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
王忠跃 李兴红 董雅凤
花期不能使用农药,因为农药会影响授粉,以及授粉昆虫的活动。如果花前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会存在病害严重发生的风险。此外花期还存在突发性虫害发生的风险,比如金龟子。当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对葡萄的优质、稳产造成威胁时,可以采取补救性措施,喷洒农药;选择对葡萄的花、小幼果、嫩梢、幼叶都非常安全的药剂,比如甲基硫菌灵、联苯菊酯、金科克等等,作为花期突发性病虫害的救灾药剂。
1 花期常遇到的问题与措施
1.1 烂花序、烂花梗
1.1.1 原因
花期出现烂花序或花梗,一般是灰霉病、穗轴褐枯病发生造成的危害。
花序分离期、开花前,是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的防治点。在这两个时期没有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再加上花期遇比较多的雨水,是灰霉病和穗轴褐枯病发生、危害的最重要原因。
1.1.2 正确措施
花序分离期、开花前2~4d,应采取有效措施,喷施对花影响小的农药。
1.1.3 补救措施
立即使用药剂:40%嘧霉胺800倍+10%多氧霉素1200倍。花期使用能控制病害,减少或停止花序腐烂,但会影响授粉。
1.2 大小粒
1.2.1 原因
大小粒的问题虽然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表现,但与花前、花后的措施有直接关系,所以将其放在花期介绍。引起葡萄大小粒的原因比较复杂,总结归纳如下:
(1)授粉不良。授粉不好,不但造成大小粒,而且是大量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授粉不好造成的大小粒,在有核品种上常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缺硼,二是花芽分化不好和营养不良,三是花期雨水多、低温。因此,在花前补充硼肥,采收后保护好叶片,让枝条充分成熟和植株有充足的营养积累,是解决授粉不良的根本措施。
(2)缺锌。缺锌引起生长素合成不足,影响新梢生长和果粒膨大。应在花前、花后补锌。在落叶前补锌或发芽前用高浓度锌肥涂抹枝蔓,也是补锌的重要形式。
(3)生长过旺。花前施用过多氮肥或土壤中氮肥过量,会导致新梢旺长。开花前后,枝条过旺,说明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不协调,会造成花序营养不足,影响授粉,导致花序的营养供应不足,造成落花落果和大小粒。控制氮肥供应,调控新梢旺长,可以缓解由于生长过旺引起的大小粒和落花落果。
(4)激素类药物中毒。上年GA使用过量,会造成花芽分化出现问题,导致大小粒。
(5)病毒病危害。许多病毒病害导致大小粒。有关病毒病的防控,请参考病毒病有关章节。
1.2.2 正确措施
(1)花序分离期、花前2~4d使用药剂,防治病虫害;根据田间生长状况和土壤肥力测定,使用硼肥(花前补硼)、锌肥(花前、花后补锌)。
(2)控制枝条旺长。调控氮肥供应、化学药剂调控、绑梢等措施。
1.3 花梗、轴,变黄、变脆、干枯。
1.3.1 原因
白粉病、霜霉病等发生,是花梗、轴等变黄、变脆、干枯的重要原因。
雨水少、湿度大(比如避雨栽培)是白粉病的发病条件。白粉病的防治关键是2~3叶期使用药剂和摘除病梢,在花序分离或开花前使用的药剂结合其它病害的防治,使用能够兼治白粉病的药剂。如果花前白粉病防治不力,导致花期发病,花梗变黄、脆、干枯,有白色粉状物,对后期影响非常大。
冬季潮湿泥泞、春季多雨,可导致霜霉病的发生。如果霜霉病发生早(花前、花期、花后小幼果期),首先侵染花序、花梗、幼果和果梗,而后再侵染叶片。所以,在特殊天气条件下,花前防治霜霉病(花序分离、开花前)非常重要。在霜霉病有可能早发生的气候条件下,花序分离期和开花前应尽快使用防治药剂。
1.3.2 对策
花前,根据气象条件和病虫害的特点,准确、及时采取措施。
1.3.3 具体补救措施
(1)霜霉病。42%代森锰锌400~600倍+50%金科克2500倍等。
(2)白粉病。 50%保倍2500倍,或12.5%烯唑醇3000倍,10%美铵600倍等。
1.4 突发性虫害金龟子
1.4.1 原因
金龟子一般在葡萄园外发生,开花期从外面飞来危害葡萄,一般葡萄园周围受害比较重。不同年份,发生情况不同。
1.4.2 措施
发现金龟子为害,立即喷洒杀虫剂。如2.5%联苯菊酯1500倍或10%高效氯氰乳油2000~3000倍。也可以选择有驱避作用的药剂。
2 常见的错误做法
2.1 开花前不采取措施,花期使用农药
错误点:违反了花期尽量不使用农药的原则。
原因:花期喷洒农药影响授粉;应在开花前根据病虫害的防治点采取措施。
正确做法:根据葡萄园的具体状况(上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气象因素等,在开花前采取措施。
2.2 随意追施肥料
错误点:肥料不是越多越好。
原因:花前氮肥过量使用,会导致新梢旺长,造成落花落果和大小粒;花期需要磷肥比较多,配合钾肥;磷肥和钙肥有拮抗作用,互相抵制。所以,胡乱施用肥料是罪魁祸首。
正确做法:根据葡萄对肥料的需求规律,科学施用肥料。花前谨慎施用氮肥,尤其是生长旺盛容易造成问题的品种,比如巨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