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葡萄葡萄酒产业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管理平台
网站总访问量:10218640人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会议信息
网站广告
山葡萄成龄低产园技术改造获高产 [2013/6/24 17:31:50] 来源: 作者:Admin
"

 

 
 
左家综合试验站
宋润刚 杨义明 李晓红 艾军 沈育杰
 
 
 
  吉林省集安市是我国山葡萄人工栽培最大的产区,目前栽培面积近2000hm2,其中20%左右是1993-1995年采用株行距1.0m×3.0m的小棚架或1.0m×2.5m的篱架定植建园的。其主栽品种是公酿一号和双优品种。这些山葡萄园树龄较大,主蔓较粗,死蔓和“瞎眼”现象较重,产量很低。经田间调查,篱架单株主蔓死亡率36.7%~43.2%,架面中间部位“瞎眼”较多,主蔓近地面50cm以下的侧蔓开花坐果少,只有架面上部坐果较多,俗称“帽头果”。小棚架单株主蔓死亡率高达43.7%~53.2%,架的立面中间至棚面拐弯处“瞎眼”较多,只有棚面中前端开花结果。对此,本试验站于2006-2008对部分低产园进行3年的技术改造和示范,2009年双优品种获得产量21.2t/hm2、公酿1号24.6t/hm2。
 
  1 篱架的技术改造
 
  2006年冬剪(3月下旬)对主蔓进行重回缩,即回缩到末“瞎眼”部位。延长枝留35~40cm短截,结果母枝留2~3节(芽)修剪。“瞎眼”80%以上的主蔓和全部枯死的老树地上部全部砍除,早春利用主蔓靠近地面的隐芽或根孽重新培养主蔓,由于根系大,营养充足,新主蔓生长3年可达到正常的粗度。 2007年冬剪,侧蔓每个节上只保留1个结果母枝,并留2~3节短截。枝距7~10cm,疏除过密枝,使结果母枝均匀分布在架面上。延长枝回缩到架面第3道与第4道铁线之间。2008年冬剪进行常规修剪,单株留芽量45~48个。
 
  2 小棚架的技术改造
 
  2006年对小棚架进行冬剪(3月下旬)时,80%以上“瞎眼”的主蔓及枯死的老树地上部要全部砍除,早春利用主蔓靠近地面的隐芽或根孽重新培养主蔓。架立面上的主蔓回缩到未“瞎眼”部位,其上结果母枝留4~5节(芽)剪截。棚面主蔓长度控制在2.0~2.5m,结果母枝留2~3节(芽)修剪。主蔓延长枝留25~30cm进行回缩,2008年冬剪进行常规修剪。经过连续2年的冬剪改造,枝条布满整个架面而获得高产。
 
  3 注重花果管理
 
  早春植株萌芽后,每个节位上只保留1个大的饱满芽,抽梢后每个节上只保留1个带有花序的强壮结果新梢,当能辨清花序时,篱架壮枝3穗留2穗,弱枝2穗留1穗。小棚架的立面壮枝留3穗,弱枝留1穗,棚面壮枝留2穗,弱枝留1穗,多余的花序及早疏除。开花期5~7d,在结果枝最前端花序前,双优品种留3片叶、公酿一号留4片叶强摘心,花序往上的副梢留2片叶反复摘心,其余副梢全部摘除,直到8月为止。萌发的卷须在木质化之前摘除。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布1次0.3%硼酸水溶液+0.5%砂糖水溶液,这两项措施可大幅度提高坐果率,增产增收。
 
  4 加强土肥水管理
 
  2006-2008年秋季果实采收后,在定植行的阳面和背面距树1.0m,挖宽、深各40cm的施肥沟,每667m2施入腐熟鸡粪1300kg(小棚架),1500kg(篱架)。每年追肥分多次进行。因老树早春萌芽、展叶、抽梢都是利用树体前一年积累的养分,第1次追肥极为重要,开花前强摘心后立即追施速效氮肥尿素,每株0.25kg,补充树体营养,可大幅增产。果实膨大期每隔7~10d叶面喷一次0.3%的尿素或叶面专用肥,喷2~3次。着色期株施磷钾混合肥0.5kg(二铵和硫酸钾混合比例为1∶1)。果实采收前和采收后,各喷布一次0.5%磷酸二氢钾。每年土壤化冻和采收后要浅翻栽植带。除结合施肥灌水外,还要于萌芽后、开花前、果实着色期和土壤封冻前各灌水1次,
 
  5 综合防治病虫害
 
  山葡萄在我国东北地区主要病害为霜霉病,虫害为二星叶蝉,冬剪后彻底清除残留的病枝、病叶,并烧毁。萌芽前刮去主蔓老皮,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6月下旬开始喷布1∶1∶180倍波尔多液,每隔7~10d喷布1次,喷2~3次后,改喷其它杀菌剂,如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雷多米尔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各种杀菌剂交替喷布。葡萄二星叶蝉危害期,喷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果实采收前20d停止喷药。
 
 
 
 
 
 
 
 
 
 
"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今春葡萄出土工作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