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综合试验站
吴江
浙江是我国南方葡萄主栽区之一,以鲜食葡萄为主。1978年浙江葡萄仅种植26.7hm2,2009年上升为1.67万hm2,在浙江水果产业中位于柑桔、杨梅、梨、桃之后,列第5位。从上世纪70年代庭院零星种植发展到全省各地均有商品化栽培,形成了杭州湾南北岸、浙东南沿海、浙中等3大主要产业带,各产业带中栽培面积最大的分别是嘉兴、宁波、绍兴、台州、金华地区,据统计,这5个地区葡萄面积有0.88万hm2,占全省的84.8%,产量21.2万t,占全省的89%。葡萄已成为近几年浙江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水果,已成为浙江果树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各地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但浙江地处台风多发区,每年台风给葡萄种植户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为此科技人员和葡萄种植户就促进葡萄早熟提高效益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
1 双膜覆盖提早成熟技术
1.1 内膜覆盖时期与方法
外膜覆盖后施好催芽肥、浇好水,畦面覆上地膜,再覆内膜。双十字V型:内膜用2~2.5m宽的0.03mm薄膜2幅,分别绑于相应的架面。在上横梁架面上,先在横梁中间拉一条拉丝,两张膜用竹夹夹在拉丝上,分别向两边拉至畦面,形成封闭的内膜。
水平棚架内棚搭建与内膜覆盖:两行葡萄一个大棚,用钢管或毛竹拱片插在棚两边,中间距棚顶1m左右,拱片间距1m左右,中间用1条尼龙绳固定每条拱片,用膜覆盖在内棚架面上,膜的两边挂至畦面,棚两端的膜也挂至畦面,形成较密封的内棚。
1.2 棚温调控
双膜覆盖后遇晴天棚内升温很快。内棚温度不能超过30℃,当棚温即将达到30℃,将西端分段揭高部分内膜搁置横梁上,东端膜不揭高,但棚温不能低于26℃;当西端膜全部揭高,棚内温度仍超过30℃时,则要通过外棚开棚门或揭高部分围膜使之降温。下午当棚温开始下降,分次放下膜,使棚内温度较长时间地保持在26~30℃,增加积温,可明显提早开花与成熟时间。
保持阴、雨天内膜棚温不超过30℃,内膜全封闭保温增湿;晴天、多云天管理人员不要离棚,棚温达到30℃必须及时调低,低于26℃时调高,否则易发生热害;若26~30℃棚温持续时间太短,促早萌芽、开花、成熟不明显。
揭除内膜期:新梢长至碰至内膜顶时应及时揭除内膜,嘉兴地区在3月下旬。
1.3 效果
藤稔葡萄提早1 9 ~ 3 6 d上市, 市场批发价高于单膜33.3%~86.6%。见表1。
2 促早栽培成功关键技术
以1月10日盖膜为例:
冬季修剪:提早至12月15日前结束。
解除休眠:冬剪后10d至保温前10d涂芽结束,用芽灵或朵美滋为宜,用石灰氮破眠比用芽灵或朵美滋萌芽晚7d左右。
促进萌芽:盖棚膜前后一次灌水。
促早发根:覆盖白色地膜提高土温,4叶期施一次翠康促根液。
温度控制:盖棚后7d内最高温度控制在15℃以内,萌芽前最高控制在33℃以内,萌芽后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过30℃。
防止最低极限温度:绒球期不能低于-3℃,新梢不能低于-1℃,花序不能低于-0.5℃。
其他措施: 控产, 藤稔每1000kg/667m2,开始转色或软化期环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