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源与育种研究室
刘三军 蒯传化 刘崇怀 于巧丽 陈勇鹏
近年来,随着葡萄保护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方式的兴起,对大粒、极早熟、优质、抗病及短低温的品种需求增加,但目前栽培的早熟葡萄品种不能满足生产栽培的需要。因此,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新品种选育课题组以极早熟、优质、大粒、专用为主要育种目标,经过杂交、初选、复选、区域试验和连续10年的培育,从绯红和玫瑰香的杂交后代中选出葡萄优良新品系——夏至红(中葡萄2号)。
1 选育过程
1998年,以绯红(Cardinal)为母本, 以玫瑰香( M u s c a tHamberg)为父本进行杂交,共杂交花序20个,其组合代号为98-3。当年获得的杂交种子1204粒,全部进入早熟葡萄胚培养阶段进行生物技术育种培育,当年获得杂种苗278株,1999年全部定植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葡萄品种选育圃中。2002年开始结果,经过筛选和鉴定,01-4-3因其成熟早、品质优良被初选为优良优系。2004年在品种对照观察圃内进行扩繁和对比试验,同时,在河南省郑州市、商丘市、洛阳市以及江苏张家港市和甘肃敦煌市进行区域试验。并在不同区域进行了试栽。在复选和和区域期间,对其生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丰产性、抗病性和栽培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外观与内在品质优良,果实的耐贮运性好,抗病性中等偏强,在保护地栽培中,连续丰产性能良好,栽培的适应性好。因其极早熟(在郑州地区6月底即可成熟),初步定名为夏至红(中葡萄2号)。
2 主要性状
2.1 植物学特征
夏至红为欧亚种。树势中庸偏强,幼嫩枝条绿色具紫红色条纹,成熟枝条颜色为红褐色,枝条圆,表面有细条纹,表皮上具皮孔,节上和节间无绒毛,节间长度中等,一般为10~14cm,枝条粗度为0.5~0.8cm。植株生长后,枝条呈半直立状,新梢上绒毛少,卷须分布间断,卷须长为14~20cm。新梢生长势中庸,副梢萌发力、生长力中等偏强。新梢顶部嫩梢形态半开张,颜色红色,绒毛较少。幼叶表面颜色紫红色,有光泽,绒毛少。成熟叶片为心型,叶型较大,颜色为绿色,叶片平展,中等厚。锯齿形状为双侧凸。叶片五裂,缺刻深,上缺刻稍重叠,基部形状为“U”形,下缺刻重叠,基部形状为“U”形,叶柄中等长,长度为6~8cm,叶柄凹半闭合,基部为“U”形。叶背具刺毛,少。两性花,第一花序一般着生枝条的3~4节,每新梢着生2~3个花序。每果粒中有1~3粒种子,平均为1.4粒,种子发育一般。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穗圆锥形, 无副穗,果穗大, 穗长1 5 ~ 2 5 c m , 宽10~13cm,平均单穗重750g,最大可达1300g以上,果穗上果粒着生紧密,果穗大小整齐。果粒圆形,紫红色,着色一致,成熟一致。果粒大,纵径1.5~2.3cm,横径1.3~1.5cm,平均单粒重8.5g,最大可达15g,果粒整齐,皮中等厚,果粉多,肉脆,硬度中,无肉囊,果汁绿色,汁液中等,果实充分成熟时为紫红色到紫黑色,果肉绿色,果皮无涩味,果梗短,抗拉力强,不脱粒,不裂果。风味清甜可口,具轻微玫瑰香味,品质极上。该品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0%~17.4%,总糖14.50%,总酸为0.25%~0.28%,糖酸比达到56:1,Vc含量达到1.50mg/100g,氨基酸含量达到38.46mg/100g,单宁含量为60.4mg/100g。
该品种经过果实性状和品质分析比较,夏至红果穗和果粒大小明显超过双亲,早熟性超过其母本绯红,表现为超亲遗传。品质上,夏至红果肉质地细腻,多汁,硬度介于双亲之间。其它性状,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总酸也介于双亲之间,比母本绯红高,但低于父本玫瑰香。
2.3 生长结果习性
芽眼萌发率高,达到80%以上,结果性好,每结果母枝1.8穗果,平均结果系数为1.6。坐果率高,达到40%以上。副芽萌发率高,结实率较强。隐芽萌发率中强,结实率中等。副梢结实率低。果实成熟度一致,果实成熟后,不脱粒。
