝉、绿盲蝽、透翅蛾、虎天牛等,细菌性病害主要有根瘤病、皮尔斯病、溃疡病等,病毒性病害主要有扇叶病、卷叶病等,这些病虫菌害尤其是雨后极易发生,若不及时防治,传染快,危害性极大,极易造成减产或绝产。因此,必须尽快、及时的预防和防治。


  我国有多种作物,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花生、油菜等)、水果(苹果、柑橘、葡萄、香蕉等)、蔬菜(白菜、芹菜、圆白菜、韭菜、大葱等)、设施栽培作物、林业等,都需要植保作业和相关机械。


  2016年我国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19%,其中,机动喷雾(粉)机,近10年来呈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 296.34万台增加到2016年的629.69万台,增加了112%2017年全国仅大中型植保机械就达到200万台(套)。



  我国现有多种形式的植保机械,大田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甘蔗等)主要是折叠喷杆式(图2),由拖拉机悬挂或牵引,作业效率高,防治效果好;或高地隙自走式折叠喷杆植保机(图3),主要用于玉米中后期(或甘蔗等其他高秆作物)的植保作业。传统苹果园的喷药作业,多采用悬挂式、牵引式的风送式喷药机。林业或路边的高大树木,多是风送式、高射程的喷药机。

 

  我国葡萄的栽培模式多种多样, 篱架式、V型、Y型、棚架型、飞鸟式等,叶幕厚度不一,部分园区借用其他作物的喷药机进行作业,作业效果也参差不齐。


  1 我国葡萄植保作业机械的现状



  (1)牵引式风送喷药机


  该喷药机(图4)多由大马力拖拉机牵引,药箱容量大,采用风机和喷头进行作业,雾滴穿透性好,适合叶幕厚的葡萄种植。但地头要留有足够的长度,机组需要大的转弯。喷头的布局有半圆弧型、倒U型等,倒U型的出风口的扇叶角度可调,使药液吹向葡萄藤的不同的位置。这种机器适于篱架式或棚架式(棚架高,拖拉机能进地)栽培模式。


  (2)环抱式喷药机


  该机(图5)由拖拉机牵引作业,针对篱架式的葡萄栽培模式,一次作业两行,环抱着葡萄藤架进行喷药,采用液力雾化、气流辅助吹送的方式,雾化性能好,雾滴穿透性好,作业效率高。但两行的杆式结构,要求地头转弯半径大。



  (3)乘坐式弥雾机


  该机(图6)自带动力,轮式或履带式,移动灵活,由液力雾化、气流辅助吹送进行喷药。这种机器适于篱架式或棚架式(棚架高,拖拉机能进地)栽培模式。


  (4)自走式风送喷药机


  该机(图7)自带有动力,采用液力雾化、气流辅助吹送的方式,喷头穿透性好,风量大,药箱容量大,作业效率高。这种机器适于篱架式(上部分的喷头需要关闭)或棚架式(棚架高,拖拉机能进地)栽培模式,需要大的地头转弯半径,适于地块较大的葡萄园。


  (5)遥控式履带喷药机


  该机(图8)自主行走,无线遥控操作,可控制车辆的行走和转弯,操作简单方便;宽幅履带设计,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全电控操作,结构简单。这种机器适于篱架式(上部分的喷头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或棚架式(棚架高,拖拉机能进地)栽培模式。


  (6)悬挂式风送喷药机


  该机(图9)悬挂在拖拉机的三点悬挂机构上,药箱适中,移动快捷方便,采用液力雾化、风力辅助吹送的方式,雾滴细而均匀、防飘移性能好;风机直径大、气流速度大,雾滴穿透性良好,作业效率高。移动灵活,不需要大的地头和转弯半径。这种机器适于篱架式(上部分的喷头需要关闭)或棚架式(棚架高,拖拉机能进地)栽培模式。


  (7)推车式机动喷药机


  该机(图10)由汽油机为动力,采用离合输出─皮带传动,启动轻便,人工在地边移动喷药机,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可配置1-2个喷枪,人工手持喷枪进地作业,喷雾压力大,压力稳定,适于小型温室或低矮棚架式葡萄喷药作业。


  (8)无人机


  植保无人机(图11)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植保喷药技术,2017全国在用的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1.4万架,作业面积8200多万亩次。其特点:作业迅速,遥控作业,空中喷药,有喷杆式、多旋翼多喷头式等,但药箱小,续航时间短,适于露地作物、发病急、紧急控制、人难以快速进地的作业。


  2 葡萄植保作业机械的发展趋势


  葡萄是精细作物,其葡萄果实或葡萄酒对农药非常敏感,一般年喷药次数为4次以上,现有的葡萄植保作业机械多是粗放式的,药液量大,吸附性差,浪费严重,不仅污染了土壤和环境,也严重影响了果实和葡萄酒的品质。因此,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针对葡萄的栽培架式、树龄、叶幕厚度、叶片-植株-果实的发病轻重,自动调整药液量和风力大小,实现对靶、精准、变量喷药,同时,加强病虫菌的预报和预防,实现精细化、个体化植保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