夏至红具有早果丰产特性,植株生长发育快,枝条成熟早。可以达到早期丰产的目的, 2 年生的夏至红,每667m2产量可达1200kg左右,3年生产量可以达到1750~2000kg/667m2。
2.4 物候期
在河南省郑州地区,夏至红4月2~5日萌芽,5月18~23日开花,花后浆果开始生长膨大迅速,浆果6月24日开始着色,果实开始成熟在6月28~30日,充分成熟为7月5日,果实成熟期极早。果实整个发育期为47d。新梢开始成熟为7月15日,11月上旬落叶。
2.5 适应性及抗病性
夏至红在沙壤土、粘土、黄河冲积土均表现结果良好,对葡萄霜霉病、葡萄炭疽病、葡萄黑痘病均有良好抗性。成熟期遇雨没有裂果现象。保护地栽培中,生长势中庸偏强,连续丰产性能优良。具有良好栽培适应性和抗病性。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建园及架式选择
夏至红扦插极易生根,耐旱性强。建园应选择在地势高、平坦,通风透光良好的地块。地势低洼,通风不好的地方,易出现病害,不宜建园。
夏至红生长势中庸,成花容易,对修剪反应不敏感,在修剪管理上有别于其他生长势强的品种,如京亚等巨峰系早熟品种以及粉红亚都蜜等成花节位较高的品种。
架式选择上,篱架、棚架、高宽垂架等均可。篱架栽培的行距为2~2.5m,株距1~1.5m为宜,栽培当年留2~3个新梢培养树形,按照篱架栽培树形要求进行长、中、短梢修剪,注意保持篱架的通风和透光。小棚架栽培的株行距以4~5m×1~1.5m较为适宜,龙干形整形,栽培当年留两个主蔓,主蔓距地面50cm以上部分,每隔20~30cm留一结果部位,结果枝条进行短梢修剪,延长枝进行中、长梢修剪。高宽垂架式的株行距以1~1.5m×2.5m较为适宜,双臂水平整形,栽培当年,留1~2个主蔓延长生长,生长至距地面1.0~1.2m时摘心,留两个副梢继续延长生长以培养双臂,注意及时进行摘心。树形形成后,在双臂上进行短梢修剪,注意及时更新结果枝蔓。
建园时,栽培苗木要深挖定植沟,沟深宽为60~80cm,每667m2一次施入腐熟有机肥5.0~8.0m3。精细管理,第2年即可获得丰产。
3.2 产量控制与花果管理
夏至红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果枝比率大,结果系数高(每果枝平均着生1.8穗果),成花容易,极易丰产,因此,要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热量分布和管理水平合理控制负载量,黄河故道地区,产量以1750kg/667m2为宜;长江中下游地区,以1250~1750kg/667m2为宜;西北及华北地区以2000kg/667m2为宜。保护地栽培中, 以2000kg/667m2较为合适。夏至红负载量较大时,易出现大小粒现象,同时成熟期延后,影响枝条成熟,因此,必须合理控制产量,尤其在西北、华北地区。
夏至红坐果率高,果粒着生紧密,生产上应注意疏花疏果。果实套袋应在6月10日之前完成,套袋前喷布戴挫霉、福星、施加乐等药剂,以防止果实病害的发生。
3.3 肥水管理
葡萄萌芽前, 在浇水的同时, 施入尿素或复合肥20~30kg/667m2;花前、花后结合浇水配施磷酸二铵,用量为15~20kg/667m2;果粒开始着色时,结合浇水,施入磷酸二氢钾或硫酸钾,用量以20kg/667m2较为适宜。果实采收后,及时补充肥料,注意树像,进行叶面施肥,使用肥料的种类为尿素、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肥料等,使用浓度不超过0.3%。9~10月份开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用量为3.5~5m3。
3.4 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根据病害的种类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夏至红为极早熟品种,果实病害轻微,注意后期叶片的病害的预防和治疗。根据无公害果品的要求,强调农业防治措施的施行,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并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严禁使用禁用农药品种。主要农业防治措施为:① 葡萄萌芽前,刮除老树翘皮,集中焚烧;②注意夏季修剪和管理,使果园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和病果,集中销毁;③结合冬季修剪,清洁果园,集中病枝、病叶、病果等病残体和杂草,并进行焚烧。
"